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塞后遗症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8年4月90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常规用药联合步长脑心通、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动脉血流指标改善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间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动脉血流指标改善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间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间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安全性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用药联合步长脑心通、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间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药物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呼吸内科-家庭病床一体化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肺康复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6例COPD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呼吸内科-家庭病床一体化护理干预,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肺部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内科-家庭病床一体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肺部功能,促进患者恢复,表现出较高的使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透皮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治疗组予中药保留灌肠联合透皮疗法,对照组中中药内服组予妇科千金胶囊,西药组予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三组患者在疼痛评分、带下评分、次症评分、局部体征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三组在疼痛评分、局部体征评分改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高于对照组,而在带下评分、次症评分的改善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课题中首次将中药保留灌肠联合透皮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3个疗程后,在疼痛、体征改善上更具优势,且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78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中风后抑郁症的患者7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组,每组39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4.8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76.92%,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风后抑郁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的改善,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个性化护理对于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作用进行探讨。方法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对88例中风偏瘫患者通过分成44例观察组的患者和44例对照组的患者的方式进行了疾病的研究工作。并且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两种不同的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工作,继而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人员的护理之后其肢体运动能力评分(89.98±3.14)分和生活质量评分(44.56±2.33)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评分(70.11±3.01)分和生活质量评分(30.48±2.21)分,并且对照组患者77.27%的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93.18%的满意度,两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中风偏瘫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工作之后,患者的运动能力有所增强,生活质量方面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对于患者有着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7例我院在2016年14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中风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入常规组(n=29)和康复组(n=28)中,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及运用功能。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ADL评分、FMA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ADL评分、FMA评分均有明显上升,康复组患者ADL评分、FMA评分分别为(70.25±8.77)分、(68.78±7.36)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中风患者护理中,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科治疗的患者6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针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7%,治疗组治疗后LSIA、QL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MBI)为(85.32±6.5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2±7.63)分,治疗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为(72.27±8.2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39±8.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灸治疗可促进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应用于中风后眩晕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6例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中风后眩晕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及血浆黏度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血浆黏度为(0.93±0.28)mPa·s,对照组血浆黏度为(1.64±0.59)mPa·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0%,与对照组的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中风后眩晕患者中选择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方案,对患者的症状显著改进,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中风患者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对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老年中风患者12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且提出解决对策,再对126例老年中风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总结调查结果。结果在采取安全对策之前,126例老年中风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的总满意率为83.3%,在采取安全对策之后,126例老年中风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中风患者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且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能够大大的提高护理的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就急性脑中风患者早期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中风患者100例,在其脑中风发作后2d对其进行空腹静脉血抽取,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并根据首次血糖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3.9~6.20mmol/L);血糖升高组(>6.20mmol/L)以及血糖偏低组(3.7mmol/L~2.8mmol/L)。分别对三组患者血糖水平、临床疗效、并发症以及病死率等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通过研究发现,三组患者在脑出血、脑梗死、SAH发生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血糖升高组发生率最高,血糖偏低组低;除此之外,在临床疗效比较上,血糖正常组为82.76%,显著优于血糖升高组53.85%,差异显著(P<0.05),而血糖偏低组临床疗效为73.68%,与血糖升高组比较,同样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研究结果显示,在急性脑中风患者中,随着血糖不断升高,其预后效果越差,而患者早期血糖水平也就成为了临床提示患者病情危重的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