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宾补争动”表现为宾语能否位于动词之后与宾语和补语哪个更靠近动词这两种情况:“宾补争动”的实质是焦点的竞争,依据汉语“焦点居尾”原则,谁能成为焦点,谁的位置就居后。这从侧面反映出汉语句法结构“形式-功能对应”的本质特征。
简介:欧盟排放交易机制是全球第一个跨国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机制,它的建立不仅为欧盟各国实现《京都议定书》的碳减排任务提供帮助,也对欧盟相关行业企业的竞争力、电力价格、技术创新投资和全球碳市场等产生影响,这些都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国外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并对这些研究成果做简要评述。
简介:散文的灵魂是情感,是真情实感。记人叙事、状物写景,要做到有感而发,有为而作。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使景物著我之色彩,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我一向认为,没有情感的散文是没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的,是不会流传久远的。散文缘情,真情流露的散文,即使轻弱幽微,也会如兰花般沁人心脾,泉水般使人啜饮,音乐般动人心弦。
简介:“这碗面吃了我一身汗”“这些酒喝醉了他”“这场比赛看得观众们兴高采烈”类句子是双重使动句,特点是包含双重使动:(1)主动词和后面的补语谓词之间有使动关系;(2)主动词又发生使动化。(2)以(1)为基础,再加上汉语动词使动化的一般限制,可解释这三类句子的构成限制和构成动因。双重使动句是汉语中补偿单动词使动化限制的一种机制,体现了汉语连动型语言特征对使动表达的影响。
简介:本文论证,"追累"这样的动结式构成的句子,仅仅从动词和补语的论元结构和题元结构出发是无法对其语法和语义作出充分解释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动结式的意义不能完全靠动词和补语的意义推导出来,二是动词和补语各自的词汇选择限制起重要作用.本文借用"认知语义学"的理论,从概念结构出发来解决问题,同时还说明为什么对这样的语法语义现象我们能够作出充分的解释,但只能作出不充分的预测.
简介:
简介:动后趋向动词性质研究述评陈昌来"上、下、进、出、起来、下去、上来、出去"等二十多个趋向动词用在句中主要动词之后时,语法学界对它们的性质、意义及功能的认识很不一致,有时同一学者在不同著作或同一著作中看法也有出入。这些差异,既体现了人们对这类语言单位研究...
简介:《金瓶梅》中的单动双宾结构何洪峰0.1《金瓶梅)①中的双宾结构从动词角度分有两类:一是单动带双宾语,二是动词+“与”带双宾语。第2类双宾结构笔者已有专文讨论,在此不赘,本文只讨论第一种双宾结构。0.2为叙述方便,本文使用如下符号:V:动词:Vd、Vb...
简介:<正>“使、让、叫、令”等动词是现代汉语动词中较为独特的一种类型:它既不表示任何心理活动,也不表示存在、能愿或趋向,又不表示明显的行为动作。它们词义模糊,使用范围固定,只在现代汉语的兼语短语或兼语句中充当第一述语,起着致使它们后面的表示人或事物的名词性的词或者短语具有某种动作或行为的作用,如:
简介:重动句属于致使句式,表达致使情境,其中致使范畴选择活动为致事。充当致事的活动可以是主动词所描述的活动,也可以跟主动词相关的动词所描述的活动,前者导致动词的重复,产生重动句。重动句中的"VO"是致事,具有名词性,充当句子的主语,也可被提升为话题。选择致事的致使范畴常常可以实现为"把",重动句跟把字句可以构成句法聚合。当役事跟活动的受事等同时,役事会被删略,役事删略后的重动句在接受性上有变异。
简介:《四声篇海》所引的"俗字背篇"部分收入大量俗文字当是通过"更换、简/减略、增加、重组"四种方式改变原正字中"声符、义符、其他符号、位置"四要素而产生的。
简介:本文通过藏缅语族内部各语言的比较,对藏缅语使动范畴作了较全面的探讨,对使动范畴语法形式的演变作了粗线条的描述,提出藏缅语动词使动范畴的演变经历了一个由粘着到粘着与词根屈折并存,再到词根屈折,最后转变为分析形式的过程。本文还从语法意义与语法形式互相依存、语法形式的演变必然会影响到语法意义的观点出发,提出随着使动范畴语法形式的消失,使劫范畴丧失了普遍性,使动范畴的语法意义就部分地转变为词汇意义。
简介:论古代汉语的为动双宾语赵伯义在古代汉语中,某些及物动词带宾语之后,能产生为动意义,表示为宾语而施动,与其宾语构成为动关系,可以将其宾语称作为动宾语。如果一个及物动词既带为动宾语,同时又带支配宾语,就会出现双宾语结构。在这种双宾语结构中,为动宾语与支配...
简介:在满语中,动词是最为活跃的一种词类。按其形态划分,可分为有形态变化的动词和无形态变化动词。有形态变化的动词,变化形态极为丰富。其形态之变化,体现在词干上可以缀接多种多样的附加成份。依赖不同的附加成份,有形态变化的动词具备时、态、式的语法范畴;依赖相同或不同的附加成份,有形态变化的动词又有连用、副动形式。本文就其连用形式、副动形式稍作阐述,并就两者之异同,略加比较,期于利用满文资料从事历史、语言研究者有所裨益。不当之处,诚望读者批评指正。为行文之方便,凡有形态变化的动词,下文均省称动词。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不断的增长,社会人群更多的关注金钱的变化,而渐渐忽略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比如儿童的诸多问题。儿童的诸多问题表现在很多的方面,如孤独症、抑郁症、多动症等等。儿童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完美的解决,会影响一个孩子未来的成长,亦会让一个家庭产生不良的波动,甚至会波及祖国的发展。恰巧,我有过几年的幼教经验,碰见过一些孩子有过多动症的行为,经过我们老师和家长长久的努力,让孩子改掉了多动的恶习,分享此经验供大家参考,希望有此症状的儿童会得到改善。
简介:试说汉语重动句的语法价值戴耀晶重动句是现代汉语中很有特点的一种句式。自从四十年代王力用“叙述词复说”简单分析了这类语法现象以后,研究文献中对重动句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详细描写重动句的实例,为了便于描写,从形式上进行了分类;二是讨论重动句的...
简介:汉语动结式是在句法中生成的结构,本文从补语对述语的“完结”功能出发,提出补语在汉语动词短语内部投射为“完结短语”,是述语最近的功能短语,是动词的“内部体”,补语给述语动作一个“完结”状态。并通过分析名词短语的受影响性,指出动结式的宾语是补语指派的论元。“完结短语”这一理论假设解决了将补语处理为句子第二谓语所产生的很多理论问题,使动结式分析具有语言类型学的普遍意义。
简介:中动构造尽管引起了句法学家的很大兴趣,其性质仍然引发争议,而英语学习词典也没有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语法范畴对待。本文主要基于从三部英语学习词典提取的数据,对英语中动构造进行研究,探讨其句法和语义特征以及对其用法的制约。文章发现三部词典对中动构造的处理不一,存在问题,都不把谓词的中动用法与及物谓词省略宾语的用法和不及物谓词区别开来,这将对学习者习得中动构造造成一定的困难。本文提出,学习词典应将谓词的中动用法作为谓词的一个次类单独列出,与及物谓词和不及物谓词处于同一个层次上,以便学习者重视并掌握其用法。
简介:以《左传》语料为例,考察先秦汉语的动性句与静性句。重点讨论动性句和静性句不同的表达特点,动性句和静性句各自的语用特征,动性句与静性句之间的变换关系等问题。认为从语法理论上确立汉语句子的“动静观”,有助于对古汉语句子从形式到内容,从结构到功能的全面深入认识。
“宾补争动”的焦点实质
欧盟排放交易机制的影响分析:国外研究综述
情动于内而发之于声
现代汉语的双重使动句
动结式“追累”的语法和语义
有效“合作学习”让学生“动”起来
动后趋向动词性质研究述评
《金瓶梅》中的单动双宾结构
试论现代汉语的“致动”动词
汉语重动句的句法分析
从《四声篇海》引“俗字背篇”看俗字产生的方式
藏缅语动词使动范畴的历史演变
动与静在课堂训练中的应用
论古代汉语的为动双宾语
满语动词的连用形式与副动形式
多动幼儿矫正措施的个案研究
试说汉语重动句的语法价值
现代汉语动结式补语是一种内部情态体——“完结短语”假设对动结式结构的解释
对英语中动构造的词典学研究
先秦汉语的动性句和静性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