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利用青海省38个测站1960~2006年4~10月冰雹、雷暴日数资料,其中24站有连续的温度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经验正交函数(EOF)等方法,分析了青海冰雹、雷暴的时空特征及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发现:47a来38站平均雷暴、冰雹日数的年内分布都为单峰型分布,雷暴和冰雹日数都在7月达到峰值;年平均冰雹、雷暴日数均具有明显的线性下降趋势,平均冰雹、雷暴日数空间分布特征呈南多北少的纬向分布;年冰雹日数在海南地区、玉树西北部和海西西部地区(负变化)与其它地区呈反位相变化关系;年雷暴日数在海西北部大柴旦地区、海北祁连和海东西宁地区(正变化)与其它地区呈反位相变化关系,变化敏感区位于年平均冰雹、雷暴日数大值区。7月份海东、海西及果洛地区冰雹、雷暴日数与其温度无显著的相关性,海南、海北地区冰雹、雷暴日数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黄南和玉树地区冰雹日数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
简介: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完全弹性三维积云模式,对相似天气背景下黄河上游及渭北地区的强对流云的宏微观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研究,并与相应的雷达回波及地面观测资料做了比较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模式对黄河上游玛曲和渭北地区旬邑的强对流云结构和降水均有很好的模拟能力.与旬邑相比,玛曲零度层低,云底温度低、比湿小,为冷云过程.云中雨水含水量极低,冰晶出现早,维持时间长.云中上升气流弱,对流云发展浅薄.地面降雨量相对较小,固态降水所占比例大,霰为主.霰胚对冰晶的碰并增长是地面软雹的主要来源.旬邑冰雹主要来源是霰,但冻滴也占了一定比例.霰融化是玛曲雨水的最重要来源.而冻滴融化对旬邑雨水的贡献最大.
简介: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完全弹性三维雹云数值模式(IAP—CSM3D),对2007年7月21日发生在湛江的一次强对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强对流的气流结构、垂直涡度、雷达回波及含水量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模拟的回波最大强度与雷达实测结果较吻合。模拟的强对流发展阶段气流结构的典型特征为下层水平辐合,上层水平辐散,气流在5km高度发生转向;处于成熟阶段的底层辐合比发展阶段的更强。随着时间的推移,近地层气流先辐合后辐散,下沉辐散气流一直持续到冰雹云消散。模拟的风暴云高含水量中心与强回波中心相对应,出现在上升气流最大区域附近,这说明该风暴云的动力场与物质场配合较好。
简介:1概述1993年之前作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都是将雷达回波进行逐级衰减,衰减后剩下最强的回波,如达到强对流天气的标准就把强中心逐个描在一张地图上,并对中心所在地发布强对流天气通报。这样做一是较麻烦;二是把强中心的回波描下来存在人为的误差;三是在一张雷达回波图上,不能直观地看到整个雷达回波强度分布和强中心的顶高。1993年后利用计算机彩色数字分层显示功能处理雷达回波就克服了以上的不足,计算机彩色数字分层显示自动地从天气雷达上收集雷达回波资料,在一张图上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雷达回波的强度分布,附上地形图就可以较准确地看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地点。2强对流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分析3月24日13时观测在长沙西部和九江以北有混合型降水回波,随着对流天气的迅速发展,15时20分长沙西部的回波与九江以北的回波连成一长约450公里宽约120公里的宽雨带,前沿位于铜鼓、武宁、瑞昌、安庆一线,回波强度由20dBZ增强到40dBZ,顶高由4km迅速增大到10km,并以每小时
简介:利用青海西宁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10年7月6日发生在青海高原东部海晏县境内的一次短时强对流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哈密附近沿西北气流快速东移南下的短波槽是这次海晏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在雷达回波图上表现为有中气旋相伴随的强降水类型的超级单体特征。最大液态含水量第一次爆发式增长随即降低对应强降水开始,第二次降低对应冰雹降落,风廓线图上40kft以下双层连续无资料区的逐渐破坏直到完全建立对应降水从开始到减弱的过程。强回波区〉50dBZ、在降水回波中包裹着中气旋以及"弓"型回波后侧的V字形槽口是此次过程中强降水超级单体区别于其它类型超级单体的主要特征。〉50dBZ回波高度伸展到-10℃层高度以上而没有到达-20℃高度,是这次过程中无大冰雹降落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