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全脊椎整块切除术(totalenblocspondylectomy,TES)是日本学者T0mita等首先提出一种全新在后路脊柱器械固定情况下进行整块椎板切除和整块椎体切除手术技术,以整块形式将存在于一个“脊椎间室”内肿瘤及其周围卫星微病灶完整切除,以避免术后局部复发。

  • 标签: 脊椎肿瘤 椎板切除术 矫形外科手术 综述文献
  • 简介:在行胸腰椎椎体肿瘤根治和病灶清除术、椎体爆裂性骨折前路减压术等术式后,如何有效地进行脊柱前柱重建是脊柱外科一个难题.传统髂骨块植骨存在稳定性不足、取骨区并发症多、骨融合率欠佳等问题.各种人工椎体临床应用可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但操作复杂,且对多节段椎体重建应用受限.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随着椎间界面融合理论兴起,一种垂直放置钛网椎间融合器(titaniummeshcage)得以开发和投入临床使用.我们从2001年1月起开始应用钛网融合器进行胸腰段脊柱重建,取得一些初步经验,报告如下.

  • 标签: 钛网融合器 胸腰椎前路重建术 内固定器 胸椎原发性肿瘤 腰椎转移性肿瘤 椎体骨折
  • 简介:目的观察全麻下应用GlideScope视频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成功率及插管时心血管反应,评价其颈椎外伤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168例择期或急诊颈椎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Ⅱ级,随机分为2组(n=84):Glidescope喉镜组(G组)和纤维支气管镜组(F组)。快速静脉全麻诱导后分别用GlideScope视频喉镜和纤维支气管镜经口腔插管,记录插管操作时间、次数和并发症,并测量诱导前(T1)、诱导后(T2)、插管时(L)、插管后lmin(T4)、气管插管后3min(T5)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平均动脉压(MAP)。结果G组84例患者中,78例一次插管成功,4例二次插管成功,2例插管失败,改为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插管成功率为97.6%;F组84例均成功插管。气管插管过程中2组HR、SBP、DBP、MAP平稳,而且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ideScope视频喉镜插管迅速,成功率高,心血管反应轻微,操作简便,便于携带,适合颈椎外伤患者应用管理气道。

  • 标签: 颈椎 脊柱疾病 喉镜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 插管法 气管内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采用铣刀与普通枪式咬骨钳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手术中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40例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拟行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48~75岁,平均56.2岁。随机分为铣刀减压组及普通减压组,每组各20例。比较两组手术减压时间、出血量、硬膜囊损伤发生率、脊髓神经损伤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铣刀减压组手术减压时间(34.0±9.8)min,减压失血量(166.7±52.1)mL,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仅出现1例硬膜囊损伤及脑脊液漏,JOA评分平均改善率60.9%。单纯减压组手术减压时间(53.6±18.90)min,减压失血量(331.5±90.5)mL,术中出现2例硬膜囊损伤及脑脊液漏,JOA评分平均改善率57.6%,两组在手术减压时间及出血量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铣刀对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是一种安全有效手术方法,与普通减压方法相比,可缩短手术减压时间,减少手术创伤。

  • 标签: 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症 手术 后路 铣刀
  • 简介: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基质金属蛋白-3(MMP-3)人类退变椎间盘组织中表达变化。方法对照组为取自脊柱侧凸患者正常腰椎间盘组织;实验组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退变椎间盘组织。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2组椎间盘组织中uPA及MMP-3光密度值。结果uPA和MMP-3突出椎间盘组织中平均光密度值较正常椎间盘组织中平均光密度值表达明显升高;相关分析显示突出椎间盘中uPA、MMP-3呈正相关关系。结论uPA和MMP-3均可能参与了人椎间盘组织退变过程,且MMP-3与uPA人类退变椎间盘组织中有相同增高趋势。

  • 标签: 椎间盘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基质溶解素1 免疫组织化学 染色与标记
  • 简介:目的:观察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中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0年2月至2013年9月使用加长型PFNA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病例共23例,记录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情况并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2个月,未出现感染、内固定失败及并发症。采用Harris评分标准,优17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5.7%。结论加长型PFNA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FNA 股骨粗隆下骨折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颈椎椎间融合器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共20个节段)进行颈椎前路SynCageC植入手术,并进行平均5.8月短期随访.结果患者手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未见内植物松动、断裂和移位等.结论短期随访结果显示,SynCageC是一种安全、有效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内植物.

  • 标签: 颈椎 前路 融合 内固定
  • 简介: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或)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进而导致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易发骨折全身性骨骼疾病。“骨量减少”指骨内有机质和无机质均成比例减少,临床常用骨密度(BMD)表示骨量。“骨组织微结构破坏”是由于骨组织形成和吸收失衡所引起病变,松质骨表现为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皮质骨则表现为皮质变薄。骨质疏松症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着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可以反映骨吸收与形成平衡状况,

  • 标签: 骨代谢生化指标 骨质疏松症 骨组织形成 全身性骨骼疾病 诊治 骨量减少
  • 简介:目的探讨SIRT2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cord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SCII)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2部分,共54只SD雄性大鼠,第一部分实验动物共30只。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脊髓组织SIRT2随再灌注时间改变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表达变化。其中24只实验动物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缺血1h再灌注后6h、12h和24h组,每组6只。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空白对照组及再灌注24h组SIRT2表达及定位情况,实验大鼠共6只,每组3只。第二部分,SIRT2特异性抑制剂AGK-2应用。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进行4种不同处理,分别为假手术组(S组),DMSO组(P组),AGK-21mmol/L组(T1组)、AGK-25mmol/L组(T2组)。分别评价缺血后大鼠运动功能和脊髓氧化应激水平。结果再灌注6h,12h,24h后,RT-PCR及Westernblot结果显示随再灌注时间延长SIRT2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明显升高(P〈0.05);行为学评分显示T2组神经损害更为严重(P〈0.05),MDA水平T2组较S组明显升高,P组与T1组无明显差异。SOD活力与MDA水平相对应。结论SIRT2随脊髓再灌注时间延长表达明显增加,表明SIRT2可能通过降低脊髓组织中氧化应激水平减轻SCII。

  • 标签: 大鼠 脊髓 再灌注损伤 基因表达 氧化性应激
  • 简介:目的探讨环钻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股骨远段骨折时股骨髁间窝开孔处临床应用。方法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46例股骨远段骨折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及21例骨折骨性愈合后髓内钉取出手术时,股骨髁间窝开孔处应用环钻代替三棱锥开口,保留所取带软骨骨柱,内固定置入或取出后骨柱原位植回,观察关节功能。结果67例均获得随访,46例内固定者随访12~32个月,平均16.5个月;21例取出内固定者随访6~20个月,平均13.3个月。依据膝关节Neer评价标准,优35例,良25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9.6%。结论股骨应用逆行髓内钉时环钻代替开口椎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股骨滑车关节面完整,所取带软骨骨柱原位植回可获得满意生长和膝关节功能。

  • 标签: 股骨骨折 逆行交锁髓内钉 环钻
  • 简介:本文通过回顾性病例研究报道采用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治疗药物不敏感型化脓性椎体骨髓炎(PVO)结果。治疗时对颈椎、胸椎和腰椎采用前路/后路清创术且使用器械固定融合脊柱。2003~2005年间,共有14例PVO患者进行了脊柱360°融合,

  • 标签: 脊柱骨髓炎 治疗药物 化脓性 BMP-2 骨形态发生蛋白 病例研究
  • 简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clowbackpain)这个概念目前正被大多数临床医师所接受,具体可描述为以化学介导为主椎间盘源性痛。临床表现为难以定位弥散性腰部钝痛,很少有固定压痛点,类似于内脏痛,可同时伴有腹股沟区,大腿前侧酸胀、麻木、疼痛感。影像学上没有腰椎不稳、脊髓受压等表现。目前临床研究已明确腰椎间盘退变同时可导致纤维环裂隙,通过此裂隙长入血管和神经;退变椎间盘细胞和浸润炎性细胞分泌各种炎性细胞因子和介质;应力作用下,这些化学因子刺激腰椎间盘内神经纤维,引起椎间盘源性下腰痛。但令人困惑是其传导解剖通路不沿任何已知周围神经或神经根支配区域分布。

  • 标签: 交感神经系统 腰椎 椎间盘 腰痛 综述文献
  • 简介:脊柱侧凸是由多种因素联合作用引起脊柱三维平面的畸形,该疾病不仅在冠状面表现为脊柱侧向弯曲,而且往往合并矢状面生理曲度异常及横断面上椎体旋转。由于病理解剖特点,脊柱侧凸后和行矫治术后生物力学变化较正常生理曲度脊柱复杂得多。有限元法是继机械法、电测法和光弹法等传统实验生物力学测试技术之后一种新生物力学测试方法,属于计算生物力学测试技术范畴。Brekelmans等学者和Rybicki等同时首次将该法用于骨应力分析,Viviani等最早将有限元方法应用在脊柱侧凸领域。这种计算机三维有限元方法引入开拓了脊柱侧凸生物力学研究新思路。

  • 标签: 脊柱侧凸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使用酒精灭活骨作为植骨材料治疗四肢骨肿瘤疗效。方法1988年9月至2005年12月,应用酒精灭活骨治疗四肢骨肿瘤46例,年龄8~55岁,平均18.2岁。其中应用酒精储存异体骨42例,瘤段骨灭活再植4例。结果随访16个月~6年,平均3年6个月。酒精储骨12个月左右均修复良好;酒精灭活再植骨9~12个月与宿主骨愈合,但内部修复需24~36个月完成。本组病例无感染及疲劳骨折发生。1例瘤段灭活再植术后2年时复发,再次手术治愈。结论临床使用酒精储存异体骨和灭活再植骨,两者灭活时间、灭活机制及骨愈合过程均有差异。酒精灭活骨具有成本低、灭活可靠、无排斥反应、骨愈合确实、操作简单等优点,是很好植骨材料,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酒精灭活 再植 异体骨储存 骨肿瘤
  • 简介:目的对改良Hardinge入路偏瘫患者人工关节置换中运用进行评价。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改良Hardinge入路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偏瘫患者股骨颈骨折14例,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65~82岁,平均72.5岁。其中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4例。结果14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随访10个月~3年,平均23个月。术后评价按Charnley评分,优11例,良2例,可1例。患者日常活动均能恢复到伤前水平。结论改良Hardinge入路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对关节稳定影响小、术后恢复快、安全,适宜治疗偏瘫患者股骨颈骨折。

  • 标签: 入路 偏瘫 人工关节置换
  • 简介: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中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上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将其DICOM数据输入计算机中,采用Mimics软件数据处理,应用3D打印技术打印骨折三维模型。按胫骨平台三柱分型重新进行分型,3D打印模型上确定手术入路及手术体位,并进行骨折准确复位及钢板放置选择等模拟手术。结果重建胫骨平台骨折三维模型能准确反映出骨折移位方向和程度,可准确进行骨折三柱分型,可初步实现胫骨平台骨折术前手术设计。结论3D打印技术应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临床可行性良好,可作为术前准备常规项目。

  • 标签: 3D打印 胫骨平台骨折 模拟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方法利用沿水平轴连续回转(30r/min)细胞培养系统模拟微重力环境,使用MTT比色法观察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增殖情况;细胞凋亡是根据4,6-二氨基-2-苯基吲哚所染细胞核形态改变来辨认。结果模拟微重力环境可以降低MC3T3-E1增殖功能,辛伐他汀模拟微重力环境可以增强MC3T3-E1增殖功能,但对细胞凋亡并无显著影响。结论模拟微重力环境下辛伐他汀对成骨细胞增殖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为辛伐他汀治疗微重力环境骨丢失提供了理论和实验证据。

  • 标签: 微重力 辛伐他汀 成骨细胞 增殖 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结合Centerpiece钛板固定术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2012年12月无锡市中医医院脊柱科应用颈椎单开门治疗颈椎椎管狭窄症患者资料30例,其中Centerpiece钛板固定16例(钛板组),传统丝线悬吊14例(悬吊组)。观察2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颈椎活动度、颈椎椎管矢状径、颈椎椎管横截面积。比较术后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开门角度变化。结果经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2组术后2个月及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颈椎活动度术前与术后2个月及末次随访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椎管矢状径、开门角度及椎管横截面积在末次随访与术后2个月比较中,钛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悬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结合Centerpiece钛板固定可良好保持开门椎板稳定状态,维持开门角度以扩大椎管容积,而传统丝线悬吊组椎板稳定性随访期内有所下降。

  • 标签: 颈椎 椎管狭窄 减压术 外科 内固定器
  • 简介: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1])。近来年,随着光学技术进步和仪器设备改良,内窥镜手术系统逐渐发展、成熟。脊柱内窥镜与腰椎间孔成形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扩大腰椎间孔,使内窥镜通过椎间孔顺利进入椎管内,不仅适用于各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更加适用于合并腰椎侧隐窝狭窄或椎间孔狭窄患者,扩大了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手术适应证([1-3])。

  • 标签: 脊柱内窥镜 腰椎间孔 内镜手术 成形 腰椎侧隐窝狭窄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