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投入量表,调查了953名初中生,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在控制学生性别、年级,以及先前学习成绩的影响后,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就越多;(2)学业自我效能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习投入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组成成分与学习投入的关系中,家庭收入可以显著预测学习投入,而父母亲职业、父母亲教育水平对学习投入均无直接预测作用,它们是通过家庭收入的中介作用,再经过学业自我效能而影响学习投入。
简介:目的:了解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探讨影响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和方法。方法:采用自编《课程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对我校历届应用心理学专业的21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系统课程学习,学生对自我意识、人际沟通、爱情等方面有很大收获,在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与方法中,“开展课堂小组活动”、“多媒体课件内容”、“学生自己课堂上的自由阅读”和“学生当‘老师’教学法”四种途径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结论:系统学习社会心理学课程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有效利用多种途径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简介:基督教传教士对当地社会的研究是近代基督教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传教士早期的研究为华西教区和基督教文字机构的创建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布道领域、文字机构的开拓,亦推动华西反鸦片、反缠足社会改良运动,以及“以拓展教区、发展传教士人类学为目的”的华西边疆研究。这种“互动”较充分展现了基督教与中国社会变迁以及近代科学之间互相渗透变化的内在理路。本文以学界较少关注的华英书局为对象,因应“互动”转移,重新构建加拿大差会在华西传教和社会活动场景。
简介:本文尝试以台湾法鼓山的佛教社会福利实践为例,分析“法布施”在其创建前十年中的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意义。法鼓山自1989年以来在社会福利事业建设上卓有成效,而以佛教教育为核心的“法布施”是其佛教社会福利的主要平台。法鼓山以“人间佛教”的理念为基础,以多样化的社会教育和实体化教育、僧团教育和信众教育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良性互动的“法布施”体系,体现了都市佛教早期社会福利建设的若干特点:社会教育的介入性强,组织形式富有时代感、延续性和叠加性;实体化教育学术倾向明显,紧扣国际前沿,易于树立话语权威;僧团与信众教育之间相互补充,形成自下而上的独特组织结构。这些对大陆沿海地区佛教社会福利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极具借鉴意义。
简介:1895年12月8日,基督教青年会北美协会传教士来会理在天津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城市青年会——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该会以"发扬基督教精神,团结青年同志,养成完美人格,建设完美社会"为宗旨,通过开展救助时艰、改良世风、改造人心等各种社会事工,积极传播近代文明和基督教福音。本文主要以1917-1935年间《益世报》中有关青年会的报道为中心,通过考察天津青年会救时、救世、救心的社会事工,力图还原这一公共团体与天津地方城市社会之间的关系,探求其对天津城市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青年会广泛团结社会各界救国治世的原因所在。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宗教局、民宗委(厅、局):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国宗教工作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立足本职、着眼全局,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保稳定、齐心促和谐,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文化繁荣中的积极作用,切实维护了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宗教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为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一大批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