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室膜下瘤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特点。方法对9例室膜下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本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1,平均年龄54岁;术后随访10~109个月,均无转移和复发。MRI检查示,肿瘤位于侧脑室内8例、右颞叶1例,T1WI呈等信号6例、低信号及高信号各1例,T2WI高信号6例、等信号2例;增强扫描轻度增强、无明显强化各4例。病理检查示,瘤组织胶质纤维丰富,瘤细胞成簇状分布其间;除1例右颞叶肿瘤无微囊结构外,其余均有微囊形成。免疫组化检查:瘤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表达,突触素(SYN)、上皮膜抗原(EMA)、神经元特异性核心抗原(Neu-N)为阴性;Ki-67标记指数4%1例,1%~3%8例。结论室膜下瘤多发于老年男性,进展缓慢,预后较好。其大多发生在侧脑室内,发生在脑实质的少见。认识其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特点有利于诊断及治疗。

  • 标签: 室管膜下瘤 临床特点 影像学 病理
  • 简介:目的通过对颅咽瘤超微结构的研究,病理学及影像学资料的复习,探讨颅咽瘤骨化特点及其形成机制。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5月至2006年3月手术的颅咽瘤标本54例,其中男31例;女23例。术后病理证实为成釉细胞型颅咽瘤41例.鳞状细胞型颅咽瘤13例。分析肿瘤标本的显微结构、组织类型、骨化的特征,透射电镜分析颅咽瘤骨化的超微结构基础,结合手术及影像学资料,分析颅咽瘤骨化及其与钙化的关系。结果成釉细胞型颅咽瘤钙化情况:7例(-),11例(+),11例(T+),12例(+++);鳞状细胞型颅咽瘤钙化情况:13例(-)。镜下可见蛋壳样钙化及大块钙化的颅咽瘤存在骨化,而在鳞状细胞型颅咽瘤、无钙化及砂粒样钙化的成釉细胞型颅咽瘤标本中未见骨化的现象:骨化结构的分布与钙化的程度密切相关。结论颅咽瘤骨化的发生与钙化程度存在密切的联系,钙化是颅咽瘤骨化的基础,骨化的形成使原本没有生物学活性的钙化结构变成含有肿瘤细胞、肿瘤间质的复合体,为术后残留的钙化组织导致肿瘤复发提供了基础。

  • 标签: 颅咽管瘤 骨化 异位性 钙化 超微结构
  • 简介:目的探讨颅咽瘤显微手术切除的方法和入路.方法116例经显微手术切除的颅咽瘤中,有囊性变者64例,有钙化者58例,实质性52例,肿瘤直径2cm以下者14例,2.1~4cm61例,4.1~6cm31例,>6cm者10例.99例经右翼点入路,7例经胼胝体前入路,10例经翼点-胼胝体联合入路切除肿瘤.结果经术中观察和影像学资料证实,全切除106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切除4例.术后随访1月~7年,能参加工作或学习者100例,需生活照顾者14例,死亡2例.结论颅咽瘤早期诊断,显微手术全切除,效果理想.巨大、实质性肿瘤且伴有糖尿病者手术危险性较大,翼点入路是鞍区颅咽瘤显微手术切除的最佳入路.

  • 标签: 颅咽管瘤 显微手术 肿瘤全切除
  • 简介: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subependymalgiantcellastrocytoma)为中枢神经系统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位于侧脑室壁,肿瘤细胞较大、以多形性为主,有时呈簇状排列;典型者为胞质丰富的“毛玻璃”样多角细胞或陷于纤维间质中的小的长梭形细胞(图1a)。节细胞样巨锥细胞亦较常见,细胞核呈细颗粒状,核仁明显,核多形性,多核细胞常见(图1b)。

  • 标签: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中枢神经系统 CELL 良性肿瘤 生长缓慢 肿瘤细胞
  • 简介:目的研究颅咽瘤术后肺动脉栓塞的发生情况及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颅咽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肺动脉栓塞5例(2.7%),经CT肺动脉造影证实4例。对5例病人的血电解质水平、去氨加压素及地塞米松的使用进行研究。结果随访5例,时间6~30个月,死亡3例,痊愈2例。3例病人血钠持续高于正常值(145~170mmol/L)。5例病人均至少使用1个月的去氨加压素及7d的地塞米松。结论高钠血症、长期使用去氨加压素和地塞米松可能诱发血液高凝状态而增加病人术后发生肺动脉栓塞的风险。

  • 标签: 颅咽管瘤 肺栓塞 高钠血症 去氨加压素 地塞米松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颅咽瘤显微外科治疗的手术方法、手术入路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儿童颅咽瘤患者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中肿瘤全切除30例,近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近全者术后辅助立体定向放射治疗.31例获随访17月~8.1年,平均4.8年.效果良好者28例,需生活照顾者3例,MRI/CT复查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是儿童颅咽瘤有效的治疗措施;额颞-眶入路能明显缩短到达肿瘤的距离,能显著提高颅咽瘤手术切除效果.

  • 标签: 颅咽管瘤 显微外科手术 额颞-眶入路 儿童
  • 简介: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subduralhematoma,CSDH)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的慢性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是当今公认的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最有效的方法,但仍有3.7%-38%的术后血肿复发率.本文收集了我院2006~2009年收治的CSDH患者35例,采用"L"型引流管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引流治疗 “L”型管 钻孔引流术 2009年 颅内血肿
  • 简介:目的探讨单侧额部开颅大脑镰切开治疗不对称性双额挫裂伤手术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年2月~2011年11月采用单侧额部开颅大脑镰切开术救治不对称性双额挫裂伤38例患者的临床经验。结果25例患者恢复至简单的生活能自理;10例患者出现肢体偏瘫、神志淡漠、定向力障碍等不同程度神经体征;2例患者呈睁眼昏迷状态;1例高龄患者因合并严重的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而放弃治疗。结论单侧额部开颅大脑镰切开救治双额叶挫裂伤具有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加快了手术进程,保留了较多生理解剖结构,同时避免或减少了镰下疝的发生的优点。

  • 标签: 镰下疝 大脑镰切开 脑挫伤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的手术方法.方法127例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经MRI确诊,采用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并脊髓中央开口隔膜切开术.结果术中发现脊髓中央开口隔膜形成;术后随访89例,MRI检查示,所有患者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均消失,并存脊髓空洞明显缩小和消失.结论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中央开口隔膜形成是造成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的原因之一;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脊髓中央隔膜切开术是手术治疗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 扁桃体切除 隔膜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脊髓髓内室膜瘤的诊疗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总结58例经手术治疗的脊髓髓内室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MRI可以明确诊断,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使得大多数的脊髓室膜瘤可以被全。力弱,麻木、感觉迟钝和过敏,疼痛,膀胱直肠功能障碍是临床主要表现,而术后这四项症状都相应改善。结论早期手术是治疗脊髓室膜瘤最有效的方法,术中超声波和电生理监测,椎板复位能够提高手术疗效。放疗、化疗则作为不能全肿瘤时的辅助治疗来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脊髓髓内室管膜瘤 显微外科 预后
  • 简介:颅咽瘤是鞍区常见的胚胎残余性良性肿瘤,一直是神经外科治疗难点之一。经蝶窦入路切除颅咽瘤是最早被采用的手术方式之一,但由于手术视野小,脑脊液漏发生率高,对鞍上肿瘤部分切除困难等原因,经蝶窦入路一直被视为一种颅咽瘤手术切除的补充入路。近年来,随着手术器械的进步,神经内镜、神经导航等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扩大经蝶手术方式的发展,经蝶窦手术入路逐渐成为治疗颅咽瘤的理想手术方式之一。本文就目前采用经蝶窦手术治疗颅咽瘤的情况做一综述。

  • 标签: 颅咽管瘤 经蝶窦入路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7年4月~2006年4月我们手术治疗30例室膜瘤,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5~62岁。平均36岁。肿瘤位于第四脑室14例,第三脑室4例,侧脑室4例,脊髓内8例:其中多发1例。肿瘤位于第四脑室并向下延伸至第2颈髓背侧、桥小脑角。均经病理证实为室膜瘤。

  • 标签: 室管膜瘤 神经外科手术 脑室 脊髓
  • 简介:颅内碰撞瘤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肿瘤在颅内混杂或相邻生长,肿瘤组织中不含脑组织。颅咽瘤与毛细胞星形细胞瘤都是常见的颅内肿瘤,

  • 标签: 颅内肿瘤 碰撞瘤 毛细胞星形细胞瘤 颅咽管瘤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全切除颅咽瘤的有效方法。方法10例视交叉前置型或突入三脑室前部的颅咽瘤,采用经终板入路,术中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并注意保护下丘脑神经结构和防止穿通动脉的损伤。结果9例患者达到肿瘤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术后9例正常生活,1例患者术后生活自理。随访14个月至5年未见肿瘤复发,视力视野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经额下终板入路显微切除视交叉前置型或突入三脑室前部的颅咽瘤,术中注意保护下丘脑结构和穿支动脉,术后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颅咽管瘤 终板入路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总结第四脑室室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06年5月我院收治的15例第四脑室室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11例,次全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术后短期(半年)随访,其中恢复良好11例,改善3例,恶化1例。结论枕下经小脑延髓裂人路能够充分暴露第四脑室底部,减少术后小脑并发症。

  • 标签: 室管膜瘤 第四脑室 小脑延髓裂 显微外科
  • 简介:目的报告1例室膜下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与结果男性患者,54岁。突发意识障碍,全身抽搐,短暂失忆。MHI检查显示左侧侧脑室内占位性病变,增强扫描部分区域明显强化,脑室扩张、积水。手术中可见肿瘤组织呈灰白色,边界清楚,血运中等,质地柔软,分块切除。光学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成团、成簇分布于致密胶质纤维基质中,并可见许多微囊腔结构形成,微囊腔中有少许嗜酸性蛋白蓄积物;肿瘤细胞大小均匀一致,无明显异型性;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未见核分裂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巢蛋白表达阳性,但不表达神经元核抗原,Ki-67抗原标记指数〈1%。结论室膜下瘤是发生于脑室系统、生长缓慢的少见良性肿瘤,以成年男性高发,手术完全切除肿瘤预后良好。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室管膜下 侧脑室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室膜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30例发生于成人的室膜瘤,分析其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染色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态学特征。结果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不同部位肿瘤患者症状有所不同。标本最常见的病理表现为血管周围假菊形团形成,瘤细胞呈放射状排列在血管周围,形成血管周围无细胞核区。部分标本还可见室膜裂隙和室膜菊形团。17例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大部分瘤细胞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和肿瘤细胞对中型丝(vimentin);部分瘤细胞表达上皮细胞膜抗原(EMA),阳性信号主要分布于室膜菊形团的腔面,呈线、点状分布。结论室膜瘤是一种有特殊组织结构的神经上皮肿瘤,其最主要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为血管周围假菊形团和室膜菊形团,掌握其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神经上皮肿瘤 室管膜瘤 临床特征 病理学
  • 简介:目的研究影响颅咽瘤术后治疗效果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颅咽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40例,次全14例,大部分切除6例;症状改善(有效)44例,恶化10例,死亡6例。术后病理学结果显示釉质上皮型49例,鳞状乳头型11例。釉质上皮型肿瘤直径为2-4cm所占比例(32.7%,16/49)明显低于鳞状乳头型(81.8%,9/11,P〈0.05),而直径〉4cm所占比例(61.2%,30/49)明显高于鳞状乳头型(9.1%,1/11,P〈0.05),釉质上皮型肿瘤呈实性所占比例(6.8%,4/49)明显低于鳞状乳头型(36.4%,4/11,P〈0.05)。手术有效的患者中肿瘤大部分切除所占比例(2.3%,1/44)明显低于手术无效(恶化+死亡)的患者(31.3%,5/16,P〈0.05)。结论不同病理学类型的颅咽瘤患者在肿瘤大小及肿瘤成分上存在较大差异,肿瘤切除程度是影响颅咽瘤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颅咽管瘤 病理学类型 预后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