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我院4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案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20例,A组给予胺碘酮治疗,B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复率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心率转复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起效慢,但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低,普罗帕酮起效快,但不良反应多,两者各具优缺点,具体应根据患者自身病情选择用药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心动周期触发的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分析76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资料,采集每例患者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触发时期、阵数、室速的心搏总数、室速频率,并按时期分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收缩晚期触发5例(7%),舒张早期触发16例(21%),舒张中期触发26例(34%),舒张晚期触发31例(41%),不同心动周期触发的短阵室速在发作阵数、室速的心搏总数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室速频率上,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越处于心动周期后期触发的室速所占比例越高,但越处心动周期早期触发的室速频率越快,危险性越高。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公务员招录体检过程中的窦性心动过速,探讨复检流程中的干预措施对心率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156例首检发现窦性心动过速者,采用轻音乐干预、标准化的流程管理、优质的体检服务及人文关怀措施,观察复检前后的心率变化规律。结果156例复检者干预前平均心率为123.2±6.6次/分,干预后平均心率89.4±2.8次/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对公务员招录体检者非病理因素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有较明显的稳定作用,能提高复检合格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动过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科2014年9月—2017年4月接诊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动过速病患为研究对象,并将之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随机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行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对照组行利多卡因治疗。综合分析两组用药后病情的缓解情况,并对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作出比较。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5.0%,明显比对照组的77.5%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复发率为0.0%,明显比对照组的17.5%、7.5%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动过速病患施以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药物副作用轻,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宽QRS波心动过速(WCT)院前诊断及鉴别诊断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42例宽QRS波心动过速(WC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电生理检查、食管调搏等方面的诊断,并分析Brugada四步法、无人区电轴联合Brugada四步法对WCT患者诊断准确性的影响。结果42例WCT患者,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有2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伴预激前的患者有3例,传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传导的患者有6例,双旁道间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其中Brugada四步法的正确诊断30例(75.32%),无人区电轴联合Brugada四步法的正确诊诊断为40例(93.54%)。结论对WCT患者采用无人区电轴联合Brugada四步法进行诊断,可以有效提高WCT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06年1月—2017年2月到我院急诊就诊的226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根据用药不同分两组,胺碘酮治疗组(172例)胺碘酮150mg用生理盐水20ml或5%葡萄糖20ml稀释后静脉推注,注射大约10分钟以上;心律平对照组(54例)心律平70mg加生理盐水2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观察监护仪上约半小时,如果未恢复窦性心律,再使用原药物静推,累计最大量胺碘酮为450mg,心律平为210mg。计算1天内转复的情况。失败者建议转院做射频消融术。对于1天内复律成功的病例,在离院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再来院复查心电图。结果复律成功率1天内胺碘酮治疗组成功91.9%,心律平对照组成功66.7%,两组复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转复速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大部分患者在4小时内复律;转复后随访维持窦性心律疗效胺碘酮治疗组的维持窦律情况均明显好于心律平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胺碘酮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转复率高于较心律平,而且胺碘酮是安全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