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疾病特点,以提高临床该种疾病的认识。方法选取我院在近期收治的77例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分析其临床资料,以总结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发病因素。结果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兴奋、昏迷、抽搐等症状;导致新生儿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主要因素包括窒息、宫内窘迫、妊高症、羊水粪染等。结论导致新生儿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因素众多,加强围产期保健、及时处理产前与产时的孕妇合并症,对于降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对17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材料与方法全部病例行髋关节MRI、X线片及CT检查。结果在17例27髋中,双侧患病10例,单侧患病7例。CT扫描3髋阴性,X线平片4髋阴性。结论在临床上凡是有髋部疼痛、髋部外伤、长期酗酒及服用激素者都应行MRI检查,MRI是诊断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最为准确、早期的检查。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联合应用美托洛尔和稳心颗粒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搜集2012年4月—2013年5月我院接收的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71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36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乙组35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美托洛尔和稳心颗粒。对比甲组和乙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甲组动态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72.22%,临床有效率为80.56%;乙组动态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91.43%,临床有效率为94.29%。乙组患者动态心电图改善有效率和临床有效率高于甲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联合应用美托洛尔和稳心颗粒,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早搏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78例老年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结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NIHSS评分。结果通过两组数据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48%,对照组总有效率692%,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组间的数据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于老年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患者采取中西结合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总有效率。同时,对神经功能缺损的修复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X线平片、CT及MRI能够诊断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种方法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以MRI最为敏感,可发现0期及Ⅰ期病变,并能预测股骨头的晚期塌陷情况。CT较MRI次之,亦能发现部分0期及Ⅰ期病变。X线平片较差,仅能发现部分Ⅱ期病变。对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致病原因且无临床症状的患者,应行MRI检查,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降低致残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银杏达莫注射液在治疗缺血性眼底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9月到2012年9月收治的缺血性眼底病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在对照组中给予患者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于观察组中的患者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5ml加上生理氯化钠250ml静脉滴注,1次/d,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每次2ml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1次/d。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缺血性眼底病变患者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CT与MRI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检测中的影像学特点和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T与MRI扫描,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影像学特点,并对不同检测方法的检出率差异进行比较。结果CT在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检测中的影像学特点主要表现为关节间隙异常,股骨头出现星芒样或新月形缺损,骨囊性变以及骨小梁密度改变;MRI的影像学特点则主要表现为股骨头T1Wl低信号、T2WI高信号或T1WI、T2WI混杂高信号。MRI对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为95.92%,CT的检出率为79.59%,MRI的检出率高于CT。结论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借助CT及MR的扫描中呈现的影像学特点可以准确对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情况进行判断,MRI对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评估更为准确。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若有,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更换敷料;观察腹部体征,有无腹痛腹胀等。输液管保持通畅,留置针妥善固定,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尿管按照尿管护理常规进行,一般术后第l日可拔除尿管,拔管后注意关注患者自行排尿情况;腹腔引流管参照腹腔引流管护理相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