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主导伙伴式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待产的76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观察组采用助产士主导伙伴式导乐陪伴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以及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8.42%,对照组剖宫产率39.47%,两组结果对比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总产程(8.97±1.37)h,对照组总产程(13.16±2.35)h,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行助产士主导伙伴式导乐陪伴分娩,能够明显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提升产科工作质量,可临床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分娩镇痛应用导乐无痛分娩法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接诊的分娩镇痛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n=40)。实验组实行导乐无痛分娩,对照组实行常规分娩镇痛。分析两组的镇痛效果,比较剖宫产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分娩镇痛总有效率为92.5%,比对照组的75.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剖宫产率为5.0%,比对照组的22.5%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总产程时间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运用导乐无痛分娩法,有助于提高分娩镇痛效果,降低剖宫产率,促进产程进展。
简介:摘要目的男性患者,因血液透析后导丝误入血管5年,造成双侧胸腔积液,上腔静脉,下腔静脉,血栓,乳糜胸。配合医生完成体外循环下取出误入血管的导丝。方法患者以胸闷气短10天加重3天为主诉入院,查体发现颈静脉怒张,胸壁静脉显露,呼吸急促,语颤双侧减弱,胸壁静脉显露,呼吸急促,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心律82次/分。各瓣膜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胸部CT见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高密度影像,影像学显示上腔静脉、右心房、下腔静脉内高密度影像,静脉近心端几乎闭塞介入科透视下动态显示金属导丝样高密度影,可见尖端猪尾样卷曲。初步诊断为“血管内异物、上腔静脉血栓形成致双侧乳糜胸”。即刻进行全院会诊,在心脏外科,麻醉科,介入科,体外循环科,手术室等相关人员的共同分析,讨论,备齐所有手术所需物品。在体外循环下,清除患者大量乳糜样胸腔积液,想尽各种办法,成功取出导丝,然后采用人工血管连接右房-左右无名静脉,结扎胸导管,结果经大量努力后成功取出导丝,术后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恢复良好。结论特殊稀少病例需要更加谨慎专注的对待。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患者的右胸导联心电图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患者50例为实验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时间选取为2015年1月—2017年5月,其均接受右胸导联心电图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患者V1、V3R、V4R、V5R导联的QRS形态中,其Qr或Qs型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其rS’或rS型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R或RS型几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V1、V3R、V4R导联ST段抬高≥0.1mV、≥0.05mV的几率、V3R、V4R导联ST段抬高<0.05mV的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患者接受右胸导联心电图检测,能够较好对其病情进行反映,从而为其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镇痛导乐陪伴分娩在顺产分娩中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自然分娩足月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与观察组10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待产方法,观察组产妇接受非药物无创镇痛联合导乐式全程陪伴,比较两组产妇产程进展、镇痛效果、产后出血及产后情绪等指标。结果观察组100例产妇产后2h出血量、产程、新生儿窒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自然分娩足月产妇实施无创镇痛全程导乐陪伴,可有效减轻产妇疼痛,镇痛效果良好,可促使产妇顺利度过分娩期,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阵发性房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80例无心房纤颤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十二连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结果观察组P波最大时限(122.63±12.67)ms,P波离散度(44.82±6.38)ms,均高于对照组的(108.42±7.28)ms、(36.44±4.13)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能够作为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治依据,对早期阵发性心房纤颤做出准确诊断,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构建院级护理培训师培养模式中的应用效果,为其他医院培养院内培训师资提供参考和启发。方法应用思维导图设计院级护理培训师培养模式,并有计划地对其进行选拔、训练、实战,最终形成固定的院级培训师培养模式。结果经过4年的探索与实践,临床护士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得到提升,院级护理培训师团队在市级、国家级各种比赛中也取得丰硕的成果。结论应用思维导图构建院级护理培训师培养模式,有助于管理者从整体角度把握院级护理培训师培养模式的架构。通过师资力量的培训,提升了医院护理教学水平与培训效果,推动了护理质量改进活动,保证了医院护理质量与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唑吡坦在治疗失眠症时对多导睡眠图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弥勒市中医医院在2015年8月到2015年12月所收治的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中对于失眠症诊断标准的30例患者进行持续3晚的多导睡眠图描记,在第三晚给予患者服用唑吡坦,剂量为10mg,记录30例患者在用药之后的多导睡眠图改变情况,同期选取正常对照组30名进行为期1夜适应以及1夜基础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和基线睡眠对比,患者在服用唑吡坦之后的睡眠效果显著提升,两者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觉醒时间显著降低,S1降低,S2提升,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睡眠潜伏期显著缩短,两者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失眠症患者给予口服唑吡坦,对其夜间多导睡眠图存在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影响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的两点主要因素及针对这两点主要因素采取的护理干预对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的影响。方法比较35例多导睡眠监测(PSG)监测结果与53例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多导睡眠监测(PSG)监测结果。结果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有1例(1.89%)监测失败,多导睡眠监测(PSG)失败率显著减少(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措施能提高多导睡眠监测(PSG)的成功率和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