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太原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状况,为食源性疾病风险监测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太原市监测医院2015—2017年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监测资料,以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据,用描述、分析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6621例,20~30岁组报告病例数最多(19.57%),其次为0~3岁组(16.93%);职业以托幼儿童(16.36%)最多,其次为家务及待业(15.03%),学生(13.43%);临床症状腹泻(90.36%),腹痛(50.54%)、呕吐(41.41%);检出致病菌毒153株,主要为诺如病毒(57.52%),致泻大肠埃希氏菌(23.53%),沙门氏菌(14.38%);可疑食品主要为水果(18.26%)、粮食制品(17.18%)、肉制品(11.37%);水果等五类原因食品进食-发病时间间隔、不同级别医院接诊就诊人数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诺如病毒、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是太原市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应加强蔬果、米面、肉制品的监测,针对重点人群需加强监测力度和宣传教育,积极开展食源性疾病防控。
简介:摘要分析2010~2014年铜川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状况,发现消毒效果不足之处,提出问题。方法对辖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室内空气、使用中的消毒液、医护人员手、环境物体表面、医疗器械、医疗污水等消毒效果进行采样监测。结果5年共采样辖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样品1265份,合格1229份,总合格率为97.15%。各年度合格率为95.49%、96.86%、98.10%、98.46%、97.07%。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环境物体表面、医疗器械、使用中的消毒液、医疗污水的总合格率为93.80%、98.63%、98.96%、99.41%、90.24%、66.67%。结论铜川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总体效果良好,各年度各项目均无差异,医疗污水消毒效果较差,应加强医疗污水消毒及管理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内江市2011—2017年麻风病疫情情况。方法采取回顾分析法对内江市2011年—2017年这7年内的麻风病疫情的监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全国麻风病管理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内江市2011—2017年麻风病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11—2017年全市共报告新发麻风病患者5例,其中东兴区3例,市中区1例,资中县1例,威远县、隆昌市无新复发病例;病例时间分布无明显季节性。5例患者均为男性,汉族4例,藏族1例;年龄分布30~39岁1例,40~49岁1例,50~59岁1例,60~69岁1例,70~79岁1例;4例农民,1例其他职业;文化程度1例大学、3例小学、1例文盲。患者均为新发病例,多菌型4例,占80%,少菌型1例,占20%,其中LL2例、BL2例、I1例。门诊就诊方式5例,占100%。5例患者就诊时无畸残1例,占20%,Ⅱ级畸残4例,占80%。从病人发病到确诊,5例患者病期从9个月到102个月不等,其中2年内1例,占20%,2~5年2例,占40%,大于5年2例,占40%。结论内江市的麻风病疫情监测情况呈现逐年改善的趋势,但是在疫情监测以及防治的过程中仍然出现很多问题,需要相关人员根据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使麻风病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最大程度降低因病致残致畸率。
简介:摘要目的为掌握现阶段居民肺癌的发生频率及分布规律,探讨影响肺癌死亡的主要原因,分析其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开展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高密市死因监测系统2007~2009年肺癌及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09年恶性肿瘤死亡共计3402例,肺癌死亡1054例人,占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的30.98%。肺癌死亡率为41.21/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56.97/10万,女性死亡率为25.30/10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498,p﹤0.01).结论2007~2009年肺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之首,肺癌是对高密市居民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常州市某区一起中学生肺结核疫情进行调查、处置,分析中学中结核病的发病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结核病的预防以及有效控制学校结核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从而达到防止学校结核病的流行甚至爆发的目的。方法分析肺结核疫情专报网及金坛区肺结核定点医院提供的报告书,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运用SPA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确诊1例活动性(涂阳)肺结核患者,通过对该患者密切接触的71人进行筛查,经PPD检测,发现强阳性3人、阳性27人,阴性36人,其中强阳性比例为4.23%,阳性比例为38.03%。筛查中并未有发病人员,期间该校也未出现新结核病病人。结论开设结核病防治的专门课程或进行专题讲座;加强学生的健康体检,对控制学校结核病疫情具有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院前急救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救治中的方法及效果,研究如何形成规范、及时、有效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院前急救的方法,尽量使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得到早期诊治,尽量减少毒物的吸收,尽快促进毒物的排泄,尽早使中毒症状缓解,减少患者死亡率。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院内进一步诊治争取时间、创造条件。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急救中心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院前急救急性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2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院前急救中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以女性为主,病情判断以危为主,5.93%的患者现场死亡,94.07%的患者均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并安全及时转运到医院进一步治疗。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起病急、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充分的急救准备、合理的调度、科学、规范、及时的现场救治、安全及时的转运,并与院内急救紧密衔接才能使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得到早期诊治,尽量减少毒物的吸收,尽快促进毒物的排泄,尽早使中毒症状缓解,减少患者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