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临床医学对于疾病的探究越来越深入 ,生物化学 的教学模式改革也 越来越重要。医学生物化学 的教学必须采用结合其自身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本文对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对生物化学教学新思维的探索进行了阐述。

  • 标签: 医学 生物化学 临床医学 教学新思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索糖尿病诊断中生物化学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到2019年所接受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2018年到2019年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生物化学检验,探究其临床价值,并且对患者的糖耐受能力、血清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三项指标的相关数。结果:实验组患者糖耐受能力、血清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生物化学检验可以有效的进行病情的诊断,在实际临床当中,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诊断 生物化学检验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信息技术正在支持传统教育向信息化教育跃迁,促进形成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教育环境。教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源是有效组织网络教学的重要基础。微课是近年兴起的适用于网络教学的元素,文章从高职《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角度介绍基于翻转课堂的实验操作演示型微课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希望对同仁制作一节类似微课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微课 信息化教学 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化学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5例为研究样本,设为鉴别组,另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85例健康受检者进行对照研究,设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对象进行生化检验,指标包括血清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量(FPG)、糖耐受均值(OGTT)、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比检验结果。结果健康对照组TG(1.32±0.28)mmol/L、FPG(4.36±1.04)mmol/L、OGTT(5.25±1.65)mmol/L、HbA1c(5.03±0.67)%均处于正常范围内,鉴别组TG(2.40±1.26)mmol/L、FPG(9.10±3.90)mmol/L、OGTT(12.11±2.89)mmol/L、HbA1c(9.12±1.88)%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生化检验方便快捷,可为糖尿病诊断提供定性数据,准确性高,可作为临床筛查糖尿病的首选方法。

  • 标签: 生物化学检验 糖尿病诊断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在新时期深化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传统医学课程教学模式已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爱国情怀和辩证思维,无法顺应时代要求。因此,把能够改变育人理念,强化育人导向的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势在必行。大量研究报道“思政元素”在医学课程教学中的融入真正地实现了价值观引导、知识传播、综合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本文就药物化学现今教学现状和“思政元素”在教学中的融入措施进行探讨。

  • 标签: 思政元素 药物化学 措施 探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柴胡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及活性成分质量分数测定进行研究。方法:选择试管/纸反应法和显色法,提取柴胡水成分,对皂苷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结果:对柴胡水成分的提取得出,该药物中含氨基酸、蛋白质、皂苷等成分。经测定,柴胡水中皂苷质量分数是9.05%。结论:对柴胡药物进行化学成分提取,可进一步探究柴胡的用途,对其活性成分采取质量分数测定,可为柴胡的开发和运用提供数据支撑。

  • 标签: 柴胡 化学成分提取 质量分数测定
  • 简介:摘要:死后生物化学检验可辅助了解死者生前健康状态、推测疾病过程及死亡时间、诊断死亡原因,可为法医病理学鉴定提供客观诊断依据,近年来被逐渐应用于法医学鉴定。了解死后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其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死后生物化学检验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现状,分析死后生物化学检验在我国法医学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死后生物化学检验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法医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死后生物化学检验 法医学鉴定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 PBL教学法在日常教授生物化学中的价值并对其进行评价。 方法 选取2015年下学期我校 2015级临床医学专科专业两个班级进行研究,每个班级人数均为 100名学生,一班为探究组,即采取 PBL教学,二班为参照组采取 LBL教学,对比两种教学方法成效。 结果 探究组学生的课堂活跃度、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教师教授学科的喜爱程度都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教师在教授临床医学专科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过程中,选择PBL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其思维和探究精神,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推荐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广泛应用。

  • 标签: 教学评价 PBL教学法 生物化学
  • 简介:【摘要】生物化学标志物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用于疾病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帮助医生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同时,生物化学标志物还可以用于疾病的分类和分型,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在治疗过程中,生物化学标志物可以用于监测治疗效果,评估疾病的进展和预测预后。本篇文章主要分析生物化学标志物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 标签: 生物化学标志物 疾病诊断与治疗 应用 综述
  • 简介:摘要医学院校中医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应注重增加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内容。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依据中医专业的特殊性提升实验室实验仪器使用能力,以构建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特色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实验教学质量为根本,以突出中医专业实践技能训练为目的,培养学生对实验仪器的实际动手能力,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中医医学教育的实验教学方法。

  • 标签: 中医专业 实验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基层中医院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质量管理存在不足,今后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改进对策。研究新型管理体制、推动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设备性能、增加管理资金投入,从而推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质量管理水平提高。

  • 标签: 基层中医院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质量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临床中生物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对不确定度的测量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方法使用《测量不确定度要求的实施指南》作为参照,对本实验室中的生化检测项目的不确定的测量进行评估,通过测量的过程,对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确定与分析,我们将其分为两类,A类与B类,将标准不确定度进行促进合成,将不确定度的计算进行扩展。结果我们对不确定度的分量进行校准,基保不确定度与测量的不精密度是主要的来源,根据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EP5A文件对不精密度分量进行评定,利用厂家的溯源性报告对校准品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结论本次研究是对临床生物化学分析中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估峄不确定的分量来源进行分析,根据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常规测一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估进行确定。

  • 标签: 临床检验 项目 指标 测量不确定度 概率分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检测生物化学酶类项目中依据风险管理设计对质量控制的作用。方法:以酶类检测(实验室)项目中Sogma度量差异性为依据,采用诺曼图(Sogma-SQC)MaxE风险参数图形工具,对生化分析仪检测酶类项目的相关质控程序(过程监测、起始)进行设计。结果:5.1-6.0 Sigma度量值,肌酸激酶、碱性磷酸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候选起始质控程序为MRN2,选择200样本量,检出误差几率为0.94;MRN4(多规则),选择200样本量,检出误差几率为1.00;候选过程监测质控程序,l3sN1,70批长度,假失控几率为0.00;l2.5sN1,200批长度,假失控几率0.01;4.1-5.0 Sigma度量,谷氨酰转肽酶、淀粉酶、乳酸脱氢酶检测项目,候选起始质控程序为MRN2,选择200样本量,检出误差几率为0.94;MRN4(多规则),选择200样本量,检出误差几率为1.00;候选过程监测质控程序,l3sN2,25批长度,假失控几率为0.00;l3sN4,70批长度,假失控几率0.01;MRN2,50批长度,假失控几率为0.01。结论: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对生物化学酶类项目检测程序进行设计,可实现质控目的。

  • 标签: 生物化学酶 风险管理设计 检测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抗癌新药的开发是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具有巨大的临床潜力。在这个领域中,药物化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在合成步骤的优化和机制研究方面。本文的主论点是,药物化学在抗癌新药开发中的关键合成步骤优化和机制研究对于提高药物的效力、减少副作用、降低药物耐药性以及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 标签: 抗癌新药开发,药物化学,合成步骤优化,机制研究,药物设计
  • 简介:摘要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可实现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开拓全新的教学途径,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能力的培养,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医学生物化学知识的积极性。本文从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入手,接着阐述了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研究,最后总结了全文,旨在为确保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医学 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 翻转课堂 应用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药物性肝损伤时肾生物化学指标的改变与意义 。 方法: 选择 2019年 1月至 2020年本院收治的 80例药物肝损伤患者开展本研究,设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 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的参照组,分析患者的生物化学指标改变情况,分析疾病发生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胆红素、肝功酶学显著升高,与参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肾功能 Cr、 Urea显著低于参照组 (P<0.05);两组 eGFR在现有数据上比较无明显差异性,但实验组有比参照组高的趋势。 反映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为血清 Cys-C水平,而血清 Cr、 Urea水平变化并不能将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肾损伤情况反映出来,只有血清 Cys-C才是反映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肾功能改变的一个重要指标。 结论: 当临床检查患者存在 Cys-C明显升高,血清 Cr明显降低情况时,应当加以重视,仔细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保健品等的过度接触,及时确诊及时医治。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生物化学指标 改变 意义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