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对减肥的认知情况、减肥方式及心理态度各方面,寻找其与减肥的内在关系,并为其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方法:网络问卷调查法。在本校随机抽取 大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通过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减肥心理及行为方式的不同、对在校大学生对减肥的态度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分析。结果:通过调查结果显示有 30%以上的大学生对自身的体重不满意,仍有 34%以上的大学生认同“瘦就是美”这种观点,将近 43%的大学生认为减肥成功与否和自信程度联系紧密,且仍有部分大学生采取手术和服用减肥药进行减肥。结论:大学生存在不理性的减肥心理和行为,且对减肥的认知存在很多误区。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民航学校大学生运动训练后疼痛的病例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在2021年03月至2022年03月诊疗的运动后身体各部位疼痛不适的545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究运动性疼痛的不同种类,对不同专业及性别差异所造成的不同结果及相关易发、诱发因素及有关原因。结果:导致民航学校大学生运动性疼痛的运动项目较多,所造成的疼痛部位及种类亦可不同。所占比例几乎均为的软组织损伤性疼痛,而导致骨折疼痛的比例仅占3.8‰,而软组织疼痛样本中,以踝关节、膝关节、足部疼痛占比最高,分别占比20.99.05%、17.93%、17.17%;结论:造成运动性疼痛因素较多,不同运动项目可倾向性造成对应部位的疼痛,造疼痛成主要原因为运动强度及身体部位强度,为保证大学生运动训练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应当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中实行针对性改进策略,并对少量学生群体采取相适应的训练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大学生癔症采用心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确诊癔症的大学生患者共计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均分两组,传统用药治疗和暗示疗法的20例(对照组),传统治疗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的20例(观察组)。对比两组癔症的控制有效率与预后各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癔症控制有效率95.00%(19/20)较对照组的70.00%(14/20)明显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病情恢复、HRQOL评分、投诉指数、负面情绪因子、心理接受指数与行为转变指数等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大学生癔症患者行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癔症,改善大学生的负面情绪,帮助恢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简介:摘要:大学生为国家的未来与希望,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为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一种教学目标。大学生思维活跃性较强,新鲜事物接受度较高,并且精力较为充沛,其可快速接受外界的新鲜事物,同时其意识形态、价值观等也易受外界事物影响,使其行为、认知、习惯发生变化。近些年,随信息技术发展,使得大学生信息接收渠道愈发丰富,其所接触的信息内容也变得更为复杂,从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较强影响。因此,高校应注意把控外界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关键因素,积极研究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而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本文对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和抑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otter,J.H的人际信任量表和Williamw.KZung的自评抑郁量表,对随机抽取的河南省某高校不同年级的27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47份.对有效问卷数据以均值为标准分为高、低分两组,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大学生人际信任与抑郁的皮尔逊相关系数r=0.203,低人际信任者的抑郁程度与高人际信任者的抑郁程度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轻度抑郁者的人际信任水平与重度抑郁者的人际信任水平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各年级之间人际信任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3)男女大学生、文科与理工科、城市与乡镇、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人际信任与抑郁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抑郁之间显著相关;各年级之间人际信任存在显著差异;男、女大学生,文科与理工科,城市与乡镇,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简介: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对人才的强烈需求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而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因此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学校的卫生保健工作作为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卫生保健工作的内涵已逐渐深化,只有不断地进行提高和完善,才能满足教育工作发展的新要求。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260名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父亲与母亲在相同教养方式上存在一致趋势,依次为情感温暖、过度保护、过分干涉、拒绝否认、惩罚严厉,而母亲的情感温暖、过分干涉与保护、拒绝否认因子分均显著高于父亲(P〈0.05);男生的父亲过度保护、过度干涉、惩罚严厉,母亲过分干涉与保护、拒绝否认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女生(P<0.05或0.01);城市学生的父亲拒绝否认,母亲情感温暖、过分干涉与保护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农村(P<0.05);不同职业的父亲过度保护、过分干涉,母亲过分干涉与保护、惩罚严厉因子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父亲受教育程度越高,情感温暖因子分越高(P〈0.01);母亲受教育程度越低,惩罚严厉因子分越高(P〈0.01)。父亲过度保护和惩罚严厉在生活环境和子女性别方面存在交互作用;母亲惩罚严厉在职业和文化程度上有交互作用。结论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受父母职业、文化程度、生活环境、子女性别等多种因素影响,教养方式仍存在诸多问题。
简介:【摘要】:因为大学生缺少对传染病的了解和防范意识,所以很容易受到病菌感染使传染病的范围不断扩大。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传染病的重视程度可影响传染病预防工作的效果,必要时对大学生进行防控知识的相关培训可有效降低易感人群。所以,普通院校应对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让他们了解传染病的危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大学生抑郁的人格特征和相关因素。方法:研究时间2020年2月-2022年6月,本院学生抽样发放610份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600份,进行一般资料问卷、大学生抑郁评定量表、大五人格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抑郁评定量表,低于16分共459人(健康组),占76.50%;≥16 分141人(抑郁组),占23.50%;USDS均分为(11.39±8.94)分。健康组学生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健康状况、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抑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住地、是否接受过心理咨询、年级与大学生抑郁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