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LDH指标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009年8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我院血液内科接受治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共计125例,对患者的外周血清中LDH水平进行检测,观察不同LDH水平患者的两年生存率、五年生存率,同时对不同危险程度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LDH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本研究12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107例患者LDH有升高,18例患者LDH指标正常。在LDH水平增高患者的两年生存率和五年生存率分别为65.42%(70/107)、29.91%(32/107),LDH指标处于正常水平的患者两年生存率和五年生存率分别为88.89%(16/18)、77.78%(14/18),LDH水平增高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指标正常患者,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中危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LDH指标明显低于高危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评估中血清LDH指标可作为一个独立的评估指标,LDH水平越高,患者的治疗预后越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接受标准一线治疗的霍奇金淋巴瘤(HL)患者的生存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1 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标准一线治疗的HL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同期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接受治疗的HL患者生存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影响HL患者无肿瘤进展生存(FFP)的因素。收集同期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标准一线治疗的复发/难治HL(r/rHL)患者的治疗及生存数据,分析解救治疗的效果。结果共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764例HL患者,其中男424例,女340例,中位年龄30岁(14~83岁)。截至2022年2月26日,中位随访111个月(0.3~262.0个月),10年淋巴瘤特异性生存(LS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91.7%(95%CI:89.5%~93.9%)和87.1%(95%CI:84.5%~89.8%)。SEER数据库中HL患者10年LSS率和OS率分别为86.8%(95%CI:86.3%~87.2%)和79.0%(95%CI:78.5%~79.5%)。校正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HL患者10年LSS率及OS率均高于SEER数据库的患者(均P<0.001),校正后两组10年LSS率及O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分期(早期预后不良型:HR=2.35,95%CI:1.13~4.89,P=0.023;进展期:HR=5.44,95%CI:2.62~11.30,P<0.001)和血清β2微球蛋白(HR=1.67,95%CI:1.08~2.58,P=0.021)是HL患者FFP的影响因素。116例r/rHL患者解救治疗的完全缓解(CR)率为37.9%(95%CI:29.6%~47.0%),中位无进展生存(PFS)为15.0个月(95%CI:9.9~20.1个月),5年PFS率为29.9%(95%CI:20.9%~38.9%),5年OS率为62.9%(95%CI:54.1%~71.7%)。结论接受标准一线治疗的HL患者预后良好,但复发或进展后治疗效果不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高龄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至2018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46例超高龄(年龄≥80岁)的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同时进行生存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超高龄老年DLBCL患者占本中心老年DLBCL患者的15.7%(46/293),患者中位年龄83岁,Ⅲ/Ⅳ期患者占78.3%(36/46),63%(29/46)的患者存在≥2个淋巴结外器官受累;53.7%(22/41)患者增殖指数Ki-67≥80%,27例患者经免疫组化及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FISH)除外双打击/三打击后显示双表达患者占37.0%。初始治疗总有效率(ORR)为63.0%,完全缓解(CR)率为36.4%,2和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49.9%和41.7%,2和3年总体生存(OS)率分别为54.6%和43.6%。含蒽环类药物化疗组ORR为81.8%,不含蒽环类药物化疗ORR为55.0%,3年OS率分别为50.0%和39.0%,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5%的患者出现了Ⅲ级及以上的血液学毒性,56.8%的患者出现了感染;死亡的患者中,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高评分组的治疗相关死亡率高(43.8%比16.7%, P=0.03)。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国际预后指数(NCCN-IPI)评分,受累淋巴结区域≥3个,化疗周期是否满足6个周期,CCI评分,近期疗效及是否为难治复发状态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CCI评分(HR=6.463, P=0.008)和近期疗效(HR=0.086,P=0.001)为预后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超高龄老年DLBCL患者的临床生物学及病理均呈现高度侵袭性,化疗耐受性差,不良反应率高,未观察到蒽环类药物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预后。CCI高的患者治疗相关死亡率高,低CCI评分可能有助于识别适合较强化疗剂量的超高龄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杂型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50例复杂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综合使用新型球囊、颅内支架铺助栓塞技术、超柔软微弹簧圈成篮技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探讨技术难点。结果本组50例患者共应用支架53个,每个支架内分别填入弹簧圈1~13只,平均5.4只。手术均获成功,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进行脑血管造影,动脉瘤均获栓塞。术后2例患者出现轻微失语症状,经扩张血管、扩容、活血化瘀治疗后好转。对本组45例患者(其余5例均为2011年后治疗)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45例患者均未复发,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缓解。结论采用支架及球囊辅助超柔软微弹簧圈成篮技术治疗复杂型颅内动脉瘤效果理想,且解决了诸多技术难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噬血细胞综合征是一种由于各种诱因导致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过度活化,并刺激单核巨噬系统,分泌大量炎性细胞因子的危重疾病。淋巴瘤是导致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的重要病因之一。近年,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检测手段的提高及新药的问世,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体系逐渐完善。为更好地指导我国医师的临床实践,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以及中国噬血细胞综合征专家联盟,基于2018版《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结合新进展,对疾病的分类及治疗进行了修订,增加了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解读,旨在规范和提高我国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治水平。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巨大的肠系膜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侵犯空肠的病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1个月,影像学检查显示腹腔内巨大囊实性肿块,伴有钙化成分及杂乱分隔,增强呈轻度不均匀强化,误诊为脂肪肉瘤。患者经对症抗感染、手术、引流等处理后症状好转出院,术后病理确诊为肠系膜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术后随访8年未见复发及明显并发症发生。
简介:摘要EB病毒(EBV)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EBV+DLBCL-NOS)是一种少见病,2003年首次被报道,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中暂命名为老年EBV+DLBCL,2016年WHO分类中正式命名为EBV+DLBCL-NOS。其发病率在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4.7%~28.0%)稍高于西方国家(4.4%~5.8%)。与EBV-DLBCL相比,EBV+DLBCL是否预后更差,不同研究结果报道存在差异,可能与纳入患者的年龄、地域以及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肿瘤细胞比例不同有关。2016年WHO标准中规定EBER阳性率>80%,该研究为符合该诊断标准的最大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2006年至2019年在法国Lyon-Sud大学医院诊断的1 696例DLBCL-NOS患者中的70例 EBV+DLBCL-NOS患者(患病率为4.1%)。诊断时中位年龄为68.5岁;79%的患者为进展期(Ⅲ~Ⅳ期),48%存在结外病变,14%合并了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诊断时8例,治疗期间1例)。组织病理46例表现为多形性,21例为单形性;均为非生发中心B细胞表型,多数肿瘤细胞表达CD30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分别为98%和95%)。EBV潜伏感染类型,88%为Ⅱ型,12%为Ⅲ型。在治疗方面,59%的患者接受了免疫化疗,22%接受了化疗,19%因高龄和体能状态差仅接受了姑息治疗。中位随访48个月,5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52.7%和54.8%。在多因素分析中,年龄较大(>50岁)和合并HLH与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较短相关。进一步比较接受标准治疗(免疫化疗或化疗)的56例EBV+DLBCL-NOS患者与425例EBV-DLBCL-NOS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在年轻患者中,EBV状态对其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5年无进展生存率:EBV+比EBV-患者为91.3%比69.0%,P=0.066;5年总生存率:EBV+比EBV-患者为91.3%比83.8%,P=0.438);但在>50岁的患者中,两组5年无进展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9%比45.8%,P=0.405),EBV+患者5年总生存率更低(53.0%比60.8%,P= 0.038)。
简介:摘要患者男,70岁。双手背,双耳廓反复起红斑、结节,溃疡6年。皮损初起为红色斑丘疹、结节,逐渐中央破溃形成溃疡,伴轻度疼痛。皮损渐发展至双足背及颜面部。耳廓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美罗华联合化疗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研究例数一共60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均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10日-2017年1月5日之间,分为观察组一组(30例实施美罗华联合化疗)、对照组一组(30例实施化疗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总有效率90.00%(完全缓解患者10例、部分缓解患者15例、稳定患者2例、无效患者3例)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应用美罗华联合化疗后,取得显著的效果。
简介:摘要本例为在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规律化疗期间出现新发双肺多发磨玻璃影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该患者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无武汉等疫区旅游史,无COVID-19患者密切接触史,在规律接受3程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后,胸部CT出现双肺新发多发磨玻璃影,疑诊为COVID-19。患者经2次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测定均阴性。综合临床,最终考虑为利妥昔单抗相关性间质性肺病。本例提示我们在当前COVID-19疫情下,对胸部CT异常的患者,诊断时应需充分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史,单从影像学角度进行诊断需谨慎。此外,利妥昔单抗相关性间质性肺病虽罕见,但需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放疗和化疗顺序对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CL)患者疗效的影响,为个体化制定放化疗方案提供量化评估方法。方法中国淋巴瘤协作组(CLCG)从全国21家医院收集2000年1月至2019年9月初治的2 008例接受放化疗的早期(Ⅰ/Ⅱ期)ENKTCL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 417例,女591例,年龄2~83(42±14)岁。根据放化疗顺序将患者分为先放疗组(388例)和先化疗组(1 620例)。生存估计采用Kaplan-Meier法,使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和识别影响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分别构建两种疗法的预后预测模型,并使用该模型预测全部患者的个体化死亡风险,以确定适宜每例患者的放化疗方案。结果先放疗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74.2%(95%CI:69.6%~79.2%),先化疗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69.7%(95%CI:67.1%~72.4%);先放疗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虽然数值上高于先化疗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6,HR=0.84(95%CI: 0.68~1.05),P=0.133]。筛选出年龄、性别、美国东部合作肿瘤组(ECOG)评分、乳酸脱氢酶(LDH)、Ann Arbor分期、原发肿瘤侵犯(PTI)等6个变量作为独立预后因素(先化疗组:HR分别为1.01、1.25、2.07、0.77、1.34、1.49,均P<0.05;先放疗组:HR 分别为1.02、1.31、1.66、0.78、1.37、1.29,均P>0.05)。全部患者接受先放疗方案的5年期望死亡风险的均值低于接受先化疗方案(26.8%比30.2%,P<0.001)。不同临床特征的患者采用先放疗方案和先化疗方案的预测死亡风险存在个体化差异。结论Ⅰ/Ⅱ期ENKTCL患者采用先放疗方案的期望预后优于采用先化疗方案。根据个体患者的临床特征量化评估放化疗顺序对其死亡风险的差异性影响,有助于临床为该患者制定最佳的放化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D19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患者疗效不佳的因素。方法招募自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血液科的34例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接受CD19 CAR-T细胞治疗,评估其疗效、分析疗效不佳的因素以及不良反应。结果34例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患者输注CD19 CAR-T细胞后,总有效率为58.8%(20/34),完全缓解率为41.2%(14/34)。有效组共20例,疗效不佳组14例。两组患者CD19 CAR-T细胞输注数量分别为8.6(5.0~12.7)×106/kg和9.7(5.8~15.0)×106/kg(P=0.654);外周血检测CAR-T细胞扩增数量,有效组和疗效不佳组CD19 CAR-T细胞占T淋巴细胞百分比中位数分别为10.28%(3.92%~44.16%)和4.05%(0.92%~28.63%),有效组比疗效不佳组CAR-T细胞扩增的比例更高,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1)。单因素方法分析两组疗效不佳因素,提示具有巨块型肿物是影响CD19 CAR-T细胞疗效的不利因素(P=0.001)。应用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具有巨块型肿物特征仍然是患者CD19 CAR-T细胞疗效不佳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5,OR=0.039)。34例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患者输注CD19 CAR-T后,70.6%(24/34)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出现发热的中位时间为输注后第3天(第0~11天),其中16例为1级CRS,7例为2级CRS,1例为3级CRS,经过糖皮质激素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好转。结论CD19 CAR-T细胞疗法在CD19+B细胞淋巴瘤治疗中有一定效果,具有巨块型肿物特征可能是应用CAR-T疗效不佳的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olatuzumab vedotin(Pola)联合利妥昔单抗±苯达莫司汀[Pola-(B)R]对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R/R DLBC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期间中国Pola同情用药项目(CUP)4个肿瘤中心收治的21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5例,女6例;中位年龄56(25~76)岁。10例接受Pola-BR治疗,另外11例仅接受Pola-R治疗。分析其临床特征、用药方案、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纳入已接受至少一次疗效评估的21例患者,分析截止于2020年8月12日的数据,最佳总体缓解(BOR)率为81.0%(17/21),完全缓解(CR)率为19.0%(4/21)。用Kaplan-Meier方法估算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随访54 d,发生疾病进展3例(14.3%),删失病例数为18(85.7%),预估中位PFS为148 d。Pola-BR组任何等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Pola-R组(80.0%比63.6%),但两组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30.0%比29.3%)。最常见的血液学相关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低(28.6%,6/21)、中性粒细胞减低(28.6%,6/21)及贫血(14.3% 3/21)。1例肺感染及1例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康复。所有患者未出现≥2级周围神经病变。结论对于既往多线治疗的中国R/R DLBCL患者,Pola-(B)R方案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