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蛛网下腔出血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对其认识。方法采用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8例患者病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不典型蛛网下腔出血发病诱因及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能原因为出血量偏小,易出现误诊及误治。结论临床上高度怀疑本病而症状表现不典型者,应密切监视病情变化,及时行颅脑CT、脑脊液等相关检查,防止漏诊、误诊,临床上应提高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不典型症状 误诊原因
  • 简介:摘要蛛网下腔出血是神经外科的临床常见病,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下腔而引发的疾病,又称原发性蛛网下腔出血。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蛛网下腔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4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24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精心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住院时间、生活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住院时间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性意义(P<0.0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5.83%)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蛛网下腔出血有明显的护理效果,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生活质量的发生率,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蛛网膜下腔出血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蛛网下腔出血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了解与认知功能相关的因素作用。方法应用简明精神状况量表(MMSE)对60例蛛网下腔出血患者(蛛网下腔出血组)进行认知功能评定,以15例认知功能正常的志愿者作为参照。并对影响认知功能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结果对照组相比,蛛网下腔出血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下降(P<0.01)。蛛网下腔出血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与起病年龄、患者受教育程度、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蛛网下腔出血患者存在认知功能下降,其与患者起病年龄、患者受教育程度、基础疾病对其影响较大。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蛛网下腔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选择ASAⅠ~Ⅱ级足月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3组舒芬太尼3ug组(A组)、舒芬太尼5ug组(B组)、舒芬太尼7ug(C组)。行脊椎L2-3腰硬联合穿刺,鞘内注射相应剂量舒芬太尼,硬膜外腔置管,接硬膜外镇痛(PCEA)泵。记录镇痛起效时间、不同时间的VAS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评价双下肢运动阻滞情况、各组产程、出血量、新生儿VAS评分、镇痛满意度、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起效时间A<B<C,A组在各时间点镇痛效果均比B和C组差,P<0.05,有统计学意义。各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副作用最常见的是瘙痒,其发生率为20%-40%不等,并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综合评价,产妇蛛网下腔注射舒芬太尼联合PCEA分娩镇痛剂量以5.0ug左右更佳。

  • 标签: 无痛分娩 舒芬太尼 腰硬联合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蛛网下腔出血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于2012年01月至2015年02月接收治疗的36例蛛网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个性化护理后蛛网下腔出血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过程中发现的不良反应。结果36例蛛网下腔出血患者经过个性化护理后,有18例蛛网下腔出血患者完全痊愈,随后出院,有16例蛛网下腔出血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并最终趋于稳定,有2例蛛网下腔出血患者经治疗后病情没有好转,或最终死亡;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结论临床上对蛛网下腔出血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后效果显著,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治疗的预后效果,还可以增强医患之间的交流、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个性化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蛛网下腔出血患者的全面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4例蛛网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经精心治疗与细心护理,治愈和症状好转出院18例,经抢救无效死亡6例。结论蛛网下腔出血加强病情观察并行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救治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精神症状首发的蛛网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例以精神症状首发的蛛网下腔出血患者,采取对症处理,探究其发病原因,症状,体征、治疗原则及其误诊原因。结果7例患者行颅脑CT确诊为蛛网下腔出血患,3例患者颅脑蛛CT检查正常,行腰穿脑脊液确诊为蛛网下腔出血。经过对症治疗后,6例患者治愈,3例患者好转,1例患者死亡,治疗总有效率为90.0%。结论老年患者蛛网下腔出血多由高血液、冠状动脉硬化引起,起病缓慢,无明显的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等表现,多以精神症状首发,极易误诊为原发性精神病、癔症、癫痫、酒精中毒等,因此除了神经系统检查、颅脑CT检查外,必要时行腰穿脑脊液检查,可明确诊断,尽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精神症状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SA首次检查阴性的蛛网下腔出血(SAH)的病因、临床特点。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34例在我院首次采用DSA检查阴性的蛛网下腔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中,30例患者发病24h内经CT诊断确诊为蛛网下腔出血,4例行腰椎穿刺确诊为蛛网下腔出血。所有患者均在发病7天内首次行DSA检查,均为阴性,25例半月内复查仍无阳性发现,经过综合治疗后所有病人预后良好。随访半年,均无发生再出血。结论通过本文研究可知,首次DSA阴性的SAH患者具有以下特点,病人年龄普遍较大,且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综合治疗后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治愈后再出血发生率低,DSA检查阴性患者中,有约50%属于中脑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下腔出血(PNSH),其他患者阴性可能是微小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瘤或者动脉瘤内血栓形成等,临床应充分认识、正确诊断本病,以提高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即死亡率。

  • 标签: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止血芳酸注射治疗蛛网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蛛网下腔出血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止血芳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对蛛网下腔出血患者采用止血芳酸注射治疗,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止血芳酸 脑血管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蛛网下腔出血患者应用尼莫地平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的蛛网下腔出血病人中选择40例,根据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例病人均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20例病人基于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加用尼莫地平,比较并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并发症发生率为35.0%;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5.0%,并发症发生率为10.0%。通过比较检验,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下腔出血,疗效显著,并发症少,适合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尼莫地平 并发症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尼莫地平治疗蛛网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蛛网下腔出血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下腔出血,疗效显著,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尼莫地平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中蛛网下腔出血使用尼莫地平药物进行治疗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蛛网下腔出血的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使用常规的治疗为对照组,一组在常规的治疗下,同时使用尼莫地平药物治疗为治疗组。观察并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取得的效果。结果在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MCA流速明显比对照组快,治疗组患者的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脑血管发生痉挛的概率和再出血的概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就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C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差异。结论临床治疗蛛网下腔出血的患者,在常规治疗上使用尼莫地平,可以有效地使患者的颅内压降低,同时降低患者脑血管出现痉挛的概率,降低脑再出血的概率,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明显的改善。

  • 标签: 尼莫地平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蛛网下腔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38例SAH患者采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迅速有效制止继续出血、给予心理支持、预防并发症等措施。结论蛛网下腔出血患者护理工作的重点是防治并发症,提高治愈率,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原发性蛛网下腔出血放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收治的60例原发性蛛网下腔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对患者实施3D-CAT与3D-DSA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检测结果显示,3D-DSA的检出率为96.67%(58/60),3D-CAT的检出率为86.67%(52/60),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放射影像诊断方法在原发性蛛网下腔出血患者诊断中,检出率优于3D-CAT,因此在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放射影像诊断 CT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老年人蛛网下腔出血临床与CT及其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72例60岁—82岁的自发性蛛网下腔出血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等因素与头颅CT的资料。结果60岁以上老年人的自发性蛛网下腔出血中,84.7%有明显的诱因,CT阳性率为72.2%,死亡率为33.3%,老年人有高血压史,起病后出现高热、抽搐、意识改变者预后差。老年蛛网下腔出血的本组临床与CT特点如下(1)头痛及脑膜刺激征不十分明显;(2)意识障碍、精神症状突出;(3)CT对多数老年蛛网下腔出血患者不仅能确诊,还能确定部位、体积及脑室情况;(4)经过内科的积极治疗,预后一般较好,老年自发性蛛网下腔出血患者意识障碍越深,提示预后越差。结论老年蛛网下腔出血患者如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得当,其预后较良好。对于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抽搐、精神症状等的患者,虽无典型头痛及脑膜刺激征,也应警惕本病的可能,不能过分地依赖头颅CT,必要时及时进行腰穿。

  • 标签: 老年 蛛网膜下腔出血 头颅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