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同伴教育的延续护理对1型糖尿病患儿疾病知识水平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在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筛选出6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经检查均确诊为1型糖尿病。将62例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儿共计有31例,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儿共计有31例,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增加基于同伴教育的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疾病知识水平及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疾病知识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HbAlc和FPG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同伴教育的延续护理可提高1型糖尿病患儿疾病知识水平,降低患儿血糖水平。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自尊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尊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一般资料自制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名精神科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的自尊量表得分为(22.53±3.97)分,低于国内常模(28.75±4.8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护士年龄与自尊水平呈负相关(r=-0.14,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对精神科护士自尊水平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年龄、大专学历,共同解释了精神科护士自尊水平总变异的4.5%。结论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护士认知水平,改变护士职业心态,从而提高护士自尊水平。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全面推进高水平“健康德阳”建设的重要性、面临的困境及其应对策略。健康德阳建设作为德阳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关系到市民的身体素质、生活质量和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本文首先从提升民众健康福祉、增强经济发展动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三个方面阐述了“健康德阳”建设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公共卫生资源分配不均、健康教育普及力度不足、政策执行与跨部门协作困难等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优化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强化健康教育与宣传、健全政策执行与协同机制的有效策略。通过系统的政策调整和资源优化,德阳市将能够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居民健康素养,推动健康德阳建设的全面发展。本文旨在为德阳市的健康事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实现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简介:目的描述肺癌患者配偶的身心健康状况与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非实验设计的描述性研究方法,应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行设计的相关影响因素问卷,调查住院的肺癌患者配偶的身心健康状况。结果肺癌患者配偶的身心健康状况总体水平差,SCL-90测评结果显示,10项因子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和恐怖5项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P(0.05),经单因素分析,影响肺癌患者配偶身心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有配偶的年龄、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家庭经济状况和医药费支付方式。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发生角色转变者61例,占93.8%;发生一定程度的社会隔离57例,占87.7%;婚姻受到影响34例,占52.3%。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肺癌患者配偶的心理疏导,做好相关的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改善患者配偶的身心健康状况。
简介:目的调查我校高职护生主观幸福感特点,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和自编一般问卷,随机抽取我院大一、大二在校高职护生共210名进行调查。结果本组高职护生的主观幸福感量表总分为(110.9±14.7)分,大二护生的幸福感水平明显高于大一护生(P〈0.01);很喜爱自己专业的、积极参与业余活动的、自我接纳程度最高的、情绪稳定的、学习成绩优秀的护生幸福水平高(P〈0.01)。结论我院高职护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学校的学生工作中要更加关注大一新生、专业认同感差、不爱参加课外活动、自我接纳程度低、情绪波动大以及学习成绩较差护生的幸福感水平。
简介:目的探讨城市移居老人的疏离感水平现状、主要原因及干预对策,以期帮助城市移居老人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提高晚年生活质量。方法2015年3至2016年3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杨浦区5个社区的150名城市移居老人为研究对象,以自行研制的城市移居老人疏离感量表为测量工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城市移民老人疏离感水平现状和原因,提出干预对策。结果城市移居老人疏离感总均分为(123.47±1.10)分,其中亲人疏离感维度均分最高,为(3.52±0.76)分,自我疏离感维度均分最低,为(2.76±0.51)分;婚姻状况、与子女相处时间及家庭月收入是城市移居老人疏离感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城市移居老人作为社会的特殊人群,其疏离感水平较高,应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简介:目的调查本院孕妇孕期抑郁的发生率,分析影响孕期抑郁的因素。方法运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postpartumdepressionscale,EP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supportingratingscale,SSRS)、人口统计学问卷分别调查本院产科门诊220例孕妇,分析孕妇的抑郁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抑郁发生率为10.00;怀孕准备充分程度、孕周、社会支持总分、社会支持中的客观支持与抑郁的发生有相关性(均P〈0.05)。其中怀孕准备充分程度进入回归方程,是孕期抑郁的独立预测因素,可以解释抑郁分数的7.54。结论孕期抑郁发生率较高。怀孕准备越不充分、孕周越小、社会支持越少的孕妇越容易产生抑郁情绪。建议孕期抑郁筛查和干预应该针对所有孕妇尽早开展,帮助没有准备好怀孕的孕妇,为其提供更多的客观支持。
简介:目的了解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自行设计的个人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某医院24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与中国常模比较,除人际关系外,其余各类因子得分均高于中国常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次测评检出248名护士中符合筛查阳性标准者58人,占23.4%;不同科室护士SCL-90各类症状因子分比较,各科室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尤其外科、儿科、ICU监护室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与心理健康水平呈负相关。结论护理工作的性质及特点决定了护士的心理压力,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目前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现状不容乐观,呼吁全社会关心和爱护护士,提高她们的社会地位。
简介: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护理服务行业中,打造与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要素。针对此,本研究从护理服务提升与优质护理水平这两个关键维度展开探讨。首先,在研究背景上,研究分析了当前护理服务行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患者满意度和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性。接着,在研究方法部分,凭借文献调研以及深度访谈两种研究手段,收集并分析了国内外护理服务优质化的相关实践和经验。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针对我国护理服务提升的具体策略和优质护理水平提升的关键性举措。研究发现,通过提升护理团队的专业能力、加强护理服务的个性化和人性化以及完善护理服务管理机制等方式,能有效地提升护理服务的供给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医疗服务的质量。此外,针对提高护理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护士的继续教育,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技巧,同时强化护理技术的更新换代和病患照护理念的更新。研究结果对于我国护理服务行业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优质护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用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