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畜牧业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发展畜牧产业对于我国提升国民经济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为例,阐述了畜牧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基本经验和对产业发展的启示,以期为今后发展特色畜牧产业提供参考。

  • 标签: 畜牧业 产业化经营 美国经验
  • 简介: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拥有天然草原1.2亿亩,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可再生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内蒙古的草原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区天然草原植被平均覆盖度从本世纪初的30%左右稳定提高到44%,草原生态退化趋势整体遏制,为内蒙古草原生态的保护和建设、维护祖国北方的生态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 标签: 内蒙古自治区 天然草原 改革 国家生态安全 材料 林业
  • 简介:文章介绍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根据多年的实践工作,锡林郭勒盟在发展草原畜牧业中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为今后发展畜牧业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草地 合理利用 发展 畜牧业
  • 简介:首先我要祝贺国家林业草原局成立,这是历史性大事件。有一个全国性管理草业的机构,是我多年的愿望。我做了3届,15年政协委员,几乎年年提出同一建议,都没有落实。2014年,在汪洋副总理召集的一次座谈会上,我又提出这个问题,汪洋副总理说,这一届政府不行了,等下一届吧。果然在19大以后这句话落实了。国家林业草原局成立恰逢其时。这正是我国后工业的起步时期。工业已经完成的国家,当第三产业产值超过第二产业时即进入后工业化时期。

  • 标签: 草原 林业 草业 提纲 改革 后工业化
  • 简介: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鸟审旗为研究对象,利用乌审旗2000、2005、2007年三期的LandsatTM遥感影像基础上获取土地荒漠现状矢量数据、动态变化矢量数据等为基本数据源。分析2000年、2007年的荒漠类型面积的数据,得出其变化幅度、动态度,由此可看出在研究时间段内各个荒漠类型面积的增减。通过分析2000—2005、2005—2007两个阶段的荒漠类型转移情况的数据,利用转移矩阵的方法,得出各个类型的荒漠土地面积在这两个阶段的转移情况。再利用乌审旗气象站点1980至2006年的气象数据为基本数据源,选择降雨量、气温、蒸发量、大风日数等气候因子的数据,对其进行了5年滑动变化分析得出乌审旗气候时空变化图等,得到其发展变化规律及其对荒漠的影响。

  • 标签: 乌审旗 荒漠化动态 气候因子
  • 简介:人工草地是农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产量一般是天然草地的5-10倍,且稳定、优质,在畜牧业发达国家人工草地占草地面积比例多在20%-70%上下,其比例每增加1%,草地动物生产增加4%以上。我国人工草地仅占草原总面积的2.1%,不但比例明显偏低,而且受自然条件制约、"重粮轻草"等观念影响,发展受限,影响现代草畜业的健康与有效发展。但随着生态建设、食物安全、草畜业现代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人工草地建设为重点的草业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 标签: 人工草地建设 草畜 草地动物 食物安全 农牧业发展 草原总面积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贵南县草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 标签: 贵南县 草产业
  • 简介:随着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不断加强,优质草种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文章叙述了我国北方目前草种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草种产业的优势,为了尽快转变草种产业发展状况,对今后的草种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 标签: 草种 产业化 发展 建议
  • 简介:长江源区的土地沙漠是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沙漠土地主要分布于曲麻莱和治多两县境内的通天河阶地及楚玛尔河滩地,在玉树、称多县和塘古拉山乡也有分布。在青藏公路的五道粱至二道沟以东的河滩地区,有大片流动沙丘分布。在沱沱河口以东有连片的流动沙丘分布,其余地区为不连片的零星流动沙丘和沙漠土地分布,长江源区共有沙漠土地面积19475.32k。土地沙漠的迅速扩展,不仅影响本区生态环境,同时直接影响着整个流域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根据本区高海拔寒冷的严酷自然条件,依科技为先导,建立科技示范工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恢复植被与防治沙漠土地相结合,即采取封育保护或建立生态保护区,在条件适宜的地区结合补播、治沙造林,运用生物和工程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土地沙漠的技术措施,建立新的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长江源区的生态环境

  • 标签: 长江源区 沙漠化 防治技术
  • 简介: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针对草原区域荒漠的生态环境问题,蒙草生态环境集团立足于退化沙化盐渍的草原、沙漠边缘带、草原城镇周边、草原矿区,采取“水、土、气,人、草、畜、微生物”平衡的修复生态的综合措施进行草原荒漠防治并探索与产业融合的发展之路。

  • 标签: 草原 荒漠化防治 产业融合
  • 简介:对三种不同处理的紫花苜蓿进行栽培试验研究,在田间调查了幼苗高度、密度、鲜草产量、根瘤菌接种数.试验表明,出苗30天后,丸衣化处理的生长高度为22.3cm,极显著地(P<0.01)高于未丸衣的两个处理.在出苗密度上,播量为5.25kg/hm^2丸衣化处理的苜蓿与播量为7.5kg/hm^2未丸衣的两个处理的苜蓿基本相当.在鲜草产量上,丸衣化处理(251.5g/m^2)低于未丸衣但亩施复合肥10kg的处理(310g/m^2),但高于未丸衣亩施消毒鸡粪10kg的处理(158g/m^2).丸衣化处理后根瘤菌接种率(50.00%)是未丸衣化处理根瘤菌接种率(19.23%)的2.5倍.

  • 标签: 种子丸衣化 紫花苜蓿
  • 简介:通过简述贵南县高寒干旱区草地类型、分布区域及荒漠特征,从气候变化、鼠害、盲目开垦及超载过牧等自然、人为因素方面,分析总结了草地荒漠引发机理,提出了防止草地荒漠的对策及治理技术.

  • 标签: 草地荒漠化 引发机理 防止对策 治理技术
  • 简介:2014年以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氮肥(N)、磷肥(P)、有机肥(A)配施对该地区产草量和营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牧草最高产量的施肥组合为氮肥(15g/m~2)+磷肥(22.5g/m~2)+有机肥(1500g/m~2);(2)牧草的粗蛋白含量以N_3P_2A_3组合最优;牧草粗灰分最优组合为N_4P_2A_2;牧草粗脂肪含量最优组合为N_4P_3A_1;牧草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优组合为N_3P_2A_3;牧草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最优组合均为N_3P_4A_3。本试验所测牧草营养成分含量与不同施肥种类和水平之间直观比较结果无明显规律性,说明该地区植物营养与氮肥、磷肥、有机肥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有待今后深入探讨。

  • 标签: 荒漠草地 施肥 营养成分 产量
  • 简介:小块地用小型割草机将饲草割倒,用运输机械将饲草运到加工点进行揉搓加工,然后进行打捆裹包或直接倒入青贮窖压实密封青贮。大块地用自走式青饲料收获机一次性完成收获和切碎,抛入集草箱或集草车内运回加工点,然后用大型圆搁包膜一体机进行打捆裹包或直接倒入青贮窖压实密封青贮。

  • 标签: 机械化技术 青海省 青饲料收获机 生产 燕麦 牧草
  • 简介:本文以最具代表性的苏尼特左旗草原大范围草地生物量的调查和实验数据,分析了荒漠草原生物量的变化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草原生物量的决定因素是与降水、温度关系呈正相关,与0~50土层土壤有机碳及土壤容重也有一定关系,但总的来看对于荒漠草原而言,气象要素尤其是降水条件是草原生物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 标签: 荒漠化 生物量 气象因子
  • 简介:湟中县是青海省的农业大县,也是重要的畜产品基地县之一。发展农区畜牧业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而且有着背靠牧区、面向西宁市场、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畜产品市场的发展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振兴农村经济、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畜产品 市场化 发展对策
  • 简介:在总结青海省牧草种子生产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青海省发展牧草种子产业的有利条件及发展思路。

  • 标签: 牧草种子 产业化 发展思路
  • 简介:荒漠发生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指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生态系统结构遭受破坏、功能过程受阻和演变发生异化的过程,其防治的根本措施是恢复和重建健康的生态系统.所以,景观生态学理念在荒漠的研究和防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荒漠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变化、荒漠与生物多样性、荒漠化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以及荒漠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论述了景观生态学理念在荒漠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并重点分析了景观生态学关于景观格局变化的评价指标与荒漠土地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 标签: 景观生态学 生态学原理 荒漠化 理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