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抗凝血杀鼠剂中度所致的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患儿临床特征,探讨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抗凝血杀鼠剂中毒致凝血功能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患儿中65%无明确灭鼠药接触史,既往均无出血倾向。临床以鼻衄、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点、瘀斑等出血起病。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延长,凝血因子筛查均有Ⅱ、Ⅶ、Ⅸ、X因子水平降低。29例患儿外周血中均检测出溴鼠灵或溴敌隆。治疗上使用维生素K1、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等治疗有效。结论不明原因儿童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需高度警惕抗凝血灭鼠药特别是溴鼠灵、溴敌隆中毒可能。治疗上早期使用维生素K,必要时输注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维生素K疗程约1~8月,应随访检测凝血指标,停药过早可能会有反复出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TA无痛麻醉仪结合超声骨刀用于长期抗凝血药物治疗老年人残根拔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在浙江医院行残根拔出的老年患者60例,其中30例采用STA无痛麻醉结合超声骨刀行微创拔牙(观察组),另30例采用传统卡局式注射器麻醉配合高速涡轮机与牙挺拔牙(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及拔牙过程中的VAS疼痛评分和麻醉前、麻醉后30 s、拔牙开始5 min、拔牙后30 min的血压和心率,以及拔牙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0 min的止血情况。组间计量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残根均完整拔除。观察组麻醉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z=-2.462,P<0.05),拔牙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02,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500、0.014、3.001,均P>0.05),但观察组拔牙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少于对照组(t=2.553、-6.368,P<0.05或0.01)。两组患者拔牙30 min后,观察组止血效果亦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450,P<0.05)。结论对于长期抗凝血治疗的老年人,采用STA无痛麻醉仪配合超声骨刀进行拔牙术,可明显减轻术中疼痛程度和血压波动,且术中、术后止血情况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素锂抗凝血浆在抗凝血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收治的100例急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100例急诊患者分别接受血清及肝素锂抗凝血浆生化检验,采用血清检验的为A组,采用肝素锂抗凝血浆生化检验的为B组,对比A组与B组生化检验结果中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检验结果中的肌酐、尿素氮、钙、淀粉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氯、葡萄糖、羟丁酸脱氢酶及总胆红素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检验结果中两组的钠、钾、乳酸脱氢酶等指标的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在抗凝血生化检验中,除去钠、钾、乳酸脱氢酶等指标外,肝素锂抗凝血浆用于生化检验的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对标本放置的时间和温度在凝血功能四项指标检测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为凝血功能四项指标检测提供帮助。方法选择在2012年12月到2014年4月期间来我院检测的抗凝静脉血标本240例,对这240例标本进行凝血四项检测,把血液标本分别放在室温、4℃、-20℃的条件下,在4h、8h、12h、24h时对放在室温和4℃的血液标本再一次的进行检测,将血液标本放于-20℃时,再次检测(在1、2、4、8周),对数据进行检测。结果在室温下的标本放置24h后,凝血酶原时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放置8h后,其纤维蛋白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的条件下,标本放置24h后,其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0℃的情况下,放置2周时凝血酶原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放置时间以及温度,都对凝血四项的测定结果有着一定的影响。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Sonoclot分析仪监测的凝血和血小板功能指标与肝移植术患儿术后早期血栓形成的关系。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200例行亲体肝移植术的胆道闭锁患儿的病历资料,术后1周内由床旁超声多普勒观察术后早期血栓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血栓形成组和无血栓形成组。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早期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缺血再灌注后1 h Sonoclot分析仪监测的ACT用于术后早期血栓形成诊断的准确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ELD评分、肝脏冷缺血时间和再灌注1 h时ACT是肝移植术患儿术后早期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onoclot分析仪监测的ACT诊断肝移植术患儿术后早期血栓形成的曲线下面积及其95%可信区间为0.92(0.934~0.983),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80.2%,最佳截断值为228.5 s。Sonoclot分析仪监测的ACT是肝移植术患儿术后早期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维持ACT≥228.5 s可减少术后早期血栓形成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及凝血真空采血管对凝血检验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72名,选用3种不同凝血真空采血管,采集标本后离心分离后检测,并将BD管血浆分装于室温和冰箱内保存。对比不同凝血真空采血管凝血结果、冰箱及常温下不同放置时间凝血结果。结果国产B管TT短于BD管、国产A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下放置8h后PT延长,长于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冰箱保存下放置8h后TT延长,长于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及凝血真空采血管均会不同程度影响凝血检验结果,凝血检验时应选择合适的凝血真空采血管,并尽快检验,以提高检验质量。
简介: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复苏(DCR)结合大量输血模式(MTP)治疗创伤性凝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ICU收治的严重创伤性凝血病患者38例,分为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研究组采用DCR结合MTP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两组在入院12h和72h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的水平。统计入院72h红细胞(RBC)用量、ICU住院时间、休克纠正率、30d生存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72h凝血指标明显改善;研究组72h红细胞用量、ICU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休克纠正率、30d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CR结合MTP治疗方法对改善凝血功能、抑制大出血、提高患者生存率有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