学科分类
/ 10
1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分析胎盘病理与脐血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01月至2017年01月期间在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承办单位)及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医院(合作单位)做孕前检查并分娩的孕妇,分别选取在妊娠23~28周内并分娩的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随机选取50例(承办单位)和30例(合作单位)作为观察组,同期随机选取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正常孕妇50例(承办单位)、30例(合作单位)作为对照组,进行胎盘病理的研究分析,并在孕32~41周期间分别进行胎儿脐动脉血流频谱检测。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孕妇的胎盘重量以及新生儿体重明显增加,胎盘系数增高,统计学差异比较均有意义(P<O.05)。脐血流S/D比值无随孕周增加而下降,维持高值,小于38周、大于等于38周小于39周、大于等于39周小于等于41周,其组间统计学差异比较无意义(P>0.05),但大于等于39周小于等于41周P值有显著差异性。脐血流S/D比值升高,胎盘绒毛成熟不良及间质毛细血管充盈情况较明显,两组脐血流与绒毛成熟情况显著呈正相关,相应新生儿窒息率升高。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脐血流S/D比值增高,和胎盘病理密切相关,临床应重视监测,降低新生儿室息率,改善母婴结局。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胎盘病理 脐血流S/D 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25例中央导管置管患者血流感染现状分析及对策方法。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在2014年7月—2016年6月期间选取25例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且实施回顾性分析法,统计血流感染诱发因素,随后再进行相应的对策处理。结果全程住院维护引起的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几率(4.00%)低于其他维护方式患者(P<0.05);革兰阳性菌诱发的感染率(52.00%)高于其他病原菌(P<0.05);置管时间>7天患者引起的感染几率(96.00%)高于置管时间≤7天患者(P<0.05);PICC导管引起的感染几率(48.00%)高于其他置管部位患者(P<0.05)。结论导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因素包括置管时间、置管位置、病原菌、维护方法,对此还需加强相关护理干预,从而降低感染几率。

  • 标签: 中央导管置管 血流感染 现状分析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PICC-CRBS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荆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中心静脉置管登记数据库中能获取完整资料的PICC患者。将48例确诊为PICC-CRBSI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1配对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共有PICC置管患者1357例,纳入698例,发生PICC-CRBSI48例,发病率为6.88%;PICC总插管日数为13953d,每千导管日发病率为3.44‰。穿刺次数≥3次(OR=2.05)、X线胸片定位(OR=4.23)、未按时维护(OR=2.17)是PICC-CRB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ICC-CRBSI与穿刺次数、定位方法、维护频率等因素有关,针对PICC置管患者减少穿刺次数、置管过程中采用心电图(EKG)定位、按时维护可减少PICC-CRBSI的发生。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血流灌注显像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到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采用脑血流灌注显像法进行术前与术后的检测。结果患者在手术之后双侧大脑前动脉、中动脉与后动脉供血区域脑血流灌注量比术前脑血流灌注量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能够增加患者脑血流灌注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脑血流灌注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净化并发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风险管理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分别自2015年1~12月与2016年1~12月我院血透室收治患者中选取106例设作对照组、研究组,在分析血流感染并发相关危险因素基础上分别实行常规管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血流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管理后并发血流感染的几率(1.89%)低于对照组(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血流感染,血液净化临床应以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对血流感染的预防功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净化 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超声检查肾血流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诊治的6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根据24h尿蛋白排泄率的差异将其分为研究组A44例与研究组B20例,分别处于糖尿病肾病I~II期、III期,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常规体检的32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行超声检查肾血流,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A与研究组B肾脏段动脉、肾脏叶间动脉的收缩期最大流速、舒张末最小流速均小于对照组,血流阻力指数大于对照组,对比各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有助于检测肾脏血流参数的变化,进而评估肾脏损伤的严重程度,对患者病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超声检查 肾血流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度妊娠高血压采用降压治疗方法对其胎儿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45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的45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实施降压治疗,分析产妇治疗前后胎儿血流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UA-RI、UA-S/D以及UA-PI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但MCA-PI、MCA-S/D以及MCA-R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对某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采用降压治疗是确保产妇顺利分娩的关键步骤,尤其对于重度妊高症产妇,可改善胎儿血流量,但对于脑动脉血流量进行检测,发现有胎儿宫内低氧现象,在临床治疗中需谨慎。

  • 标签: 重度妊娠高血压 降压治疗 胎儿血流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1975年Stern首先报道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LDF)监测皮肤血流,1986年LDF技术由Gazeliusetal首次在牙科文学中描述,认为该方法可高效的评估健康和创伤牙齿的牙髓活力。随着实验研究及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法已基本成熟,成为一种客观、连续、实时、敏感、非侵入性、无风险的组织微循环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本文重点就LDF的操作方法、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情况等作一综述。

  • 标签: 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 牙龈血流 牙髓血流 牙髓活力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肿瘤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血流特征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并获得病理诊断的卵巢肿瘤患者60例,其中卵巢癌组28例、卵巢良性肿瘤组32例。行CEUS检查并测定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增强强度(EI),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u,MVD),分析上述参数与MVD、肿瘤分期的相关性。结果恶性肿瘤组的AT、TTP(10.8±2.1、25.3±10.5)均显著低于良性肿瘤组(15.4±2.7、59.4±11.2),而恶性肿瘤组的EI(28.6±2.9)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14.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的MVD(62.8±13.6)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21.5±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TTP与MVD、FIGO分期呈负相关关系r=-0.562、-0.504、-0.636、-0.623),而EI与MVD、FIGO分期呈正相关关系(r=0.839、0.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肿瘤CEUS血流特征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CEUS检查能评估肿瘤组织的血管新生、血流灌注情况及肿瘤恶性程度。

  • 标签: 超声造影 卵巢肿瘤 恶性程度 血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肿瘤彩超微血管密度与血流阻力指的相关性,并判断其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中收治的60名卵巢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过术后病理的确诊结果知,其中30例为良性卵巢肿瘤分为对照组,另30例为恶心卵巢肿瘤分为观察组。2组患者在手术前都使用彩超和免疫组化进行检查。记录比较2组的彩超微血管密度与血流阻力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彩超信号通过分级重要分为Ⅲ-Ⅳ级,而对照组主要为Ⅰ-Ⅱ级。不同的FIGO的分期患者的彩超信号分级通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管波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均要低于对照组,而微血管密度要明显高于观察组,FIGO的分期越高,则PI和RI就越低,微血管密度就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卵巢肿瘤的彩超的血流参数PI和RI与微血管密度是负相关的关系。结论卵巢肿瘤的彩超血流阻力指数和微血管密度具有负相关,主要用于早期诊断中血管形成情况的评估,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微血管密度 血流阻力指数 彩超 卵巢肿瘤 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将置入PICC的483例肿瘤患者纳入研究,以PICC置入导管后是否出现相关性血流感染作为应变量,对影响其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及多变量Logistic逐步回顾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8项变量分别是:患者年龄、患者是否有基础疾病、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否合用激素、化疗周期、本次置管时穿刺的次数、留置时间、院外PICC导管维护知识。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5岁、有基础疾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置管穿刺次数≥2次、化疗周期增多、院外PICC导管自我维护知识缺乏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与患者本身因素、护士操作技能、临床用药及自我维护知识健康教育有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加强以上可控危险因素的预防性干预,减少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肿瘤患者 PICC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感染性休克属于微循环功能障碍病症,该病症发生突然且病情较急,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所产生的毒素进而导致体液失衡,会给机体组织器官带来一系列的器官受损综合征,因此,感染性休克患者存在极高的病症死亡率。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可以有效监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情发展,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以综述形式阐述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效果进展。

  • 标签: 感染性休克,无创,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影响。方法我院2018年3月到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并比较两组导管留置时间和满意度评分。结果试验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导管留置时间和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有效降低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胎心监护与脐血流监测方法在胎儿宫内窘迫中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147例在我院住院并分娩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分为A、B、C三组各49例,分别进行单纯的胎心监护、脐血流及两种联合的监测方法,观察三组异常胎心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A组异常胎心率为18.37%、胎儿窘迫发生率为8.16%、新生儿窒息率为4.08%;B组分别为69.39%、16.33%、4.08%;C组分别为81.63%、34.69%、24.49%,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心监护与脐血流联合监测能够提高对胎儿宫内窘迫监测的确诊率,对早期进行胎儿宫内窘迫筛查和评估病情及预后等意义重大。

  • 标签: 胎心监护 脐血流 胎儿宫内窘迫 预测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引起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监测我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ICU病房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423例。观察并记录他们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置管部位、导管留置时间、体温、各种检测报告(尤其是血常规、各类培养结果)等内容,分析常见致病菌及感染危险因素。结果(CRBSI)感染率13.5%;主要的病原菌为真菌;置管部位、置管时间、病情严重程度、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与CRBSI有关,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是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重点部门,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工作。严格中心静脉置管护理,选择合适的置管部位,缩短置管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加强手卫生和穿刺部位消毒,对防止CRBSI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中心静脉导管 血流感染 目标性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诊断期间,分析SMI血流显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7月~2017年06月收治的9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于临床对患者展开SMI检查、颈动脉常规超声检查以及超声造影检查,对患者的斑块类型、颈动脉斑块数量、斑块内新生血管部位与形态以及新生血管斑块数量加以统计,最终将SMI血流显像同超声造影成像二者的一致性进行对比。结果对患者于临床施以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最终发现斑块数量为254个;对患者施以SMI检查,最终表现出126个新生血管斑块,主要于患者近心端底部进行分布,并且同超声检查结果表现出显著一致性。结论针对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在施以诊断期间,SMI血流显像技术的有效应用,表现出的诊断价值显著,从而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 标签: SMI血流显像技术 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喉镜气管插管全麻时患者血流动力学。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治疗的98例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喉镜分2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予普通喉镜,观察组患者予可视喉镜,比较组间血流动力学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T2、T3时的HR、MAP、RPP指标值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T3、T5时的皮质醇含量(466.60±2.42)nmol/L、(429.30±2.91)nmol/L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8%比对照组16.33%低(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应用可视喉镜可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及插管并发症,并减轻应激反应,安全性高。

  • 标签: 气管插管全麻 可视喉镜 普通喉镜 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