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从2019年12月开始,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了深刻的认识。新型冠状病毒从2019年开始在全球流行,并且有关专家认为,引起不明原因肺炎的冠状病毒是可以危害生命的。在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发生后,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22年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按照病毒的分类,将新冠病毒命名为重症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从2019年至今,新冠病毒感染仍然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传播。截止至2021年9月,全球确诊病例约2.22亿人,死亡人数高达500万人。根据美国科学会报道,美国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中,约有400万儿童病例。占美国确诊病例总数的14.3%,儿童报告发病率累计高达6%。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儿童患者中,约有2%的患者,需要住院进行治疗,而其病死率高达0.03%。目前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病例总病死率高达3%。一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重症率为1%。重症率和死亡率的不断增加,是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不断研制,已经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逐渐推广应用。但是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和青少年人群感染率仍然在不断增加。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的逐渐增加不仅会给患儿身心健康带来影响,同时还会影响患儿的家庭。新型冠状病毒流行初期,儿童新冠病毒感染主要是由于家庭聚集发病而传播的,而儿童感染者的传播大部分来自家庭的成年患者。因此儿童也是整个人群构建新冠病毒免疫屏障的组成部分。新冠病毒感染儿童重症和死亡的发生对于家庭和社会都是一种伤害。因此,对于青少年和儿童群体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至关重要的,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防控新冠疫情的传播。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6月我辖区范围内适龄流动儿童及家长资料200份,其中包括按时按计划接受儿童100例、未按时按计划接种儿童100例,将其分别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家长职业、家长学历、居住地、计划免疫接种相关知识了解情况。结果 研究显示,研究组中家长非打工人员、学历高中及以上、居住城镇、了解计划免疫接种相关知识者的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长为流动打工人员、学历高中以下,居住在农村,不了解计划免疫接种相关知识,是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针对性上述人员,实施管理性干预,通过加强宣教等方式,保证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简介:[摘要 ] 目的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护士的心理状况展开调查分析,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隔离病区护士心理的影响。方法 隔离一区护士未开展心理干预,而隔离二区护士在上岗前接受团体心理干预。针对两个隔离病区护士利用焦虑和抑郁评价量表 (SAS、 SDS)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个隔离病区护士在性别、年龄、工作年限、职称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第二隔离病区护士的 SAS和 SDS问卷评分结果均显著低于第一隔离病区护士,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护士存在较为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通过岗前实施团体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护士的焦虑和抑郁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预防接种中运用心理护理效果 。方法 将 200 例进行 预防接种 的儿童作 为观察对象, 选自 2018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期间 ,将其采用随机盲选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 100 例,分至对照组与观察组中,前者采用常规预防接种护理, 后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 ,比较两组接种情况及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积极配合占比高于对照组,预防接种情况优于对照组 ( P< 0.05); 观察组满意度占比 97.00% ,显著高于对照组 82.00% ( P< 0.05)。结论 针对 进行 预防接种 的儿童 ,实施 心理护理 可促使接种顺利完成,还能提高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简介:一段时间内,我国一些地区连续集中报道了某企业生产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事件(AEFI),这对我国个别地区的乙型肝炎疫苗计划免疫接种工作造成了影响,也体现出疫苗的安全接种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传染病疫苗接种工作的重要因素。本文回顾了历史上传染病疫苗研发和使用中,疫苗安全问题的产生和影响,以及对其进行科学应对和解决的方法及结果,并从免疫学的基本理论角度,分析了目前AEFI产生的必然性和客观存在性,提出采取必要的免疫学措施,不断提升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尽可能减少AEFI的发生,是在技术层面上保障我国传染病疫苗接种工作的安全顺利有效进行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