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氧化应激状态下,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对新生大鼠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不同浓度H2O2(0-60μM)诱导氧化应激细胞模型,LDH法检测各种神经细胞损伤程度,MTT法检测各种神经细胞活力;不同浓度H2O2(0~80μM)诱导氧化应激神经元细胞模型,Westernblot检测IGF-1(25ng/mL)施加前后神经元细胞内Akt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未经H2O2处理组相比,不同浓度H2O2处理细胞24h后,大脑皮层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程度均有升高、细胞活力均有降低;但神经元变化更为显著,与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大脑皮层神经元5min后,相比于未经H2O2处理组,可见Akt磷酸化水平呈H2O2浓度依赖性降低(均P〈0.01),而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加入25ng/mLIGF-1后,IGF-1能够逆转低浓度H2O2导致的神经元细胞Akt磷酸化,与未经H2O2处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高浓度H2O2导致的Akt磷酸化作用无明显效果,其磷酸化水平均低于未经H2O2处理组(均P〈0.01);经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1h后,再加入25ng/mL的IGF-1,IGF-1处理前后Akt磷酸化水平均已恢复至未经H2O2处理时的水平(均P〉0.05)。结论大脑皮层神经元对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较其他神经细胞敏感;IGF-1对皮层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氧化应激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神经细胞 新生大鼠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74岁。主因左侧大腿内侧近腹股沟处皮肤肿物30年,于2014年4月1日就诊。30年前患者发现左侧大腿内侧近腹股沟处一蚕豆大小皮肤肿物,无自觉症状,肿物逐渐增大至鸡蛋大小,未诊治。既往体健,否认家族成员有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无增大,其他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侧大腿近腹股沟处可见一个鸡蛋大小的皮赘肿物,肤色,表面光滑,呈脑回状,质地柔软,无压痛,基底部有蒂(图1)。采用高能量超脉冲CO2激光沿肿物蒂部近基底处切除并行组织病理检查。组织病理示:真皮中上层胶原束间可见大量的成熟脂肪细胞(图2)。诊断:浅表脂肪瘤痣。患者术后创面愈合良好。

  • 标签: 脂肪瘤样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9月间收治的13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5例,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65例,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60/65),明显高于对照组75.92%(50/65),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可有效治疗脑血栓,能积极改善患者预后,应该在临床治疗中做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尿激酶溶栓 脑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8月~2013年10月10例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措施,具体包括心理护理、围溶栓期护理。结果本组患者中基本治愈4例,显效2例,好转2例,无效2例;1例溶栓后齿龈出血后治愈,1例发生溶栓后脑出血,1例临床症状加重,家属放弃治疗;8例患者肌力均提高了1~3级以上,语言功能改善,口词转清,NIHSS分值降低。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护士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密切的护理配合亦尤为重要。通过培训演练提高护士溶栓护理配合能力,对患者实施恰当的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对提高溶栓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梗死 溶栓 静脉 尿激酶
  • 简介:肉瘤肾细胞癌是一种恶性度高、预后差的特殊类型肾癌,临床少见。同侧肾脏并发肉瘤肾细胞癌及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更为罕见,我院于2011年11月8日收治1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病例报告患者,女,47岁。因"体检发现左肾占位2月余"入院。泌尿系专科查体无阳性体征。

  • 标签: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肉瘤样肾细胞癌 文献复习 肾脏 同侧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对糖尿病脑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SD雄性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艾塞那肽治疗组。用链脲佐菌素(60mg/kg)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艾塞那肽治疗组皮下注射艾塞那肽(1nmol/kg/d)12周,其余2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和放免法测定血糖和血胰岛素浓度;通过Morris水迷宫法评价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Western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糖显著升高,血胰岛素水平明显著降低,找到站台所需时间明显延长,IRS-1的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艾塞那肽组血糖显著降低,而血胰岛素明显升高,找到站台所需时间明显缩短,IRS-1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胰高血糖素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改善了改善了糖尿病脑病大鼠的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艾塞那上调海马中IRS-1的表达有关。

  • 标签: 糖尿病脑病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 艾塞那肽
  • 简介:目的观察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在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5例新生儿,其中35例为健康新生儿(对照组),20例为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新生儿(试验组),对试验组患儿给予左甲状腺素纳片口服治疗,分别检测对照组以及试验组治疗前、治疗后的血清IGF-1水平及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试验组中患儿的血清IGFl水平为(90.6±21.4)ng/mL,对照组中的血清IGF-1水平为(168.6±21.9)ng/mL,试验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30d和60d后,IGF-1较前升高,但仍然低于对照组的指标;试验组治疗90d后,IGF-1升高到(170.2±20.6)ng/m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统计学的直线相关分析后,得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治疗前、后的IGF-1与游离甲状腺素呈正相关,与促甲状腺激素则呈负相关。结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新生儿存在生长激素-胰岛素生长因子轴(GH—IGF)功能低下,监测IGF-1可有助于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诊断,经过甲状腺素的替代治疗后,测量IGF-1可判断治疗的效果,总之,监测患儿血清中的IGF-1水平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新生儿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 简介: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要在卧室里度过,它对于人有多么重要便可想而知了。那么一个能让人感到温馨和舒适的健康卧室究竟是什么呢?1.物件成双摆:美国的室内装潢专家认为卧室的床头柜、台灯、挂画等物件最好成双出现,这样能为卧室增添和谐感,通过心理暗示帮助主人提高睡眠质量。

  • 标签: 卧室 健康 室内装潢 睡眠质量 心理暗示 和谐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尿激酶溶栓的护理。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60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用尿激酶溶栓的观察及护理。结果青年急性心肌梗死通过用尿激酶溶栓后的有效护理,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范围。结论青年急性心肌梗死通过溶栓过程中及时恰当的护理,是保证溶栓成功及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尿激酶 青年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病人行脑室引流辅以尿激酶注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对35例高血压脑出血破人脑室患者行脑室引流并辅以尿激酶注入治疗,观察病情,总结护理要点。结果35例患者基本治愈18例,显效10例,好转7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脑室引流并辅以尿激酶脑室内注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的方法,加强术后脑室引流管的护理以及病情的观察、血压的控制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脑室引流 尿激酶注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将入住我科76例确诊为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静脉给予国产尿激酶滴注,对照组静脉给予硝酸甘油滴注.比较两组治疗的疗效。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胸痛消失时间、CPK酶峰时间、ST段恢复时间、病死率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AMI尿激酶溶栓治疗有效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费用低廉,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 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并发症。方法对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滴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结果血管再通率为81.3%(13/16);3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无死亡病例。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好,使用方便,相对安全,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尿激酶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医院输血科医院感染的多种因素,并探讨防范措施。方法调查我县各家医院输血科院感工作现状,探讨感染隐患,制定预防措施。结果基层医院消毒隔离意识差、医院感染预防操作不规范、标本操作环节不规范、输血观念落后、输血申请单受污染及科室消毒不严格均为影响医院输血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上述因素增加了基层医院输血科工作人员及患者的感染风险,应要求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保障输血工作人员和受血患者的安全,以降低输血科医院感染发生率,最大限度的保护工作人员和患者利益。

  • 标签: 输血科 医院感染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内动脉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3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4.6%(35/37);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期间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结论颈内动脉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闭塞血管再通率,将神经功能受损减少到最低限度,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其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故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颈内动脉注射 尿激酶 溶栓
  • 简介:摘要尿激酶系肾脏制造的一种活性蛋白质,近年来由人工培养人肾胚细胞提取,系外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激活剂,能直接使纤维蛋白溶解酶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溶酶,而达到溶解新鲜血栓中的纤维蛋白并消耗凝血因子使血栓溶解。在诸多溶栓药物中,其价格相对便宜,是目前国内首选的溶栓剂,半衰期短(16~22分),无抗原性,不引起过敏反应。我院对4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尿激酶100万U~150万U静脉溶栓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再通率达61.70%,其中前间壁、广泛前壁再通率(71%~73%)明显高于下壁和正后壁及心内膜下AMI(42.8%~50%),其溶栓效果与发病时间呈反相关系,即溶栓距发病时间越短交果越好。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再通可以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塞面积,改善左室功能,减少心律和室壁瘤的形成,提高运动耐力,减少梗塞后心绞痛的发生。故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行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的护理对策。方法把我院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试验组,2012年6月前病例作为观察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给予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采取临床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中,再通患者39例(占65.0%),抢救成功患者56例(占93.3%),死亡患者4例(占6.7%),试验组患者临床效果要高于对照组临床效果,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以取得满意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还可以达到药物使用相对安全可靠,值得在实际工作中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护理 溶栓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和阿魏酸钠联合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肾功能指标Scr和BUN下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92.0%VS76.0%),且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尿激酶和阿魏酸钠联合治疗慢性肾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肾炎 尿激酶 阿魏酸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核性胸膜炎应用尿激酶注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自2013年2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8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综合疗法,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综合疗法基础之上加用尿激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胸水消失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胸液纤维分隔、胸膜粘连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疗法上加用尿激酶注射治疗结核胸膜炎效果显著,具有恢复快、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尿激酶 注射 临床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对我院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溶栓距发病的时间分为≤6小时和6~12小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5%、40.7%结论争取时间,尽量在6小时以内溶栓,对发病>12小时仍有适应证者,也应积极溶栓。

  • 标签: 尿激酶 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