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诸医家在胸痹临证辨治中将其等同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因而限制了胸痹定义和证治范畴。追溯胸痹的相关文献论述,其内涵不断发展丰富,直到现代仍各执一说,但实际临证中胸痹却包含了多系统疾病在内的一系列病证,所涉范畴较广,即是脏腑病变在某一阶段的病理表现,以邪气痹阻、胸阳失展为主要特点,以胸背部窒塞疼痛为主要症状,而非专指某一脏某一腑的某一种病证,也非与现代医学冠心病心绞痛完全等同。综观历代医家文献分析可见胸痹病是包含心痛在内的范围较广的一系列疾病,涉及心、肺、胃、肝胆、食道、胸壁等疾病,通过对《金匮要略》中胸痹进行系统认识,简要揭示了辨识该证的重要性。
简介:血虚证是临床常见气、血、阴、阳亏虚的四大虚证之一,是中医学特有的病理学、诊断学概念,是临床各科多种病证在某一阶段或全过程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的反映。血虚证又称营养不足症或血液亏虚证,为体内血液不足,肢体脏腑百脉失去濡养而出现全身多种衰弱证候的总称。《灵枢·决气》云:“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这主要是指血的生成的生理概念,说明人体中的血有赖于水谷之精微,通过赤化,即形成血。《难经·二十三难》云:“血主濡之”,这说明血主要起着濡养作用的生理功能性概念,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及其功能活动,有赖于血的滋养。“故凡为七窍之灵,为四肢之用,为筋骨之和柔,为肌肉之丰盛,以至滋脏腑,安神魂,润颜色,充营养,津液得以运行,二阴得以调畅,凡形质之所在,无非血之用也”(《景岳全书》)。《类证治裁·不寐》曰:“由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终年不寐。”所谓脾血虚证是脾气亏虚,气不生血,生血之源亏少所导致血虚证候。
简介:摘要眼视光技术专业是一个社会行业紧缺的专业,人才需求量巨大,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紧随云南省的发展建设,放眼全国,根据眼镜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以鲜明的专业特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带薪顶岗实习促就业”“眼视光技能型人才岗位能力需求、课证融合、双证培养模式创新”培养出眼视光行业所急需的高等技能型人才。2010年眼视光技能型人才双证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为省级人才双证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1年眼视光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并成功入围教育部眼视光资源库建设,为省级特色骨干院校建设的申报奠定了很好的前期工作基础。
简介: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临床分布特征,确定各证型的必备变量,以建立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辨证标准。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分布特征;以参考标准为假设,采用逐层聚类和因子分析的方法验证原发性肝癌中医基本证型及各证型的基本必备变量。结果: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Ⅰ期中中医辨证单证占78.1%,两证相兼占18.8%,三证相合占3.1%;Ⅱ期中医辨证单证占53.5%,两证相兼占44.4%,三证相合占2.1%;Ⅲ期中医辨证单证占40.5%,两证相兼占48.8%,三证相合占10.7%。结论:原发性肝癌的基本证型为肝郁气滞、肝血瘀阻、脾气虚、肝胆湿热、肝肾阴虚,各证型的必备变量为与证型关系密切的主要变量。
简介:摘要目的1、收集资料通过护患沟通,护工可以获得有效的信息来准确的识别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2关爱患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由于疾病缠身,存在担心、恐惧等顾虑,需要医护人员的同情和安慰,护士通过真诚的关心,主动与患者沟通,以便更好地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方法日常护患沟通1、营造良好的环境及气氛2、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3、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4、尊重患者隐私权。特殊情况下的沟通2.1愤怒的病人沟通;2.2与悲哀、抑郁的病人沟通;2.3与病情严重的病人沟通;2.4与感知障碍的病人沟通。结果护患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在沟通中实现的,护理人员只有对自己的角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很好地履行职责才能进行有效沟通,才能避免护患冲突的发生。结论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科学的、系统的、整体护理,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康复。
简介: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由于其与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十分重视CAG癌前病变的防治研究。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之《伤寒论》,用以治疗脾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于中之证,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很好的疗效。现通过半夏泻心汤证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对比研究,明确两者的联系,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简介:钱乙的辨证纲领,以五脏为辨证基础,以证候为依据,辨别其虚实寒热以作为论治的准则。其中用“风、惊、困、喘、虚”来归纳肝、心、脾、肺、肾五脏的主要症候特点,用虚实寒热来判断脏腑的病理变化,用五行来阐述五脏之间及五脏与气候时令之间的相互关系,立五脏补泻诸方作为治疗的基础方剂。并且其临证时极为重视五脏之间的相互影响,顺应四时的变化。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DR中医证型和主要证素分布。方法:选取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接受治疗的52例DR患者,由两名人员进行信息采集,信息采集工具使用《信息釆集表》和《症状轻中重等级划分表》,意见不统一者请示主任医师进行采集。根据证候辨证素量表,将四诊信息输入“中医智能 (辅助) 诊疗软件”提取证素,以100作为通用阈值,依照《证素辩证学》中评分标准,将所有证素分成0-3级。通过excel软件进行整理,计数资料的描述方式为例数和百分比,依据频数情况进行大小排序分析并整理为表格。结果:中医证型分布从多到少分别是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61.54%),其次的证型为肝肾亏虚,目络失养证(30.77%),最少的是阴阳两虚,血瘀痰凝证(7.69%)。病位证素从高到低分别为络脉(30.77%)、肾(25.00%)、肝(15.38%)、目(13.46%)、脾(9.62%)、心(3.85%)、肺(1.92%),,病性证素证素从高到低分别为瘀(21.15%)、阴虚(19.23%)、气虚(15.38%)、痰(11.54%)、阳虚(11.54%)、热(9.62%)、湿(3.85%)、燥(3.85%)、津亏(1.92%)、气郁(0.69%)。结论:DR患者中医证型主要是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其次为肝肾亏虚,目络失养证、阴阳两虚,血瘀痰凝证,常见病位证素主要为络脉、肾、肝、目,病性证素以瘀和阴虚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