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裂情感性精神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分裂情感性精神患者30例临床诊断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痊愈4例,显进22例,进步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6%。症状消失时间20天~90天。结论精神分裂症性症状用抗精神药物治疗,躁狂症状用抗精神药或锂盐治疗,抑郁症状用抗抑郁剂治疗。在发作期如果症状发生了改变,治疗方向也应及时变化。

  • 标签: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诊断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安顺市西秀区2013年监测中发现的重性精神进行流行学分析,找出重性精神的发病规律,为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发现率、治疗率、管理率、降低危险行为率寻找方法。方法利用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西秀区重性精神的罹患率为238.18/10万。1980年以后发病数出现上升,经济状况低于当地贫困线的病例较多,明确的职业中农民和下岗无业的人群占比较高,男性高于女性,城区高于农村,青少年开始有发病,20岁-40岁的青壮年是首次发病较为集中的人群。结论关注城区失业、无业人群和农民的心理健康,对贫困人群开展心理疏导,缓解中年、男性的压力,尽早介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引导对于防控重性精神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重性精神病 发病情况 分析
  • 简介: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迅速,护理学科也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护理教育也形成了从中专至博士的全层次培养体系。然而,由于护理学科存在的定位问题,使得在护理教学及实践中,出现了培养目标定位不当、课程设置未能反映人文理念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就护理学科体系的构建展弄探索研究。

  • 标签: 护理学 学科体系 构建研究
  • 简介:目的:调查深圳市护理继续教育的需求现状,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建立适合深圳市护理继续教育学分制评价体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2012年3~6月在我市某医学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参加护理继续教育培训班的400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员认为目前所接受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本能够满足工作的需要,占65.0%;认为项目收费水平合理的,占64.9%;获取办班信息最便利的方式为手机短信,占60.9%;对进修培训需求最强烈,占38.0%。结论: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继续教育项目的审批与监管,严把质量关,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努力为护理人员创造进修的条件;大力开展远程网络继续教育,缓解工学矛盾。

  • 标签: 护理学 继续教育 手机短信
  • 简介:摘要按照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妇产科护理》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以期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护理人才。

  • 标签: 妇产科护理学 工学结合 教学 改革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常用抗精神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给予奥氮平治疗)、B组(给予利培酮治疗)、C组(给予喹硫平治疗)、D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比观察四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治疗前后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变化情况、血清泌乳素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B组、C组、D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95%、92.5%、95%,四组间差异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四组患者治疗后第2、4、8周PANSS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四组治疗后组间差异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四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2周、第4周的血清泌乳素水平对比并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B组患者在治疗第8周血清泌乳素水平显著高于C组、D组患者(P〈0.05),且极易导致女性月经紊乱、闭经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结论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以及阿立哌唑等四种常用抗精神药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有一定差异,临床用药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体质以及对药物耐受性和敏感性合理选用,尽可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慢性精神分裂症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抗精神药物中毒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救治的66例抗精神药物中毒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一35)和观察组(N一31)。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的抢救程序进行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抗精神药物中毒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抗精神病药物中毒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精神患者伴发糖尿发生低血糖的护理干预。方法将30例精神患者伴发糖尿发生低血糖进行护理干预前后对比。结果干预前低血糖发生率为23.3%,干预后低血糖发生率为3.3%。结论精神患者伴发糖尿必须进行护理干预。

  • 标签: 精神病患者伴发糖尿病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女性精神人有着自身的生理特点,而这些生理特点会引起其心理反应,月经就是女人所独有的,经前期的女性精神人会出现诸多的心理反应。若是护理人员忽视了女性精神人的心理特征,女性精神人的康复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女性精神人经前期的心理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女性精神人经前期的心理护理对策,以期更好地呵护女性精神人,使其早日恢复健康。

  • 标签: 女性精神病人 经前期 心理护理 心理反应 护理
  • 简介:学科建设是中医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护理科是医院各项工作的重要支撑之一,探索中医医院护理科建设的思路与模式,是实现中医医院“精品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医院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保障。

  • 标签: 护理学科建设 中医医院 “精品战略”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等护理教育如何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特点需要。方法从护理专业教学计划设置改革和教材、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探索。结果培养适合现代护理模式的高级护理人才,推进高等护理教育改革、形成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的新起点。结论高等护理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 标签: 现代护理模式 高等护理教育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心理干预合并抗精神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研究。方法对长期住院的精神年分裂症和门诊的精神分裂症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将619例病程≤5年,稳定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抗精神药物治疗组(以下简称药物组,317例)和药物结合心理干预组(以下简称干预组,302例),治疗一年随访一年。心理干预包括家庭干预,认知行为治疗及技能训练,主要预后指标为各种原因造成的治疗中断,疾病复发率和再入院率;次要预后指标为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健康状况问卷(SF-36)、大体评定量表(GA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的变化。结果(1)干预组和药物组总的治疗中断率为16.4%和23.4%相对危险度(RR=0.805)。复发率分别为6.9%和10.65%(RR=0.88),再入院分别为3.25%和5.6%(RR=0.9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0.05)。(2)干预组ITAQ总分变化值(2.35±0.05)分,均明显高于药物组分别为(0.75±0.05)分,(1.85±0.1)分,(0.5±0.05)分;P均<0.01-0.05。结论抗精神药合并心理干预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抗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相当。但前者自知力、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的改善优于单纯使用抗精神药物治疗。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 心理干预
  • 简介:2014年5月14~17日,国际护士会(ICN)国家会员代表大会及三方会议(各国及地区政府首席护理官员、国家会员代表及国家主管机构)在日内瓦成功举办。该会议每两年在ICN总部日内瓦召开一次。中国代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国家会员代表的身份参加了此次大会。

  • 标签: 中华护理学会 会议 会员代表 国际护士会 日内瓦 新中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老年精神患者并发高血压的临床护理方式,旨在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精神并发高血压患者112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安全护理、用药护理等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焦虑程度、血压控制率、事故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SAS评分为(61.72±1.01)分、血压控制率为91.07%、事故发生率为5.36%、护理满意率为92.8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老年精神并发高血压患者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减轻焦虑程度并提高护理满意率。

  • 标签: 精神病 高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癔症性精神是在癔症性格基础上,受到心理,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以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精神障碍,以女性多见1。同时由于女性月经期对妇女的生理,心理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常使病情反复,症状加重2。本科室系女性病患者,对于近两年来收治的癔症性精神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 标签: 癔症性精神病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抗精神药物对精神患者的血脂、血糖以及肥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精神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抗精神药物治疗10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脂、血糖、肥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10例精神患者服用抗精神药物治疗后体重(70.5±12.6)kg明显高于治疗前,血糖水平(5.4±0.9)mmol/L、甘油三酯水平(1.8±1.2)mmol/L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精神药物具有增加精神患者血糖、血脂代谢的作用,容易引起患者肥胖。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血脂代谢 肥胖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