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对泌尿外科内置双J管的护理措施与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泌尿外科内置双J管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有40例。参照组应用基础临床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基础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模式,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比较两组内置双J管患者的疼痛症状、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低于参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方面两组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泌尿外科内置双J管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荐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内固定患者术后感染情况,观察内置物保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行脊柱内固定术但未感染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引起感染的原因及内置物保留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年龄较大,手术时间明显较长,且术中出血量显著增加(P<0.05)。金葡菌13例,克雷伯菌9例,大肠埃希菌8例。内置物保留治疗后,感染患者的CRP、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为引起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常见原因。内置物保留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具有良好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瘦素功能性受体Ob-Rb表达对胰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胰腺癌细胞PANC-1,抽提RNA的逆转录后以cDNA作为模板,使用RT-PCR验证Ob-Rb的mRNA表达情况;使用蛋白印迹(WesternBlot,WB)法检测Ob-Rb与瘦素蛋白的关联性;使用细胞划痕测定法检测瘦素处理对胰腺癌细胞迁移情况影响。结果Ob-Rb全长1071bp,WB显示Ob-Rb识别瘦素蛋白受体的抗体;瘦素处理后,胰腺癌细胞相对迁移距离明显长于未用瘦素处理的胰腺癌细胞(P<0.05)。结论瘦素功能性受体Ob-Rb能在人胰腺癌细胞中表达,瘦素处理能增加胰腺癌细胞迁移距离,Ob-Rb表达与胰腺癌细胞迁移显著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创面外露内置物的保全和创面修复临床策略。方法2016年1月—2019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收治8例伴有内置物外露的术后创面不愈合患者,其中男4例、女4例,年龄10~73岁。患者中2例腹部外伤术后腹部补片外露,2例颅脑术后钛板外露,3例骨折手术后内固定物外露,1例颅脑术后脑脊液引流管外露。入院时取创面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在控制血糖、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的基础上,尽快行创面彻底清创,清创后创面面积为2.0 cm×0.5 cm~6.0 cm×5.0 cm。4例患者创面清创后直接封闭,其中1例直接缝合;1例创面局部填充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后直接缝合;2例采用局部皮瓣修复,皮瓣面积分别为10.0 cm×8.0 cm、12.0 cm×8.0 cm,供瓣区直接缝合;术后均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4例患者创面清创后行持续VSD治疗,待创基情况改善后,1例患者创面逐渐愈合,1例患者创面直接缝合,2例患者创面取大腿或头部刃厚皮修复。观察并记录入院时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术后创面愈合情况和随访情况。结果本组6例患者入院时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共培养出细菌10株,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所有患者术后皮片或皮瓣均成活,切口愈合,创面封闭,内置物全部保全。随访1~3年,所有患者修复创面均无复发。结论针对伴有外露内置物的术后慢性创面,在彻底清创后,可通过直接缝合或皮瓣移植Ⅰ期封闭清洁创面;组织缺损比较大、感染比较重的创面可先行持续VSD治疗,Ⅱ期直接缝合或移植皮片封闭创面,从而实现保全内置物和修复创面的治疗目标。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瘦素及其功能受体Ob-Rb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表达特征。方法 在本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选取3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足部皮肤作为观察组,同时期患者30例正常足部皮肤作为对照组,给予两组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比两组的皮肤组织表皮真皮厚度以及Ob-Rb以及瘦素评分。结果 根据结果分析,观察者的Ob-Rb以及瘦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表皮层厚度高于对照组且真皮层厚度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临床纳入90例严重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内置管肠排列术,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观察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指标,并对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结果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4.1±3.1)h、(6.3±1.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2.8±3.9)h、(11.9±2.6)d,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4.4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较好。术后患者恢复较快,且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简介:我科2001-07~2006-09对24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心包腔置管引流术十腔内注入白细胞介素Ⅱ(IL-Ⅱ)和顺铂(DDP)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结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2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肠梗阻手术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肠内置肠排列术进行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手术结束后伤口的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伤口感染率为25.3%,观察组为3.1%,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肠排列术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明显优于传统的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手术后伤口感染率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2012年 2月至 2014年 2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 43例给予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观察其术后效果,并与我院 2010年 1月至 2012年 1月收治的给予常规肠粘连松解术的粘连性肠梗阻 41例患者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为 6.9%,对照组为 21.9%,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肠梗阻手术治疗)与治疗组(实施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两组,记录两组手术一般情况、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切口感染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切口感染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对其采取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切口感染率,具有安全有效的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