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应用中医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4例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42例研究组42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中医康复护理。结果:干预后2、4、6个月分3次进行的FMA肢体功能恢复评分结果显示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针灸护理对康复护理中的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共20例,将20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10例和参照组10例。在研究进行过程中,对参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方法,对实验组的患者使用中医针灸护理方法,对两组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中医针灸护理对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护理总有效率高达90%。研究组患者护理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恢复时间以及生活能力的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结论:经过本次研究发现,中医针灸护理对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具有良好的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价值。
简介: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出血对血脂及脑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医院2016年06月~2018年06月间收治5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脂、脑神经功能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血脂水平、脑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有效调整血脂水平,提升脑神经功能评分,治疗效果较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凝血功能异常应用血栓弹力图检测与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100例凝血功能异常患者,根据检测方法不同设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凝血功能检测,研究组实施凝血功能检测和血栓弹力图。对比两组的凝血指标[TT(凝血酶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Fib(纤维蛋白原)]、血栓弹力图参数(Angle值、R值、MA值、CI值、K值)之间的相关性;记录两组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时间、住院治疗时间、死亡率等预后指标。结果:PT与Angle值、MA值、CI值为正性相关,与K值、R值为负性相关(p0.05);TT与Angle值、MA值、CI值为负性相关,与K值、R值为正性相关(p
简介:【摘要】目的: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实行肌间隙入路,对其功能障碍、椎旁肌功能的影响。方法:本项研究于2020年7月正式启动,截止时间是2021年7月。选用此时间段到本医院接受救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病人作为研究主体,共计存在74例病人,依照入路方案的不同归为对照组(常规入路方式)与实验组(肌间隙入路),每小组内部37例。分析两小组病人的临床手术信息、临床医治疗效、并发症发作率、功能障碍及椎旁肌功能。结果:实验组病人得有效医治后,其在院时间、术中失血量、VAS评分得到理想减低相比于对照组更理想,手术时长耗时更久;实验组病人得有效医治后,其临床医治疗效、椎旁肌功能得到理想提升相比于对照组更高,并发症发作率、功能障碍明显减低,组间对比含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实行肌间隙入路,有效减低术中失血量,进而规避并发症的出现,确保手术质量得到理想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随机分配法对其实施组别划分,分别为甲组(38例)以及乙组(38例)。甲组行常规护理,乙组行康复护理,对比2组神经功能以及睡眠质量。结果:乙组NIHSS评分及PSQI评分比甲组低,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应用可获得较理想效果,不仅能够使其神经功能获得有效改善,并且可进一步提高其睡眠质量,可推广。
简介:女性盆地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是指产后由于女性盆底支持结构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病。盆底障碍性疾病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若患者不能及时诊治,往往发展至中重度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现就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治现状作一综述。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全麻药物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96例医院收治行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32例。A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麻醉方案,B组患者采用单药异氟醚吸入麻醉,C组患者采用芬太尼麻醉。观察三组患者术后1天认知功能评分的差异,随访1年观察三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B、C两组在术后认知功能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发现,A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B、C两组在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药物的使用会诱发老年患者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其中以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麻醉方案的安全性最高。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资讯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8年4月28日,根据是否使用奥拉西坦将患者分为试验组(2325例)和对照组(2311例),同时根据对照组是安慰剂对照或者其他药物治疗对照分为安慰剂对照组(1072例)和阳性对照组(1239例),并用RevMan5.3和Stata14.0软件分别进行Meta分析、发表偏倚和敏感性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疗效:奥拉西坦在提高患者智力精神水平方面有显著疗效,相比安慰剂和其他药物显著提高了简明智力状态检查表评分(MD=5.29,P<0.01)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评分(MD=4.32,P<0.01);在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方面,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证明其有显著疗效(MD=18.71,P<0.01),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显示奥拉西坦与安慰剂和其他药物间无差异;奥拉西坦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治疗(P<0.01)。②安全性: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安全性较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与安慰剂和其他药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当前临床证据,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疗效更优,安全性更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冰刺激康复训练在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 2019年 2月至 2020年 2月收治的 90例缺血性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照盲选法随机分为对照组( n=45,采取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和观察组( n=45,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冰刺激康复训练)。对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吞咽功能状况与生命质量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在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生命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在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在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给予冰刺激康复训练干预,能够有效地刺激吞咽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脑梗死患者应用血塞通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方案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本院门诊就诊脑梗死患者8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n=44。均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对照组配合阿司匹林,观察组采取血塞通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从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残疾程度及血清学指标评价联合方案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价、残疾程度(MR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白介素-6(IL-6)、胱抑素-C(Cys-C)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改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脑梗死患者应用血塞通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有良好病情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以7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三组。A组术中给予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B组给予七氟烷吸人麻醉,C组给予异氟烷吸入麻醉,术中根据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值调整用药量,术后进行持续镇痛。记录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时间点(1、3、6、24h)的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长于A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1h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A组患者的MMSE评分于术后3h恢复至术前水平,而B组为6h,C组为24h。结论在老年患者手术过程中给予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均能导致认知功能障碍,但全凭静脉麻醉恢复更快,吸人麻醉中七氟烷较异氟烷恢复更快。
简介:目的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斑、控制血压、血糖等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静脉滴注,0.13g/次,1次/d,均治疗14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采用简式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治疗前后患者肢体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0%,较对照组73.91%显著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FMA、NIHSS、ADL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14d后,两组FMA、ADL评分显著升高,NIHSS评分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FMA、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有效提高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