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最新研究成果-光子交叉相关光谱原理(PCCS-PhotonCrossCorrelationSpectroscopy),完全避免了光子相关光谱原理(PCS-PhotonCorrelationSpectroscopy)纳米粒度仪原理上缺陷,可以直接测量高浓度样品而不需稀释,测量结果完全真实反应了被测试样品实际粒度分布状态。文中详细介绍了PCCS测试原理和应用,采用该原理仪器,由德国新帕泰克公司制造并向全球推广,型号为NANOPHOX。

  • 标签: 纳米颗粒 稳定性 光子相关光谱 高浓度样品 交叉相关 研究成果
  • 简介: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调制波长从18-108nmAl/Ta金属多层膜,并研究多层膜沉积过程中截面结构形貌演化,实验表明,薄膜结构形貌演化分为四个阶段:孕育,萌生,发展和湮灭,可能是因为弹性失配引起,并且随调制波长增加呈现逐渐减弱趋势。单向拉伸实验表明,这些结构形貌稳定区域严重影响力学行为,稳区域往往是潜在裂纹萌生区域。

  • 标签: 结构形貌稳定性 纳米多层膜 结构形貌演化
  • 简介:在氧化钇含量为8%(摩尔分数)氧化锆中加入单斜氧化锆,1600℃常压烧结,制得不同含量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研究了不同含量氧化钇对氧化锆陶瓷性能影响,并对相组成及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当氧化钇摩尔分数为3%时,材料相对密度、抗弯强度、硬度等综合力学性能同时达到最大值。超过这个临界点,材料力学性能又会逐渐下降。

  • 标签: 氧化锆 相对密度 抗弯强度 硬度 微观结构
  • 简介:在国家863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支持下,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曾一平研究员带领课题,采用自行研制HVPE氮化物生长系统,通过在m面蓝宝石上磁控溅射生长薄层ZnO缓冲层,进而外延生长获得了极性GaN厚膜材料,该材料具有较低位错密度,适合开发用于LED、LD等氮化物发光器件衬底材料,同时对比实验表明,薄层ZnO对于形成极性GaN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 标签: GAN材料 非极性 ZnO缓冲层 生长系统 中国科学院 863项目
  • 简介: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技术观察汉坦病毒基本形貌,分别对用戊二醛固定Vero—E6细胞和用汉坦病毒感染过Vero—E6细胞进行成像,在原子级或纳米级水平上观测病毒感染后细胞表面超微结构变化。将病毒直接滴加到云母片上自然风干后进行扫描,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病毒结构大小;用0.5%~2.0%浓度戊二醛固定细胞,通过成像发现,固定液浓度高时虽然成像质量较好,但对细胞损伤较大,降低固定液浓度,细胞形态接近于生理状态,成像质量良好;用不同稀释度病毒感染细胞后,用合适戊二醛浓度固定细胞进行观察,发现病毒感染前后细胞形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并且发现其形态变化与病毒感染浓度有显著相关性。

  • 标签: 原子力显微镜 汉坦病毒 VERO-E6细胞
  • 简介:以柠檬酸三钠为络合剂,采用络合反应快速冷冻共沉淀法制备出铜掺杂氢氧化镍超细粉体样品材料,采用XRD、SEM、TEM、TG—DSC、Raman和红外对其进行表征,同时将其作为正极活性材料组装成MH—Ni电池,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充放电结果表明,样品电极具有较好循环特性.当Cu掺杂量为5%时,合活性物质80%样品电极在恒流80mA/g下充电6h,40mA/g放电,终止电压为1.0V时.放电电压稳定于1.260V时间较长,开路电位为1.462V,放电比容量可达362.976mAh/g,表现出其较高电化学活性。

  • 标签: 络合反应冷冻共沉淀法 铜掺杂 纳米氢氧化镍 非晶相 电化学活性
  • 简介:石墨烯研究小组获得了2010诺奖,许多研究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分析和预测。作为二维材料,石墨烯是一个基于石墨构筑单元结构。文章量子理论计算显示,悬浮石墨烯稳定尺寸受到量子隧道效应限制,制备超过100微米以上稳定光滑单层悬浮石墨烯可能性极小。在衬底上石墨烯可以获得高达30英寸以上尺寸,但是它会容易发生卷曲和破损以获得再次稳定。多层石墨烯尺寸达到数百微米后,基于同样原因很难分层获得完美光滑石墨烯。

  • 标签: 石墨烯 边界化学键 稳定性 尺寸 量子隧道效应
  • 简介: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日前报道,美国糖尿病研究所科学家开发出一种革命性产氧生物材料,其可为胰岛素分泌细胞提供存活所需氧元素。这是科学家首次成功利用生物材料将本体氧传递给B细胞,代表了实现“开发胰岛素分泌细胞培育替代场所”目标的主要一步,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 标签: 生物材料 氧元素 细胞活性 胰岛素分泌 移植 物理学家
  • 简介:美国科学家最新试验发现:在“纳米蜂”帮助下,蜂毒可以在不损害健康细胞前提下有效摧毁癌细胞。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11日出版美国《临床检查杂志》上。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塞特曼癌症中心教授塞缪尔·威克莱恩和他团队组织这次研究。

  • 标签: 美国科学家 癌细胞 蜂毒 纳米 副作用 华盛顿大学
  • 简介: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出晶硅薄膜,利用正交试验法对射频功率、气体总压、硅烷比例、沉积时间、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因素进行了研究,对透过率和电阻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PECVD法成功制备出晶硅薄膜。正交实验表分析得知,气体总压对透过率影响最大;硅烷比例对电阻率影响最大。制备晶硅薄膜优化条件为:射频功率30W、气体总压100Pa,硅烷5%、沉积时间5min、退火温度300℃、退火时间45min。晶硅薄膜光透过率93.18%,电阻率为13.238kΩ·cm。

  • 标签: PECVD法 非晶硅薄膜 光电性能
  • 简介:7月4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杂志》(JournaloftheNationalCancerInstitute)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题为“磷脂-阿霉素自组装纳米胶束促进对肿瘤渗透性”研究论文。这一最新发现表明: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与抗肿瘤化疗药物-阿霉素可自组装形成纳米尺度新型输送载体,

  • 标签: 纳米载体 化疗药物 抗肿瘤 科学家 学术期刊 研究论文
  • 简介:把沸腾铁水以每秒钟100万摄氏度速度快速冷却,会发生什么奇迹?在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晶、纳米晶制品研究及产业化”验收会上这种神奇东西:一片薄得像玻璃纸一样“铁片”和一根不到头发丝直径十分之一“铁丝”通过了验收,它们就是熔融铁水以每秒钟100万摄氏度速度快速冷却后结果,专家称其为“晶、纳米晶材料”。

  • 标签: 纳米晶材料 非晶 世界 快速冷却 科技项目 北京市
  • 简介:用滤质阴极真空电弧(FCVA)离子镀技术在高速钢(W6M05Cr4V2)和不锈钢(0Cr18Ni9Ti)基体上沉积120~150nm晶金刚石膜。用划痕法测定其结合力,平均临界载荷分别为19.15N(高速钢)和6.44N(不锈钢,CB工艺)。用栓盘摩擦试验测定镀膜摩擦系数μ和耐磨寿命。摩擦系数μ为0.092~0.105,镀膜耐磨性比高速钢高106~319倍,比不锈钢高480~3600倍,而且镀膜质量稳定,重复性好。

  • 标签: 非晶金刚石膜 膜/基结合力 摩擦系数 耐磨性
  • 简介:上海交通大学朱卡教授和李金金博士以量子光学和纳米材料为研究基础,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纳米光学质谱仪,也就是业内俗称“光秤”,通过对生物DNA分子质量、染色体质量等高精度光学测量,来检测人体内细胞方案。这一方案提出,有望为量子测量技术、纳米技术、生物医学技术发展提供崭新平台和新颖思维方式。

  • 标签: 纳米光学 癌细胞 质谱仪 检测 生物医学技术 中国
  • 简介: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和1100℃高温后退火处理,在富硅碳化硅薄膜中形成高密度尺寸硅量子点,硅量子点结构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高分辨透射电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高温退火过程中,碳化硅薄膜发生了相分离,硅和碳化学结合态在热力学驱动下形成稳定Si-Si键和Si-C键,同时,氮原子钝化了分解过程中形成Si悬挂键,在硅量子点表面形成SixN/SiyC晶壳层。这种晶壳层包覆量子点结构配置非常有利于形成稳定硅量子点(1-3nm),此结构量子效应所产生光吸收了从绿光到紫外光光谱范围,大幅度提高光伏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

  • 标签: 硅量子点 碳化硅薄膜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简介:论述了热分析动力学基本研究方法,着重从常用热分析动力学方程、激活能求解、反应机理函数获取方法等方面作了阐述。并以Zr55Cu30Al10Ni5大块晶合金为例,探讨了热分析动力学具体应用,包括晶化激活能求解和动力学机理函数的确定。

  • 标签: 热分析动力学 差示扫描量热法 大块非晶合金
  • 简介:据有关媒体报道,总投资2.7亿美元联相(山东)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日前在济宁开工建设。该项目正式投产后,年产晶硅薄膜电池可达70兆瓦。

  • 标签: 薄膜电池 非晶硅 济宁 薄膜太阳能电池 总投资
  • 简介:在传统纳米压痕实验中,常采用已知折减弹性模量标准试样经过多组压痕实验方法求得面积函数A.然而,这种常用方式所求得面积函数,在压痕接触深度非常情形下会造成较大误差.本文针对玻氏压头,采用纳米压痕实验修正其在压深范围内面积函数,然后通过修正后面积函数,使其在压深范围内测量材料硬度值接近于真实值.

  • 标签: 纳米压痕 玻氏压头 面积函数 硬度 小压深
  • 简介:麻省理工学院衍生公司LiquiGlide粘接涂层获得挪威消费产品生产商Orkla公司许可,将在欧洲销售沙拉酱产品中得到应用。该技术在2009年开发成功。这种液体浸渍涂层可作为表面和粘性液体之间下滑障碍,例如将涂层用于调料瓶壁上,可以使调料能完全流出。

  • 标签: 浸渍涂层 沙拉酱 产品 应用 销售 欧洲
  • 简介:选取凹凸棒作为乳化剂,系统研究pH、颗粒浓度、油相体积分数以及不同价态盐对橄榄油/水型Pickering乳状液稳定影响,结果表明,体系pH在4~9范围内可制备出稳定乳状液;颗粒浓度提高可增强乳液分层和聚结稳定性;乳液液滴直径随油相体积分数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无机盐引入不会对乳液相及水相体积产生影响,但对乳液液滴尺寸分布影响显著,其中NaCl浓度增加有利于乳状液液滴数均直径增加,而CaCl2浓度增加时,乳状液液滴数均直径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凹凸棒可作为一种新型纳米乳化剂应用于绿色乳状液制备。

  • 标签: Pickering乳液 凹凸棒颗粒 制备条件 稳定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