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伴随躯体疾病特征。方法:选择2013年01月-2015年12月期间院内收治的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97例,按照伴随、不伴随躯体疾病疾病分成观察组(n=54)及对照组(n=43),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治疗结果、最后去向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结果:观察组姓名、年龄、婚姻状况、入院方式、个人史、籍贯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P<0.05);观察组职业与最后去向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PR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少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伴随躯体疾病,此类患者疗效均较差。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住院精神病患者自伤自杀行为研究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4年4月 50例住院有自伤自杀行为的精神病患者以及同期50例住院无自伤自杀行为的精神病患者分析,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指标有研究期间自伤自杀行为发生率、合并精神症状发生率、自伤自杀方式等。结果:对照组自伤自杀行为发生率、合并精神症状发生率低于实验组,比较有差异,(P<0.05)。4例自伤自杀方式患者中,包括服毒、拒食1例,撞墙1例,吞异物1例,开水烫伤1例。结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自伤行为研究和护理可减少该类行为的出现,同时加强对患者自杀以及自伤行为的防护,保证护理有效性和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精神病人开展临床治疗之中,无抽搐的电休克疗法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20.07~2023.07这一时间段众多精神病人的病例资料之中整理出76份,优选一种随机均分手段完成分组,最终分成了有着同等病例份数的甲组和乙组2个不同小组。甲组主要采取利培酮这种抗精神类药物单一疗法,乙组除单一药物疗法外,配合着无抽搐的电休克疗法,观察2组相关指标水平。结果:在治疗之后甲乙这2组PANSS评分结果可见较大的差异(P<0.05),乙组和甲组相比在改善PANSS综合水平上更具显著性。甲组、乙组这2组在临床疗效比率比较可见有较大的差异(P<0.05),乙组临床疗效的比率更高。结论:在开展精神病临床治疗之中,无抽搐的电休克疗法所达到疗效有一定显著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强制医疗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研究以回顾性分析的形式进行,于2022年1月-2024年1月筛取145例强制医疗精神病患者,对其进行随访,统计其医院感染发生率,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45例患者中共出现医院感染11例,总发生率7.58%;年龄≥60岁、住院时间≥3个月、合并慢性病、存在侵入性操作、服用抗生素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服用时间≥6个月均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强制医疗精神病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风险较高,年龄、住院时间等均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