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考察阿司匹林与华法林联用肠吸收变化情况。方法:建立大鼠在体分肠段单向肠灌流模型,应用重量法校正灌流液体积,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流液中阿司匹林、华法林对映体的浓度,分别计算其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定量比较单用组、联用组和诱导组中阿司匹林、S和R-华法林的肠吸收差异。结果:与单用华法林组相比,合用阿司匹林组中S和R华法林的吸收无明显变化(P>0.05),阿司匹林诱导组中S和R-华法林在十二指肠和空肠段的吸收显著降低(P<0.05);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合用华法林组和华法林诱导组中阿司匹林在各肠段的吸收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对华法林对映体在十二指肠和空肠段的吸收有抑制作用,且不存在立体选择性,而华法林对阿司匹林的吸收影响不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我院ICU中潜在药物相互作用(PDDIS)的患病率,并进行药物干预以减少PDDIS引起的不良药物事件,并指出药物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治疗团队检查了重症患者的PDDIS;临床药剂师结合药物说明书、相关文献和临床指南评估和分析PDDIS的严重程度。最后,他们对具有临床重要性的PDDIS进行药物干预,并提出优化或监测措施。结果 276名重症患者,其中149名(54.0%)至少有一个PDDIS。结果表明,ICU中男性和女性患者的PDDIS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对236个潜在药物转换对,其中涉及7种药物的165个潜在药物转换对,适用率为69.9%。通过反复沟通和临床培训,密切监测实验室指标(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指数、血糖水平等)明显改善了PDDIS的现象。结论 ICU患者PDDIs的发生率较高,临床药师可对ICU患者PDDIs进行个体化评估和药物干预尽管本研究中使用的方法可能出现遗漏,但该软件在识别PDDIs、减少药物不良事件和确保患者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简介:目的:考察毛菊苣单体3个化合物之间是否存在配伍协同作用,在可能的情况下,寻找最优配比。方法:对单体化合物采用3个简单配伍组合,以HepG2细胞内脂滴为指标,考察配伍组是否有显著性降脂作用以及是否某个化合物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运用均匀设计方法,使得配伍组合在一定空间内均匀分布,设计9组配伍组,再次科学地考察配伍组的降脂作用,寻找可能的最佳组合;采用SAS软件对12组配伍结果进行拟合算法分析,考察各个单体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果:单体化合物3个简单配伍组及9个均匀配伍组均能显著地降低HepG2细胞高脂模型中脂滴的含量,但3个单体之间没有发现明显的交互作用。结论:毛菊苣单体化合物及配伍组可显著地降低HepG2细胞高脂模型中脂滴的含量,但单体之间没有发现明显的交互作用。
简介:目的调查高血压患者的合并症情况,并对合并症患者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进行筛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7年12月1日—31日诊断为高血压的门诊患者进行合并症情况调查,并结合国内相关疾病诊治指南,利用Lexicomp药物相互作用数据库对指南中推荐的药物进行相互作用筛查。结果高血压患者的合并症主要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高脂血症等。在全部所纳入指南中,C、D、X级相互作用记录共1459条,其中C级1305条,占89.44%;D级81条,占5.55%;X级73条,占5.01%。结论高血压患者可能存在多病共存现象。这些患者若同时服用治疗多种疾病的药物,可能存在多种药物相互作用,影响临床治疗。
简介:H^+协同转运载体PEPT1主要存在于小肠上皮细胞的刷状缘膜上,肠道PEPT1对于消化道中蛋白质的降解产物二肽、三肽具有转运吸收的功能,另外肽类似药物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非肽药物伐昔洛韦等也经此载体转运吸收。肠道PEPT1对于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以及药物的胃肠道吸收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对PEPT1基因序列、蛋白结构、功能活性等方面研究的逐渐深入,对于调控PEPT1在膜上表达、影响其功能活性以及与底物亲和力的因素及相关的作用机制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之PEPT1广泛的底物专属性,使其成为新药开发中重要的药物传递的靶蛋白。了解药物与肠道肽转运蛋白PEPT1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了解药物一药物相互作用,提高药物口服吸收的生物利用度,研究抗肿瘤药物的靶向治疗以及个体化给药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