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DOG1蛋白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s)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在光镜下观察GISTs的组织学特点,并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DOG1在65例GISTs中的表达。结果:48例肿瘤来源于胃的GISTs中DOG1、CD117、CD34、α-SMA、Des和S-100的表达率分别为89.6%、79.2%、68.8%、33.3%、10.4%、14.6%;17例来源于肠道,其中DOG1、CD117、CD34、α-SMA、Des和S-100的表达率分别为88.2%、64.7%、70.6%、35.3%、11.8%和11.8%。16例CD117阴性的GISTs病例中有13例表达DOG1,7例DOG1阴性的病例中有3例表达CD117。42例(65%)患者随访3~33个月,其中26例病情缓解或无变化,12例肿瘤发生复发或转移,4例死亡。结论:DOG1是诊断GISTs的有用标志物,尤其对CD117阴性的GISTs患者有较高辅助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胃肠道肿瘤患者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49.64±14.31)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7.58±16.05)ml;研究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04±0.18)d和(5.16±0.52)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31±0.23)d和(7.50±0.48)d;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03%,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在治疗胃肠道肿瘤时,腹腔镜手术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可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以被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肠道肿瘤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措施的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4例肠道肿瘤术治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营养状况与护理满意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营养状况较观察组差,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76.19%)低于观察组(95.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8.57%)高于观察组(9.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肿瘤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有效增强患者的营养,提高护理满意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适合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行胃肠道手术的10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与试验组患者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技术对失能老人肠道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112例失能老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失能老人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失能老人采用康复护理技术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失能老人的肠道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采用康复护理技术进行干预的观察组失能老人腹痛、腹胀及便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失能老人,建立排便反射失能老人明显高于对照组失能老人,Wexner评分为(9.51±0.9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失能老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康复护理技术进行干预的观察组失能老人生活质量各因素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失能老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技术能够显著改善失能老人的肠道功能,提高老人生活质量。
简介: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的应用,为肿瘤诊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显像技术。随着近年来PET-CT的引入和广泛应用,消化道肿瘤的核医学影像诊断有了全新的发展。目前,PET显像广泛使用的显像剂18F-脱氧葡萄糖(18F-FDG)可浓聚于代谢旺盛的组织,包括肿瘤。存活的肿瘤组织主动摄取这一放射性核素标记物,而坏死组织则不能。应用这一特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肠道益生菌制剂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肠黏膜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5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联用肠道益生菌制剂,对比两组肠道通透性、肠道内菌落及内毒素(ETX)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LAC、MAN、LAC/MAN及ETX差异无统计显著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LAC、MAN、LAC/MAN及ETX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肠道内双歧杆菌、酵母样真菌、类杆菌、乳杆菌、肠球菌及肠杆菌等菌群指标更优,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服用肠道益生菌制剂可有效改善肠道黏膜通透性,降低内毒素水平,对肠道菌群平衡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快速康复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肠道手术患者90例,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5例。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措施,对实验组行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科学康复护理干预,然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恢复时间、腹泻率及便秘率)。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整体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腹泻率及便秘率分布为%和%,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和%,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道手术患者给予快速康复护理,不但能够有效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还能够同时降低复写率及便秘率,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患者结肠癌手术肠道屏障的作用。方法将40例老年结肠癌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情况并实施比较,分析治疗方法对患者肠道屏障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SVV、CVP、HCO3、MAP等指标存在差异,其中观察组浮动相对较小,观察组输注液体总量(1963.2±350.2)ml少于对照组(2487.3±581.2)ml,恢复时间即住院时间(6.6±0.9)天快于对照组(8.3±1.0)天,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患者结肠癌手术肠道屏障可产生积极影响,即保护各项指标不出现大范围浮动,故值得临床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