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择选2017年10月-2018年3月,我院手术室患者87,作为研究主体。以护理方式差异作为分组依据,划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3)。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两种护理方式的价值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不良反应现象发生率、SAS、SDS评分及其护理满意度指标上,与对照组展开比对,改善效果均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代替常规护理实施于手术室患者护理环节中,对于降低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促进其不良心理情绪的消除和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意义非凡,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参红化浊通络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2015年8月~2016年7月,我院共收治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全面检查并得以确诊。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参红化浊通络颗粒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进行临床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应用参红化浊通络颗粒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显著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同时安全性较强,不良反应少,因此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进行推广和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单纯支气管肺炎患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评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满意度、健康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不但规范了护理流程,提高了护理质量,且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大幅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及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获知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异位妊娠患者的治疗当中,同时应用米非司酮以及甲氨蝶呤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时间段内收治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主要对象,根据其治疗方案的不同均匀分成单一组与联合组,单一组患者服用米非司酮治疗,联合组患者需要在上述基础上同时服用甲氨蝶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相关指标。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单一组,且各项指标要优于单一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患者的治疗当中,患者同时接受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治疗的效果较好,两药联用的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细胞冷凝集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的影响和处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例红细胞冷凝集标本,在3种不同条件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5000进行检测①普通室温(20℃);②37℃水浴30min后;③25℃条件下,37℃水浴30min后。测定3种不同条件下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各项参数﹑白细胞﹑血小板的值。结果20℃条件下,20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37℃水浴30min后,其中15例标本无异常报警,5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25℃条件下37℃水浴30min,20例标本均无异常报警。3种条件下检测结果中,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冷凝集对WBC、HGB和PLT检测结果基本无影响。对RBC、HCT、MCV、MCH和MCHC检测结果有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应引起重视,并对红细胞冷凝集标本进行科学处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52例足月分娩初产妇,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每组2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责任制助产护理,对比两组分娩方式及产程情况。结果观察组72h内引产成功24例(92.31%),转剖宫产2例(7.69%),对照组引产成功20例(76.92%),转剖宫产6例(23.08%),两组引产成功率、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比较,差异明显(P<0.05),而第二、三产程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针对初产妇,通过开展责任制助产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产程,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在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60例在本院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疾病患者,选取方式为随机。我们将参与本次调查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分组方式为随机。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了前路内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了后路内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明显低于实验组的96.66%,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出血情况、手术时间均差于实验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治疗中可采取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介入治疗老年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AMI)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AMI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45例,Ⅰ组行PCI治疗,Ⅱ组行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ST段抬高总和和住院天数。结果Ⅰ组患者30d内病死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44%、8.89%)均明显低于Ⅱ组(17.78%、24.44%)(P<0.05),梗死相关动脉血管再通率(93.33%)明显高于Ⅱ组(57.78%)(P<0.05);Ⅰ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ST段抬高总和和住院天数明显小于Ⅱ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急诊介入治疗老年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能够有效提高降低30d内病死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再通率,挽救濒死心肌,预后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通过后路手术对脊柱胸腰段骨折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通过随机选取的方式对我院该症患者进行选取,选取的总人数为92人,选取的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4月。通过平均分配的方式将全体人员分为两个小组,其中一组命名为研究组,另一组命名为对比组。再对两个小组的病患展开治疗时,研究组病患采取后路手术展开治疗,对比组病患采取前路手术展开治疗,对两个小组的各项指标进行记录并分析比较,对两组病患对治疗的认可对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将研究组和对比组进行比较后可以得出,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比组,两个小组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P<0.05);研究组总认可度为97.82%,明显高于对比组的82.61%,两个小组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P<0.05)。结论通过对两个小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后可以看出,对该病病患给予后路手术展开治疗效果更优,能够使病患的身体得到很好的恢复,应予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且总结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病人接受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根据给予病人治疗方案的差异对其施行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后路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前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据开展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前缘高度以及后凸角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对于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病人开展手术治疗期间,依照病人不同骨折情况为其选取最佳的手术方式,前路手术能够有效恢复病人的椎体前缘高度和后凸角效果,缓解病人椎体压力,对于脊柱存在理想的固定效果,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根据就诊顺序单双数分组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至本院就诊的56例急性脑血栓患者进行研究,单数为实验组,双数为对照组,每组人数均为2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根据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展开对比,分析两种方案的有效性。结果观察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43%,而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8.57%,两组对比实验组明显更优,同时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护理中,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更佳,能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