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32例患者。采用常规液体复苏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组两组患者的出血量、血红蛋白指标(HGB)、红细胞比容指标(HCT)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GB指标低于对照组、HCT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有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有利于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减少出血量,对其机体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能有效改善其舒张压和收缩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自体血回输在宫外孕休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0例宫外孕休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患者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自体血回输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液体复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输液量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输液量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自体血回输治疗宫外孕休克,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住院时间短,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间曾接收的心律失常患者2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这些患者均以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对药物产生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进行观察。结果引发心律失常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占据比例较多的为IC类,另外还有IA类,在应用胺碘酮过程中也会发生。在联合用药中会产生致心律失常作用,特别是在洋地黄及利尿剂应用方面。结论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要起到良好效果,但也会导致心律失常作用,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应当合理控制,对联合用药应当适应选择,从而减少心律失常作用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鲜马铃薯外敷对药物渗出性组织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本院于2014年10月~2017年2月接收的74例药物渗出性组织损伤患者纳为班次研究对象,并遵照临床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将其分别分为相对应的两组(参照组与观察组)进行区别性治疗。采用浓度为50.00%的硫酸镁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则予以新鲜马铃薯进行外敷治疗,而后有参与本次研究的相关工作人员就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与临床疗效进行客观性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在临床疗效与症状改善时间的相关数据中均存在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观察组优于参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68%。结论与常规性的治疗相比,采用新鲜马铃薯持续外敷药物渗出性组织损伤患者患处的皮肤,可在有效加快症状改善速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大力借鉴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鼓膜置管联合药物灌注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到本院诊治的所有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自愿参与本次试验的106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将这106例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各53例;对照组的53例患者的采用单一鼓膜切开置管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的53例患者实施鼓膜切开置管联合药物灌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耳峰压值。结果从临床疗效来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23%,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7.3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治疗前后的耳峰压值情况来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耳峰压值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耳峰压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鼓膜切开置管联合药物灌注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能够显著提高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耳峰压值,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意义和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胃肠道手术术后康复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7年9月入院择期行胃肠道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GDFT组(G组,n=40),常规补液组(C组,n=40)。结果G组食欲评分高于C组,G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在术后ARDS、肺水肿、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休克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DFT可促进食欲及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术后ARDS、肺水肿、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简介:目的:探讨宁夏地区4年制实习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和应付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和临床实习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应付方式问卷(CSQ),对宁夏医科大学135名4年制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N=130,M=24.07,S=4.74),其中民族和性别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②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目标是否明确存差异(F=15.20,P=0.012〈0.05);③应付方式类型按平均数大小排列由高到底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合理化、幻想、自责;④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176〉0,P=0.045〈0.05),并且存在显著线性回归关系(F--4.109,P一0.045~0.05)。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目标和应付方式存在密切相关,且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应付方式呈线性相关,自我效能感越强,应付方式会越成熟、理智。因此,医学实习生应该树立自信,培养健康自我,要有长远的职业生涯目标,才能够正确、理智的处理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性脑出血患者的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并探讨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医院神外科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外伤性脑出血患者共90例,年龄18岁~50岁。将按治疗方法不同把患者分成三组,各30例,一组是药物治疗组(病情较轻),只单纯给予大剂量止血和凝血药治疗;后两组为病情较重者,二组是手术组,只进行手术清除血肿并引流,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三组同样进行手术后加常规药物治疗后,再进行高压氧治疗。结果病情较轻的药物组总有效率53.33%,病情较重的手术组总有效率43.33%,手术联合高压氧组总有效率83.33%,手术联合高压氧组较手术组效果更好,各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于外伤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当病情较轻时,可以采用止血和凝血类药物治疗;病情严重时,手术联合高压氧治疗比单纯手术及药物治疗效果更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核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4例结核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喹诺酮类药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41/42),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结核病患者时加入喹诺酮类药物相较于常规药物治疗而言,能提高治疗效果,且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较为安全,可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梗阻性结肠癌外科术时机选择进行系统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3例梗阻性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手术时机不同分成探究组(33例)和对比组(30例),对比组确诊后实施手术,探究组择期手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探究组I期吻合术率为90.9%,高于对比组的70.0%,而回结肠吻合术率、造口术率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探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1%,对比组为26.7%,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梗阻性结肠癌择期手术治疗效果更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临床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