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已得到证实,通过对HPV病毒的研究和相关疫苗的研制,有希望预防和治愈宫颈癌。针对现有疫苗的有效性、接种条件及我国HPV疫苗的发展和推广中将要面临的问题现状进行了分析。
简介:研究证实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前期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和宫颈癌的主要病因。目前已经发现了150多种HPV的亚型(也称基因型),其中至少有40多种亚型与宫颈病变有关,根据在宫颈癌发生中的危险性不同,分为高危型(high—risktypes,HR—HPV)和低危型(low—risktypes,LR—HPV),不同亚型HPV感染的致病性和后果不同。本研究应用凯普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分型技术(HybriMax)对沈阳地区1001例妇女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了HPV感染的分型检测分析,
简介:目的了解铜仁市城区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类型,为上级医疗卫生机构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捕获二代法对城区年龄在30~60岁的1855例已婚妇女进行宫颈刮片并对结果进行HPV的DNA检测以确定受检者HPV类型。结果1855例受检者中检测出HPV感染者650例,占总人数的35.04%,650例感染者中,高危型HPV415例,占HPV感染总人数的63.85%,其中41~50岁组高危型HPV感染率高于30~40岁组和51~6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型HPV感染131例,占总感染人数的20.1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高危型HPV感染的阳性率较高,必须加强对广大已婚妇女HPV筛查力度,制订科学的干预措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预防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味四妙汤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接诊的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患者6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患者采用加味四妙汤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保妇康栓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加味四妙汤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整合至人类基因组与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12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进行治疗的82例宫颈癌患者资料,通过倾向评分匹配策略,将宫颈癌患者分为预后差组(手术及辅助放疗后出现复发或转移)和预后好组。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法检测两组患者的HPV整合情况,明确其整合位点是否位于普通型脆性位点(CFSs)中。比较两组患者的HPV整合情况以及整合至CFSs的情况。结果82例宫颈癌患者中,预后差组37例,预后好组45例。82例宫颈癌患者共发生90个HPV整合事件,其中预后差组30个,预后好组60个。在预后差组患者中,有20例发生HPV整合事件,HPV整合在CFSs中的事件共有13个,涉及11例患者。在预后好组患者中,有26例发生了HPV整合事件,HPV整合在CFSs中的事件共有17个,涉及11例患者。预后差组和预后好组间HPV整合事件数(P=0.289)、HPV整合患者数(P=0.735)、HPV整合至CFSs事件数(P=0.427)以及HPV整合至CFSs患者数(P=0.591)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预后差组中,与仅局部复发患者相比,发生转移的患者发生了更多的CFSs整合事件(分别为9和2个,P=0.003)。结论预后差组和预后好组宫颈癌患者HPV整合情况及HPV整合至CFSs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V整合至CFSs可能与肿瘤远处转移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方法;本实验设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采用DNA扩增(PCR)和凯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独有专利的导流杂交技术测定宫颈分泌物和羊水HPV阳性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100例胎膜早破者宫颈分泌物HPV阳性有26例,占26%,羊水HPV阳性10例,占10%;对照组100例正常分娩无胎膜早破者宫颈分泌物HPV阳性有23例,占23%,羊水HPV阳性3例,占3%。由宫颈HPV感染情况看,胎膜早破组HPV阳性率为26%,而对照组宫颈分泌物HPV阳性23例,占23%,经x2检验,P>0.0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但从宫颈HPV阳性结果和羊水HPV阳性结果看,观察组羊水HPV阳性率38.46%(10/26)明显高于对照组13.04%(3/23),经x2检验,P<0.0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孕妇感染HPV的主要型别有HPV16、HPV52、HPV6和HPV58。结论妊娠期妇女感染HPV尤其有羊水感染者可增加胎膜早破的发生,破膜与否与HPV分型无关。
简介:摘要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疾病,近来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生与HPV高度相关。HPV按照致癌得危险程度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低危型主要导致疣类病变和低度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高危型主要导致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和宫颈癌。HPV感染致宫颈癌可通过多种途径,其中之一使E6、E7基因表达异常而导致细胞生长失控;另外新的研究证明,HPV还通过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而致病。目前还有一些研究认为宫颈癌的发生可能与人乳头瘤病毒协同因子的存在有关。可能的协同因子主要有免疫抑制、雌激素等。宫颈癌的检测一般采用三阶梯准则。HPV疫苗的研制成功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了可能性,在过去几年中,关于预防和治疗宫颈癌的疫苗研究进展令人非常鼓舞,但是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异常的绝经女性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妇产科收治的502例TCT检查结果异常的患者,年龄(56.05±8.46)岁,年龄范围为45~74岁。所有患者进行HPV E6/E7 mRNA、HR-HPV检测及病理检查。结果502例患者的病理结果中,正常及炎症102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64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320例,宫颈癌16例。HPV E6/E7 mRNA和HR-HPV在不同病理类型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者在正常及炎症、LSIL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HSIL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理诊断为LSIL及以下中,HPV E6/E7 mRNA的阳性率(53.1%+39.2%)低于HR-HPV(95.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HSIL及以上病理结果中,HPV E6/E7 mRNA的阳性率(100%+98.1%)高于HR-HPV(100%+9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诊断在LSIL及以下与HSIL及以上比较,HPV E6/E7 mRNA的阳性表达率前者低于后者,HR-HPV检测的阳性率前者低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HPV E6/E7 mRNA在病理诊断为HSIL及以上病变的特异度[55.4%(92/166)]、阳性预测值[80.9%(330/408)]、阴性预测值[97.9%(92/94)]均高于HR-HPV[22.3%(37/166)、71.4%(322/408)、72.5%(37/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灵敏度[98.2%(330/336)]低于HR-HPV[98.8%(332/3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 E6/E7 mRNA与宫颈病变病理诊断高低有相关性,联合TCT检测在绝经后女性宫颈病变筛查中有较高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自取样是受检者自己采集标本进行疾病检测的方法,具有隐私性强、操作方便简单、时间地点自由等优点,可以提高受传统观念影响、工作时间限制及交通和医疗不发达的偏远地区的人群参加疾病检测及筛查的依从性。随着“互联网+医疗健康”及“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发展,居家自取样检测成为疾病检测及筛查的一个发展趋势。HIV及HPV感染给个人及社会带来较重的负担,在一级预防的有效性、普及性不足的现况下,二级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其带来的不良后果的有效措施。目前关于HPV和HIV自取样检测的研究较多,其检测结果可靠性较高,且在人群中接受度较高,对于提高宫颈癌筛查覆盖率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诊断率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人乳头瘤病毒艾飞蜜(维吾尔医药)膏结合宫颈冷冻治疗慢性宫颈炎伴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2月-2023年06月收治的300例慢性宫颈炎伴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进行研究,做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150例,采用抗人乳头瘤病毒艾飞蜜(维吾尔医药)膏治疗,观察组150例,在前者基础上增加宫颈冷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人乳头瘤病毒艾飞蜜(维吾尔医药)膏结合宫颈冷冻治疗慢性宫颈炎伴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获得良好效果,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对妇科临床病例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特征进行相关的探讨。方法 从 2015年 9月至 2016年 9月我院收治的妇科病患中随机选出 260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所选取的研究对象都有性生活的经历,并能够接受 DNA以及 HPV的检测,从而对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通过对所选取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在检出的概率上,不同人乳头状瘤病毒亚型的检出概率有所不同,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P< 0.05)。结论 经过临床的回顾分析发现,当妇科病患的年龄越大,患有宫颈炎合并盆腔炎或者宫颈炎合并阴道炎的病患,其对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检出概率就越高,在检出的类型当中, 16型的检出概率最高,对于存在不明原因的出血、阴道的分泌物增多以及患有宫颈炎的病患要对人乳头状瘤病毒进行预防。
简介:目的探讨妇女感染HIV(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与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相关性,为HIV/AIDS(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妇女宫颈病变的早期发现及治疗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妇科门诊进行筛查的53例HIV/AIDS妇女作为实验组,58例HIV阴性妇女作为对照组,同时进行TCT(thinprepcytologictest,TCT)及HPV(humanpapillomavirus,HPV)检测。结果53例HIV/AIDS妇女TCT异常48例(90.56%,48/53),58例HIV阴性妇女中,TCT异常27例(46.55%,27/58),两组TCT异常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例HIV/AIDS妇女中高危型HPV14例(26.41%,14/53);58例HIV阴性妇女高危型HPV高危型10例(17.24%,10/58),两组感染高危型HPV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的TCT异常有差异,但高危型HPV感染没有差异。
简介:目的评价重组三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急性毒性。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2组:阴性对照组和HPV疫苗组,每组20只,HPV疫苗组单次sc3倍人用剂量(1.5mL)HPV疫苗,阴性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观察动物临床状态;检测动物体质量变化;给药后第15天,解剖大鼠,进行大体病理学检查。结果动物单次给药大剂量HPV疫苗后,临床症状均未见明显异常;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动物体质量增长未见显著性差异;病理学检查未见与供试品相关的明显异常。结论Wistar大鼠单次sc重组三价HPV疫苗总体耐受性良好,未见明显毒性反应,为进一步临床前评价HPV疫苗的安全性奠定了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了解全球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指南的制定现状和发展历程。方法以“乳头状瘤病毒疫苗”“HPV疫苗”“指南”“推荐意见”“共识”以及“papillomavirus vaccines”“wart virus vaccine”“guideline”“practice guideline”“health planning guidelines”“guidelines as topic”“practice guidelines as topic”“immunization programs”为关键词,检索PubMed、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HPV疫苗接种指南文献,语种限定为中文和英文。截至2020年8月发表的文献共18篇,对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进行摘录和整理分析。结果18部指南包括1部全球性的WHO立场文件,6部国家或省级免疫规划指导文件及11部学术性机构推荐文件。在国家或省级免疫规划文件中,常规接种年龄多为11~13岁,补接种年龄上限为17~26岁。学术性机构的推荐意见基本与WHO立场文件一致:9~14岁女孩为主要推荐人群,资源充分时可扩大至男孩或更大年龄组女性。≥26岁成年女性群体接种的成本效益有限,推荐基于个体接种。仅3个国家检索到随免疫规划同步更新的指南文件,主要围绕扩展接种人群,开展阶段性补接种、更新疫苗种类、调整免疫程序四个方面进行。结论我国可充分借鉴全球指南文件中不同人群的推荐意见及发展历程,并结合中国人群的流行病学证据、资源与免疫规划现况,早日形成HPV疫苗接种的本土化推荐意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膀胱癌患者染色体畸变及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膀胱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膀胱癌患者,按照HPV感染情况分为HPV阳性组及HPV阴性组,采用FISH方法检测两组患者的尿液脱落细胞染色体的畸变率,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膀胱癌组织的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60例膀胱癌患者中HPV阳性者39例,HPV感染率为65%。HPV阳性组中3号染色体与GLP p16的畸变率分别为79.49%(31/39)与82.05%(32/39),明显高于HPV阴性组的47.61%(10/21)与52.38%(1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组中7号与17号染色体的畸变率分别为74.36%(29/39)与66.67%(26/39),与HPV阴性组的61.90%(13/21)与71.43%(15/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组中的p16、Rb蛋白的阴性表达率分别为46.15%(18/39)与41.03%(16/39),显著高于HPV阴性组的28.57%(6/21)与23.81%(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组中cyclinD1的高表达率为56.41%(22/39),高于HPV阴性组的28.57%(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K4蛋白的高表达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感染能引起膀胱癌3号染色体与GLP p16染色体畸变率升高,引起细胞周期蛋白p16、Rb及cyclinD1蛋白表达紊乱,导致P16/CDK4/cyclinD1/Rb细胞周期调控通道的紊乱,其与膀胱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宫颈菌群特征,分析宫颈菌群与HPV感染及宫颈炎的相互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行HPV核酸检测300例样本,其中150例HPV阳性为HPV感染组(HPV+),150例HPV阴性为非感染组(HPV-)。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细菌16S rRNA基因V4区测序,用QIIME分析比较组间的菌群构成、多样性和细菌丰度的差异。统计方法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对两组和多组间菌群差异进行比较;组间菌群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采用Adonis多元方差分析和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分析300例样本,其中150例HPV阳性和150例HPV阴性;HPV阳性病例中,高危型感染132例(88.0%),低危型18例(12.0%)。HPV+组和HPV-组菌群存在显著差异,且HPV+组样本菌群α多样性显著升高(香农指数, W=8 174, P<0.000 1;PD whole tree, W=8 887, P=0.001 7);两组间菌群β多样性差异显著(Binary Jaccard,F=2.325 4, P=0.042 0;Bray Curtis,F=2.136 44, P=0.044 0);HPV+组样本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spp.)以及惰性乳杆菌(L.iners)相对丰度显著下降(W=7 730,P<0.000 1;W=8 979,P=0.002 5),同时伴随着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窄食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纤毛菌属(Sneathia)和类小杆菌属(Dialister)等细菌富集。高危型HPV感染和低危型HPV感染的样本菌群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4.100 4,P>0.05)。此外,宫颈炎与HPV感染显著相关(χ²=19.78,P<0.000 1)。宫颈菌群结构在HPV感染以及宫颈炎合并HPV感染间存在一致性趋势;与正常组相比,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样本菌群主要富集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气球菌属(Aerococcaceae)、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窄食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梭杆菌科(Fusobacteria)、黄单胞菌科(Xanthomonadaceae)等细菌。结论HPV感染患者存在显著的宫颈菌群紊乱特征,主要表现为菌群多样性升高及显著的乳杆菌缺失,并伴随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等多种条件致病菌丰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