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塞来昔布治疗肾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肾绞痛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哌替啶治疗,观察组采取塞来昔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6.92%,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30.77%,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肾绞痛的治疗当中,使用塞来昔布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疗效和安全性都很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简介:目的对薜荔果生药学进行研究,同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薜荔果药材中黄酮的含量。方法对薜荔果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PhenomenexGemini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冰醋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柱温40℃。结果芦丁在5~100μg.mL-1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5.685×104X+2644(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薜荔果的生药鉴定、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依据。
简介:目的:探讨槐果碱对polyⅠ:C/D-GalN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槐果碱高剂量组以及槐果碱低剂量组共4组,每组12只。小鼠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槐果碱,连续12d。于末次灌胃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尾静脉注射polyⅠ:C、腹腔注射D-GalN造成免疫性肝损伤,12h后测定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以及总蛋白(TP)活性;采用定量即时聚合酶链锁反应测定小鼠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NF-γ)的RNA水平;同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槐果碱能明显降低小鼠ALT、AST以及TNF-α、INF-γ的mRNA水平,抑制CHE、ALB以及TP水平的降低。病例切片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槐果碱可减轻肝组织损伤程度,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槐果碱对polyⅠ:C/D-GalN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简介:摘要:本文以分两年在同一时季同一地区(福建漳州平和县南胜镇)采摘的不同体积大小(直径1.0-1.5cm;1.5-2.0cm;2.0-2.5cm;2.5-3.0cm)的蜜柚幼果进行检测分析,得出蜜柚幼果体积越小,所含柚皮苷越高的关系。这一研究结果对果农疏果时采摘高质量高价值的幼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对按照幼果体积大小进行分类工业化生产得出不同收率的柚皮甙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简介:原花青素是黑果枸杞中一类重要的植化产物,但其生物合成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利用黑果枸杞EST数据库,克隆了无色花色素还原酶基因(LrLAR)和花青素还原酶基因(LrANR)。PCR结果表明,LrLAR和LrANR分别由333个氨基酸残基、3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编码。进化分析表明,相应蛋白LrLAR、LrANR分别聚类于L4R和ANR族。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从果实未成熟时期到变色期,LrLAR、LrANR的表达量均急剧上升,但在随后的发育时期中逐渐下降;与在果实中相比,在嫩叶、成熟叶、茎、根中,两基因的表达量极低。植化分析发现,果实中总原花青素含量高于嫩叶、成熟叶、茎、根中的含量,并且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呈现先增加后基本趋于稳定的趋势。本研究将为揭示黑果枸杞原花青素生物合成机制及促进其工程改良奠定基础。
简介:目的研究人参果皂苷注射液(IGF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在对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后,松扎再灌注120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计算心肌梗死范围(MIS),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前列环素(PGI2)及血栓素A2(TXA2)水平.同时测心肌梗死及非梗死区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结果IGFS对心肌缺血30min再灌注损伤120min大鼠,可明显缩小MIS,降低血清CK、LDH活性及LPO含量,提高SOD及GSH-Px活性,能使血浆ET、AngⅡ、TXA2水平明显下降,PGI2水平及PGI2/TXA2比值明显增高,亦可使心肌梗死及非梗死区FFA含量明显降低.结论IGF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对心肌的氧化损伤,纠正心肌缺血时FFA代谢紊乱,减少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ET及AngII释放,纠正PGI2/TXA2失衡等机制有关。
简介:目的利用正交试验结合体外模型测定固公果根总三萜(TTROG)提取物抑制大鼠离体肠平滑肌收缩活性,优化其提取工艺。方法以熊果酸为对照品,采用香草醛-冰醋酸显色,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TTROG提取物中三萜含量,单因素考察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TTROG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时间对TTROG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张力传感器与BL-420生物实验多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不同提取物对体外肠平滑肌收缩的抑制作用,利用加权方法使生物活性与提取率相结合评价TTROG的提取工艺。结果TTROG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80%乙醇,料液比1∶10,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80℃,提取次数3次;最优条件下TTROG的提取率可达42.12mg/g;TTROG提取物对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4个肠段都具有显著的抑制离体肠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呈剂量相关性,对空肠的作用最强,抑制率可达41.96%。结论经优化后的TTROG提取工艺提取率高、稳定,且获取的TTROG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抑制大鼠离体肠平滑肌收缩功能。
简介:甘草是中国传统草药瑰宝,自古有“十方九草”“甘草和百药”之称,古希腊亦称甘草为“甜草”,中国甘草储量达40万吨,产量是草药中的第一位,质量以内蒙昭明甘草为最优,中药现代化,甘草必须先行,甘草富含以甘草酸为代表的三萜皂甙,广泛用于食品糖果,烟草和化妆品中,近来我们更多关注甘草多酚类化合物,特别是异黄酮和一些特殊的带异戊二烯取代基团的黄酮化合物,可能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甘草和黄芪都属豆科植物,其植物雄性激素作用应引起足够的关注。最近国际上有一阵“中药致癌”之说,对中草药国际化直到了明显的阻碍作用,是某些西方医生不懂中药配伍真缔,或者搞错了药名所致,同时也缺乏严格的动物致癌鉴定报告。但是“中药与癌症”的关系已引起世界足够的重视,笔者多年来研究“茶叶与癌”和“甘草与癌”的关系,事实上,70年代,西方也刮起“茶叶致癌”的说法。自从我们以严谨的科学依据,证明茶叶不但不引起癌症,反而预防癌症,许多国际权威学术刊物和“纽约时报”都发表了我们的研究成果,1991年起欣起了喝茶热,甘草亦被证明了不但不引起癌症反而预防癌症发生。美国甘草消费量很大,相信甘草的科学研究必将给健康带来福音,但是必须指出,虽然“甘草解百药”,不等于甘草本身没毒。甘草可的松状激素作用亦能导致水肿与心脏方面的负反应,如何减少甘草的负反应,亦是中药现代化必须重视的重要课题。“是药三分毒”。有许多毒性很强的中药。某些中药亦证明有致癌和促癌作用,例如TPA,是国际公认的促癌剂,来自巴豆。补骨脂素在紫外线激发下亦可引发皮肤癌,朱砂,砷运用不当,自然会引起癌症,笔者呼呈中药现代化,不但要重视GAP,GMP和药效研究,更要重视
简介:目的探究肩关节疾病和运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根据相关的经验以及临床资料对肩关节疾病和运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以期在今后的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结果在进行诊断前,对肩关节相关的运动机制以及结构的了解,在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时,可以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效的选择正确的诊断方式以及影像学手段,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并为有效的治疗提供保障。结论在对肩关节疾病和运动损伤进行诊断和治疗时,相关的护理人员要对人体的肩关节以及周围的肌肉等组织的运动机制和结构有详细的了解,并在了解的基础上不断的深入研究,进一步的提高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