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外院病理 2015年 1月~ 2018年 7月临床手术标本取材确诊急性胆囊炎病理切片 40张,以及其经急性胆囊炎超声诊断的结果,将超声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准确率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其中,结合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显示,有 40例患者当中有 21例存在胆囊粘连,而病理结果显示粘连的有 22例,两者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在急性胆囊炎发病病理诊断当中,术后病理诊断出的有机械性炎症 20例,细菌性炎症 15例,化学性炎症 5例。而超声诊断当中,单纯性炎症 20例,化脓性炎症 16例,坏疽性炎症 4例,两者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急性胆囊炎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无存在显著差异,可见急性胆囊炎超声诊断的效果良好,准确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免疫检验在抗HIV检测中的结果对比。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入院的120例需行抗HIV检测的患者,并根据检验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ELISA检测法)、B组(HIV核酸定量检测法)和C组(金免疫层析试验法),检测患者血清并比较三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与BC两组相比,A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准确性和灵敏性及特异性均显著更佳。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简介: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国内外的各种商检、检疫以及疾病预防控制等样品越来越多,涉及产品质量仲裁和突发性化学污染事件案例时有发生,对检验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客户对检验结果提出投诉时,检测人员一定要有质量意识、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要能够证明检验结果准确可靠,因此,做好理化实验室的质量保证工作成为实验室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简要论述实验室质量保证技术的基础上,阐述了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的手段和方法,检测人员熟练运用适宜的质量保证技术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必要的技术手段。
简介: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国内外的各种商检、检疫以及疾病预防控制等样品越来越多,涉及产品质量仲裁和突发性化学污染事件案例时有发生,对检验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客户对检验结果提出投诉时,检测人员一定要有质量意识、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要能够证明检验结果准确可靠,因此,做好理化实验室的质量保证工作成为实验室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简要论述实验室质量保证技术的基础上,阐述了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的手段和方法,检测人员熟练运用适宜的质量保证技术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必要的技术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检验及结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08 月 -2019 年 08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为甲组( n=93 ),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员为乙组( n=93 ), 2 组均进行培养法和免疫法等检查,对比 2 组检验结果。 结果: 甲组 85 例患者生殖道感染,感染率 91.3% ,乙组 20 例患者生殖道感染,感染率 21.5% ,数据比较差异有意义( P < 0.05 )。根据数据显示, 2 组主要感染类型为细菌感染。 结论: 对于女性生殖道感染率患者,选择有效措施进行 临床 检查,可以有效降低误诊率与漏诊率,确保患者疾病及时治疗。
简介:摘 要: 目的:测试出较为合理的三七气质质农残的前处理和上机测试方法。方法:通过探索现有国家标准的三七农残检测方法,筛选出较为合理三七气质质农残检测的前处理和上机测试方法。结果:通过进行多种三七农残检测方法的优化探索,《中国药典》四部2341农药残留量测定法第五法检测三七中农残安全可靠、假阳性可能低,建议作为三七中禁限用农残的仲裁方法。
简介:摘要: 目的 监测黔东南州暗娼人群,以掌握该群体的艾滋病流行特征、艾滋病感染、梅毒感染与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等情况,以此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原则要求,在2019年4月-6月期间,选取在各类高危场所从事商业性性服务的女性为调查对象,由黔东南州下辖的凯里市开展问卷调查,同时进行艾滋病、梅毒和丙肝的血清学检测。结果 本次研究共调查了410名暗娼,其中,未发现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梅毒抗体阳性率0.73%,丙肝抗体阳性率0.24%。同时,问卷调查显示,410名暗娼对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90.5%,其中,与低档娱乐场所(91.9%)相比,高档娱乐场所暗娼的知晓率(94.6%)更高 (χ2=13.431,P=0.001),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暗娼的知晓率为95.6%,高于小学及以下的69.6% (χ2=33.530,P=O.0O0);且在安全套使用率,高档娱乐场所暗娼(82.4%)明显高于低档场所(64.5%) (χ2=12.963,P=O.O02)。结论 在黔东南州地区,与高档娱乐场所暗娼相比,低档场所暗娼对艾滋病认识程度以及安全套使用率较低。故艾滋病干预应将暗娼人群,尤其是低档娱乐场所暗娼作为重点人群。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验室生化检验结果自动审核系统地建立、规则制定以及应用效果。方法:设计生化检验结果自动化审核流程,编写为LIS自动审核程序,通过审核参数的判定,完成自动审核范围、历史结果对比、项目关联性等方面的比较,统计检验项目中自动审核通过率数据,对未通过项目的原因进行分析,汇总相关问题,根据汇总结果修改程序与评估参数,由主管以上工作人员评价生化检验自动审核检验结果,以自动审核结果与人工审核结果一致后将自动审核程序用于日常工作,对比检验项目的自动审核通过率、使用前后样本周转耗时等相关数据。结果:在实施生化检验结果自动审核以后,生化检验项目的审核通过率达到70%-75%,进行程序改进、规则推理机逻辑优化、系统优化后上浮至79%-80%,且生化检验样本周转时间也由120.35±1.51min下降至85.35±1.42min、样本审核量由1215.65±25.35份上升至1845.78±42.35份,实验室审核人员由5名降至1-2名。讨论:生化检验结果自动审核程序的制定需要周密的流程设计、合理的参数评价、全面的评估验证以及高效的信息传输,在实验室引入生化检验结果自动审核程序能够有效地提升实验室生化检验效率,缩短样本周转消耗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美沙酮门诊新病人HIV、HCV、梅毒检测结果。方法:将红花岗区2012年-2018年共339例美沙酮新建卡病人视为研究对象,采集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为患者实施HIV、HCV、梅毒抗体检测,HIV抗体初筛阳性者送往艾滋病确证实验室验证。结果:在339例美沙酮门诊新病人中,<31岁的患者41例,所占比例是12.09%;31-50岁的患者为272例,所占比例是80.24%;>50岁的患者为26例,所占比例是7.67%。初次筛查男、女HIV抗体阳性率分别是0.45%与2.59%;HCV抗体阳性率分别是48.43%与56.9%;梅毒阳性检出率男女占比分别是5.83%、34.48%。相较而言,女性梅毒抗体筛查阳性率显著较高,与男性梅毒筛查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酮门诊新病人HIV.HCV.梅毒检测的阳性率较高,需要加强门诊筛查与研究的重视程度,避免患者症状的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针对尿液检测中得到外界影响因素进行调研分析。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本院检验科的尿液标本为研究的样本,针对存在误差的 80 例尿液样本进行再次分析,总结影响因素。 结果: 从 检测结果中看,造成误差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由于采集不合理导致的有 39 例,占比为 78.75% ;随后由于个体差异导致的误差有 22 例,占比为 27.50% ,最后还包括尿液保存不合理、仪器操作误差两种情况,分别为 11 例( 13.75% )和 8 例( 10.00% )。 结论: 尿液检验中要减少操作人员的不规范行为,按照操作流程执行,防止结果出现误差,提升尿检结果的准确性,为医疗诊断提供专业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尿液常规检验结果分析与管理对策。方法:将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对社区老年人进行尿液常规检验,入组的共140例,对于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化验与分析,阳性率作为主要的观察指标,对于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进行统计。结果:对于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判别,检出率比较高。结论: 对社区老年人进行尿液常规的检验,各项指标检出率比较高,代表着老年人存在着泌尿系统方面的疾病。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测结果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例选取时间: 2018年 4月 -2019年 2月,共选取本科室 42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与 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肝功能检验,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组,健康体检者为对比组,分析两组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 CHE)、血清胆固醇( CHO)、白蛋白( ALB)、总胆汁酸水平( TBA)以及研究组的肝功能水平分级。结果:数据结果显示:研究组 CHE、 CHO、 ALB较大, TBA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的肝功能 C级指标与 A、 B指标对比,血清胆碱酯酶活性 CHE、 CHO、 ALB较低, TBA较高。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对肝功能进行检验,能够较好的了解患者的肝脏受损程度,对患者的病情精确判断与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实际临床中应该广泛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及对策。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 2018年 1月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 12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空腹状态下抽取他们 5mL静脉血液作为生化检查样本,检测项目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酸、尿素氨、肌酐和血清葡萄糖,将标本血清溶液溶血后,再次进行生化检验,通过对比两次检测结果,讨论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改善对策。结果:发生溶血的血液标本与未发生溶血的血液标本相比,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尿酸等指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尿素氨、肌酐及血清葡萄糖等指标虽然也发生了变化,但并不显著,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标本溶血会对生化检验结果造成很大影响,不仅会降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且还会给临床诊断带来极大的干扰。为此,广大医护人员必须要做好规范采血流程、强化样本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便降低标本溶血的发生率,从而提高生化检验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