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我国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作为衡量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基础指标,探明其在市域尺度上存在的时空分异特征,可为差异化制定城市绿地建设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文章以我国大陆建制市为研究单元,采用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1996~2015年我国市域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时空演变特征。实证表明:从时序演变看,由于全国公园绿地面积增速相对快于城市人口,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持续上升,增速呈先上升后下降态势。从差异变化看,市域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相对差异逐渐缩小,绝对差异进一步扩大;不同规模城市群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呈“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的规律,但增速却呈相反态势。从空间分异看,市域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区域差异明显,呈“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分布格局;年均增幅和递增速率均呈现“西部>东部>中部”的规律;增速变化类型未形成明显的空间集聚,低水平中速增长型城市占比最大。
简介:汕头小公园历史街区是20世纪初潮汕华侨打工经济回流与外商投资共同推动城市化的结果。随着城市中心漂移,其商业垄断地位渐失,物质结构与社会结构双向老化。房屋产权细碎化,预期收益不稳定,使得地方财政与市场资本的空间生产均趋向交易成本较低的新区,旧城则被负向循环锁定。小公园街区从改善居住条件到追求城市土地收益,经历了“见缝插针”式的独栋危房改造、“成片配套”式的居住组团建设、“大拆大建”式的空间生产三个改造阶段,最终政绩效应与市场利益的契合使小公园街区的改造沦为权力和资本主导下以土地效益为目标的城市开发活动。本文从小公园历史街区保护性开发的困境出发,讨论了保护规划预期与实际开发博弈的深层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