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检验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应该以他的实践活动和这种历史实践的效果为依据。在现存的史书中,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释是记载孙权历史活动的最具体的原始史料。《三国志》所提供的大量资料雄辩地证明了孙权是一个“聪明、仁智、雄略之主。”然而陈寿虽在《三国志、吴主传第二》里记载了孙权的丰功伟绩,却又在传末的“曰”中把他说成是残忍昏庸的暴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出现这种材料和观点自相矛盾的现象,是不难理解的。因为“寓褒贬”是我国史书的一贯传统,《三国志》自然也不例外。

  • 标签: 孙权 历史地位 三国志 陈寿 历史人物 裴松之
  • 简介:《伊斯兰、科学和来自历史的挑战》一书回顾了伊斯兰科学的历史及其对西方科学思想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它强调穆斯林学者——通过浩繁的翻译和注释,并且利用同时代的现实和可靠的科学知识来校验翻译过来的文献的正确性——在使希腊文化的遗产得以复苏过程中的作用。事实上,达拉勒这本书最显著的成就在于其对阿拉伯学者在最初接触希腊文化时的表现所做的研究,这项研究展现了阿拉伯学者富有创造性的一面,例如,他们并不是简单地从事于机械的翻译过程;他们煞费苦心地改进、注疏并且更正了原材料。

  • 标签: 伊斯兰 科学 思想史
  • 简介:朱熹对历史人物的看法张元朱熹集北宋理学之大成,他对历史人物的看法,根基于他的学说思想,既是理学家论历史人物的主要代表,又与其他理学家的看法不尽相同。其主要论点为何,方法为何,有何意义,应有一探之价值。(一)品评历史人物是传统史学的一项重点,正史论赞...

  • 标签: 历史人物 《朱子语类》 诸葛亮 董仲舒 朱熹 《龙川文集》
  • 简介:是现代作家师陀的一部长篇小说,当我们从性别视角,站在性别立场审视师陀作为男性作家所塑造的男女形象时,作品中人物形象因性别差异所显示的支配与被支配、统治与被统治的不平等两性关系异常突出,正如美国妇女运动代言人凯特·米利特所言,两性关系是一种政治关系.

  • 标签: 性别视角 女性形象 男性形象 两性差异
  • 简介:摘要:探寻漫长的历史长河,我们总在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着眼于近代中国的发展,无论是与对外侵略分子斗争,还是独立自主的建设发展,我们不断地摸索,确立着属于中国自己的道路。于2014年出版《筚路维艰》,讲述了从1949年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后1990年左右,近五十年中国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建设。作者萧东连在详实的史实资料基础上以客观的笔法呈现给读者中国社会主义探索的艰辛历程。全书要言不烦但又兼顾细节,有血有肉、有问有质,对新中国发展史有全新的了解和认识。

  • 标签: 社会主义建设  意识形态  巩固政权  改革开放 
  • 简介:当前,在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之际,历史虚无主义出于否定党史、歪曲国史,进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之“良苦用心",打着“还原历史"、“重构历史”之旗号,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历史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因此,迫切需要借助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理论利器,旗帜鲜明地批判其反党反社会主义之本质,还历史以真实面目,以正视听。

  • 标签: 历史虚无主义 抗战言论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 简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是孔子教思想的经典之说,在主流话语中,常常被用于论证音乐及其教育的价值,并被认为体现了感性和理性高度统一的审美育德的最高境界,本文对这句话进行非主流的另类思考,认为这句话既遮蔽了音乐的本体性意义,又体现了理性独尊的道德规训思想。

  • 标签: 孔子 音乐 本体性
  • 简介: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学习中国画的画家,基本上是在打破过去“山水”、“人物”、“花鸟”分科的形势下进入画坛的。随着形势的发展,他们以描绘现实物象的技法为基础,向适合个人艺术气质的领域倾斜。随着在艺术上自由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他们得以选择最能发挥自己艺术才能的方面。进入90年代以后,这些画家的个性化艺术风貌逐渐凸显,各有题材上的偏重。人们很自然地将他们分别归入人物画家、山水画家或者花鸟画家。但其中许多画家的知识结构和感情容量显然不能被花鸟、山水、人物这种区隔所限制。冯远就是这样的画家。虽然他的作品以描绘人物为主体,但他的艺术资质是综合性的,他所思考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

  • 标签: 人物画 冯远 历史 花鸟画家 艺术气质 山水画家
  • 简介:历史解释的模式有三种:情节化解释、形式论证式解释以及意识形态蕴涵式解释。三者之间存在着同质性的亲和关系,也存在着不和谐模式的辩证的张力。这为历史叙述、历史的阐释提供了无穷变化的可能性。在怀特这里,传统的"唯实"的历史也呈现出复数多重的叙述。

  • 标签: 海登·怀特 历史解释模式 复数历史
  • 简介:摘要:作为对中国电影史、文学史以至文化史书写的反思,张真的《银幕艳史:都市文化与上海电影1896-1937》以更加民主、通俗、浅层的历史意识和更为多元、新颖、前沿的理论架构突破了以进化论史观为基础的早期电影史书写受知识精英话语和主流意识形态支配的历史意识的片面性、理论方法的单一性以及高屋建瓴的民族性、政治性。本文从历史的自我演绎,基于白话现代主义的理论融合和历史拓展以及作为反思的感官机制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其历史书写的独特性与创造力,并对历史写作的伦理关切、理论方法和物质面向进行思考。

  • 标签: 银幕艳史 历史书写 白话现代主义 感官机制
  • 简介:研究中古时期音乐制度及人社会身份问题,根本目标是研究中古伎演化过程。其中心点在于伎人。通过显性研究,考察中古社会变迁中乐人群体的形成与发展、聚合与离散、生活职能与社会身份;通过隐性研究,分析中古时期政治秩序更迭变化中造成音乐文化的散佚与及对传统的回拨。人的音乐创造活动及伎形式与内容的构建,二者之间所具有的二重关系,指出了伎作品生产源头与传播路径是一个系统、完整、严密、地位低下的人制度,它们共同地推动了中古伎的演化发展。

  • 标签: 中古时期 伎乐 乐伎 中古音乐史
  • 简介:拉美文学最知名的作家马尔克斯说过,"我们大家都在写同一本拉丁美洲小说:我写哥伦比亚的一章,富恩斯特写墨西哥的一章,胡里奥·科塔萨尔写阿根廷的一章,何塞·多诺索写智利的一章,阿莱霍·卡彭铁尔写古巴的一章……"读完卡彭铁尔的代表作《光明世纪》,发现马尔克斯此言差矣。作为拉美文学的先驱,卡彭铁尔的篇章要宏大得多,这个宏大除了叙述和结构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直接原因是,

  • 标签: 卡彭铁尔 科塔萨尔 马尔克斯 多诺索 索菲娅 恩斯特
  • 简介:余英时先生在为刘正的《海外汉学研究:汉学在20世纪东西方各国的研究和发展的历史》一书所写的序中说:“从日本、欧洲到北美,每一天都有关于中国古今各方面的研究成果问世。如果我们继续把这些成果都称之为‘汉学’,那么‘汉学’与中国本土的‘国学’已经连成一

  • 标签: 历史现状 史研究 欧美汉学
  • 简介:古往今来,重要历史人物研究始终是学术界重视的课题。然而,作为明清之际重要的历史人物、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却一直没有一部较为系统详细的传记;世道沧桑,时移势变,对他的评价竟出现了许多截然不同的观点,诸如“流寇”、“贼首”、“杀人魔王”、“英雄”、“领袖”等各色名号都先后加到他的身上,从而衍生出各种既陈旧又新鲜的争议,令人捉襟见肘,把握不定。

  • 标签: 张献忠 历史人物 领袖 农民起义 传记 名号
  • 简介: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美国历史学遭到来自两方面的挑战:一是主张“自下向上看”的新社会史异军突起,挖掘出了与正统美国史众多相冲突的主题,使美国史呈现出支离破碎的状态,由此导致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危机;二是历史学的两大根基——科学性和现代性——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摇摇欲坠,历史学的求真功能受到质疑。

  • 标签: 七十年 理想国 认同危机 现代性 呈现 学术
  • 简介:<正>部队作家黎汝清继创作历史小说《皖南事变》之后,又于1989年推出《湘江之战——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大悲剧》(以下简称《湘江之战》)。作品以文学的形式描写历史悲剧,自然引起不少读者的兴趣。人是历史舞台的主角,历史体裁的小说自然少不了写人。在《湘江之战》中,作者用自

  • 标签: 毛泽东 湘江 蒋介石 周恩来 历史人物 历史小说
  • 简介:伯里克利是古希腊著名的政治领袖。在雅典他极力创造民主氛围,从理论到实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为适应高度繁荣的民主政治需要,伯里克利向同盟国攫取巨额经济利益,但同时也为同盟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开创了“希腊内部的极盛时期”。在争夺希腊霸权问题上,伯里克利堪称急先锋。他有计划、有步骤的扩张主义行动,加速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引起整个希腊文明的衰落

  • 标签: 伯里克利 雅典 民主政治 提洛同盟
  • 简介:余先生对于道学与理学的讨论是很复杂的,余先生将道学与政治文化联系在一起,丝毫不减余先生这部朱熹研究中里程碑式的着作的重要性

  • 标签: 余英时朱熹 历史世界 朱熹历史
  • 简介:“新历史主义”作为一个批评流派的名称,是葛林布雷首先提出的。在莎士比亚研究中运用历史主义方法自本世纪20年代开始,但葛林布雷的新历史主义莎新在他把后结构主义对权力策略的分析引入了莎剧研究。其次它明显受到美国左倾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如反种族主义.反殖民主义,反性别歧视等思潮的影响,

  • 标签: 新历史主义 批评流派 葛林布雷 莎士比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