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分叉去病变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借助X线牙片分析选取的上下颌第一、第二恒磨牙患者根分叉去病变特点及发病机制。结果420例疑似病例中186例被确诊为根分叉区病变,病变率44.3%。在病变牙位中,以下颌第一恒磨牙和上颌第一恒磨牙发病者最高,分别达到39.2%和33.7%,上颌第二恒磨牙发病率最低。根分叉病损、牙周组织病变是根分叉区病变的主要诱发因素,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最低,仅为7.3%。结论35岁以上患者是主要病变人群,且随着年龄则增大,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根分叉区由于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致其治疗难度大,失牙率高,建议临床加以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近三年的艾滋病督导情况,为更有效进行艾滋病督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2013年、2014年的实验室督导主要问题扣分对比。结论和平区是沈阳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最多的行政区,担负着沈阳市艾滋病筛查工作的重要角色。在2012年—2014年三年的督导工作中,摸索高效率、注细节的督导方法,建立督导档案,记录各实验室每年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程度,运用了横向实验室共性重点问题重点强调解答和纵向结合各实验室不同基础,自我提高的方式进行督导工作,并在督导过程中,兼起到各实验室亮点传播桥梁的作用贯穿其中。经过对2012年到2014年三年的督导工作中重点问题的扣分情况的总结分析,证明此督导方法适用于驻区艾滋病实验室的高效率高质量督导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巴曲酶对房颤导致脑栓塞患者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0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房颤导致脑栓塞患者10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完成所有脑栓塞患者的随机分组。对52例观察组房颤致脑栓塞患者选择常规治疗+巴曲酶治疗;对52例对照组房颤致脑栓塞患者选择常规治疗;观察对比APTT以及PT指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在APTT(凝血活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PT(凝血酶原时间)以及DD(D-二聚体)等相关凝血指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房颤致脑栓塞患者(P<0.05)。结论对于房颤导致出现脑栓塞患者,选择巴曲酶实施临床治疗,表现出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可以将患者的凝血指标显著改善,最终显著提高房颤致脑栓塞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随着老龄社会的来临,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在整个疾病过程中的姑息及赡养服务以及姑息护理的需求将增大。在我国不同民族对死亡的理解不同,衍生出的丧葬习俗,丧葬文化也不尽相同,尤其在藏区,由于信仰因素,藏传佛教讲究“万物有灵”、“生死轮回”之说,死亡只是二者分离,灵魂会在另一躯体继续存在,周而复始。死亡,在藏族大众观念中并非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而是预示着新生命的开始,正是这种观念主导着西藏的各种丧葬行为。因此藏区群众缺乏对临终护理知识重要性的意识,加之多数护士的藏语言不通,与患者家属缺乏交流和沟通。在姑息护理过程中患者家属更需要大量的心理护理,同时护士与患者之间真诚的相互关心,体谅,疾病咨询等都可以增强牧区群众对姑息护理工作的认同。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有1.护士的责任素质有待提高;2.家属重医轻护;3.姑息护理本身的专业特点,护士没有时间与家属沟通交流。对策1.加强姑息护理人员的前期教育;2.增强业务知识;3.表扬优秀的护士;4.普及日常生活运用的简单藏语言,加强与藏区群众的沟通,普及疾病的病因,本质,预防并发症及善后的重要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桥小脑角区肿瘤MR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材料及方法分析4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区肿瘤的影像资料,其中听神经瘤32例,三叉神经瘤8例,脑膜瘤6例,室管膜瘤1例,动脉瘤1例,表皮样囊肿1例。结果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中,以脑外为主,占97.96,良性占93.87%,恶性占6.12%。其中以听神经瘤最多,占65.31%,其他依次是三叉神经瘤16.32%,脑膜瘤12.24%,该区肿瘤大部分MR影像学特征比较明显,如果能抓住主要征象,鉴别诊断相对比较简单。结论MR特征影像学征象对该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