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颌骨骨折患者微型钛板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颌骨骨折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3.3%,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7%,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7%,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颌骨骨折患者微型钛板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促进骨折愈合,且应用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干眼症治疗中采用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睑板腺按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8例干眼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睑板腺按摩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睑板腺按摩与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治疗,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经3个月治疗,实验组患者中显效28例(63.64%),有效15例(34.09%),无效1例(2.27%),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实验组患者中显效12例(27.27%),有效17例(38.64%),无效15例(34.09%),治疗总有效率为65.91%。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眼症采用聚乙二醇滴眼液与睑板腺按摩联合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以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为其实施核磁共振成像( MRI)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 64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 2017年 9月至 2018年 12月在我院及湖州中心医院进行诊治,共计 66膝,为所有患者实施关节镜检查、 MRI及 CT检查,对比分析 MRI、 CT检查诊断价值。结果: MRI检查特异性为 90%、敏感性为 91.07%、准确性为 90.91%、阴性预测值为 64.29%、阳性预测值为 98.08%。 CT检查特异性为 60%、敏感性为 82.35%、准确性为 77.27%、阴性预测值为 50%、阳性预测值为 87.50%。 MRI检查特异性、准确性以及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 CT检查( P<0.05),两种检查方式敏感性差异不显著( P>0.05)。 MRI半月板损伤总检出率明显高于 CT检测( P<0.05), MRI 0级损伤检出率低于 CT检查、Ⅲ级损伤检出率高于 CT检查( P<0.05),两种检查方式 I级、Ⅱ级损伤检出率差异不显著( P>0.05)。结论: MRI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可显著提高损伤检出率。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新邵县首起人间布病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为防控工作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流行病学史、发病诊治经过、流行病学特征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筛,阳性标本再用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确认。结果4例布病实验室确诊病例均为染疫羊养殖户雷某玉一家人,且为与染疫羊密切接触者。结论本起疫情的传染源为未经检疫引进的感染了布病的山羊;新邵县为布病非流行区,但存在疫情传入和转变为流行区的危险,需从源头上严把染疫动物输入、输出关;加大对农民布病知识的宣传与健康教育,加强临床医师布病防治知识培训,建立健全疫情监测和防控体系,严防疫情的传入与传播。
简介:摘要目的对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应用关节镜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38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均给予关节镜手术治疗,对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本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为(136±7)°、IKDC评分为(88.21±5.39)分、Lysholm评分为(96.34±7.62)分,而术前三项指标分别为(118±9)°、(63.54±4.57)分、(70.76±8.71),术后与术前对比,术后各指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应用关节镜治疗,创伤较小,有利于患者更好的恢复,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标研究髓内钉与锁定加压胫骨远端接骨板对胫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治疗胫骨骨折的患者80例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胫骨远端接骨板治疗,实验组采用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记录并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及手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5%大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5%,数据差异明显,可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讨论髓内钉对胫骨骨折的效果显著,可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起水源性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的病原学特征进行总结以及溯源分析。方法2017年衡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报一起水源性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从疫情病例以及外环境水源共采集30株志贺菌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以及聚类分析,围绕菌株间的相关性展开分析。结果采集到的30株志贺菌菌株均为宋内Ⅰ相;19种常用抗生素药物中耐药率80%及以上者11种,占比57.89%;由水源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分离的25株菌株与5株分离自井水的菌株100%同源。结论该起水源性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为饮用/使用被宋内志贺菌污染的水源所致,药敏试验后筛选疗效确切的抗生素药物有助于控制病情进一步扩散。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跟骨解剖板在累及跟距關节的粉碎性跟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粉碎性跟骨骨折伴跟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加压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跟骨解剖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优良率、足踝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86.11%,与对照组的88.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OFAS足踝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AOFAS足踝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11%、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均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累及跟距关节的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中,采用跟骨解剖板内固定治疗可达到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加压固定治疗同等效果,其并发症较少,足踝功能可得到有效改善,改善患者的跟距关系及跟骨宽度。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某小学水痘爆发的原因和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学校水痘疫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用Excel2003和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月16日至11月26日,桥头胡街道某小学发生一起由水痘爆发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累计发病32例,罹患率2.02%,10月31日为发病高峰,病例数12人,时间曲线只有一个发病高峰。本次发病主要集中在7-9岁之间,发病学生分布在5个班级,主要集中在二(3)班,发病26例,罹患率为42.62%。男、女学生罹患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地学生和外来学生罹患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患者均有过水痘疫苗免疫史,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加强学校传染病管理,做到及时发现、报告疫情,严格隔离患者、通风消毒、疫苗接种以及发现疫情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是控制水痘发生和发展的有效办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KF-关节镜下全内以及外内缝合法对于半月板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均等的两组,其中实验组(40例)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进行全内缝合法治疗,参照组(40例)则运用关节镜下进行外内缝合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取得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体征结果。结果实验组在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取得的结果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体征比较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讨论运用KF-关节镜下全内以及外内缝合法对于半月板损伤患者,接受干预治疗后患者的术后体征虽然无显著性的差异,但KF-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法的手术时间较短,患者出血量较少,还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相比之下运用该术式治疗半月板损伤更加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椎间盘镜与椎板开窗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5月到2018年1月之间展开本次研究,选择对应时间段内的8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椎板开窗治疗)和观察组(椎间盘镜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优良率等情况,并实施组间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的优良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90.0%,组间虽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较高。结论椎间盘镜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略好于椎板开窗治疗,因此更具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切开复位根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骨科跟骨关节内位移骨折患者40例,采用切开复位跟骨板内固定治疗,与以往所有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病例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切开复位根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治疗效果优者22人,良者15人,治疗的优良率为92.5%。结论跟骨关节内位移骨折采用切开复位根骨板内固定治疗效果较好,优良率明显提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以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关节镜辅助内侧副韧带浅层松解在内侧半月板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骨科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38例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关节镜辅助内侧副韧带浅层松解治疗,对患者手术前后Lvsholm膝关节功能及IKDC膝关节主观功能进行评分对比,并对术后患者膝关节症状体征阳性率及内侧半月板愈合率进行记录观察。结果38例患者术后1个年的Lvsholm膝关节功能及IKDC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提高,其数据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38例患者术后膝关节症状体征阳性率及内侧半月板愈合率分别为7.9%、84.2%。结论针对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采取关节镜辅助内侧副韧带浅层松解治疗,可有效改善手术视野,提高手术操作效率,使患者关节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切口单侧半椎板切除入路治疗脊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8年5月~2015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44例脊髓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试验组采用小切口单侧半椎板切除入路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大切口全椎板切除入路进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一般情况及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为Ⅰ、Ⅱ级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恢复为Ⅲ、Ⅳ级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6%,低于对照组的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50,P=0.0423)。结论小切口单侧半椎板切除入路治疗脊髓肿瘤效果显著,创伤较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泪液辅助治疗中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中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的干眼症患者共109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泪液辅助全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眼症治疗效果、对比敏感度及视功能改变。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明显高于对照组70.4%(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同频率下对比敏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泪液辅助治疗中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的干眼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对比敏感度,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对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取本次研究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00例,时间为2016年4月9日至2017年11月1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半椎板切除术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采用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效果显著,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