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无痛结肠镜检查中采用低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方法:监测对象为我院2023年7月-2024年3月期间结肠镜检查患者170例,选择随机字母表分组法分为实验组(n=85)和对照组(n=85),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方法,实验组麻醉药物采用低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方法,对比两组生命体征和麻醉效果。结果:T0时点下,组间患者各生命体征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1、T2、T3时点下,实验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高,且T1-T3时点区间,实验组的波动幅度更小,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同对照组比较,丙泊酚用量少,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率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痛结肠镜检查采用低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理想,具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麻醉药物(异丙酚、瑞芬太尼、七氟醚)作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麻醉效果。方法:统计学分析支持下,遴选样本时间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时段内,治疗方法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遴选样本例数为74例,控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形成样本结果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麻醉对比设置为:对照组对应异丙酚符合瑞芬太尼,观察组对应异丙酚符合瑞分太尼加入七氟醚。比较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改良后,针对腹腔镜胆囊炎的患者使用异丙酚、瑞芬太尼、七氟醚进行复合麻醉能实现较好的临床效果。建议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诱导、异丙酚维持用于小儿先心病介入封堵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小儿先心介入封堵手术255例,ASAⅠ~Ⅱ级,入室面罩吸纯氧6L/min+8%七氟醚诱导,意识消失后停用七氟醚。开放外周静脉,静注长托宁001mg/kg,给予异丙酚5~10mg/kg/h持续静脉泵入。记录吸入七氟醚前后,泵注异丙酚5min时、15min时,HR、MAP、SPO2值,记录患儿吸入七氟醚后入睡时间(s),麻醉时间(min)及苏醒时间(min),术后随访患儿有无缺氧发作、恶心呕吐。结果患儿吸入七氟醚后HR、MAP、SPO2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泵注异丙酚后5min时HR降低(P<001),MAP降低(P<001),SPO2增高(P<001)。吸入七氟醚后入睡时间1392±426s,麻醉时间4125±509min,苏醒时间423±158min,全组患儿均无缺氧发作、恶心呕吐。结论七氟醚诱导复合异丙酚维持用于先心封堵麻醉,循环及呼吸平稳,不增加心脏的兴奋性,苏醒迅速,并发症少。
简介:摘要目的异丙酚与氯胺酮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011~2012年30例患儿,ASAⅠ-Ⅱ级。入手术室均以三通开放静脉输液,首次静脉诱导注射氯胺酮05~15mg/Kg,异丙酚1~15mg/Kg后,再行异丙酚2mg/Kg.h以静脉输注泵输入。对于少数不配合的可先肌肉注射氯胺酮4~6mg/Kg行基础麻醉,待麻醉起效后患儿安静时静脉滴注异丙酚2~3mg/Kg.h,术中均根据具体情况如麻醉深度,手术时间来调节输液泵的速度以维持麻醉作用,手术结束前约5~10min左右停药。术中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以及麻醉期间术后躁动恶心呕吐情况。结果30例患儿中28例患儿麻醉效果理想,术中生命体征稳定,无精神反应、呕吐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2例患儿有呛咳体动,予以给氧,适当加大异丙酚用量好转,术毕均10~18分钟清醒。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临床应用中,既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如精神反应呕吐躁动等,又能减少药物的用量,麻醉起效快恢复快术中只要加强麻醉期间生命体征的监测,此方法对小儿患者短小手术的麻醉更安全,更实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丙泊酚或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进行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的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30例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试验组30例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比较手术期间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T0时心率差异不显著(P>0.05),T1-T3时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0时平均动脉压差异不显著(P>0.05),T1-T3时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0时血氧饱和度差异不显著(P>0.05),T1-T3时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麻醉中应用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相比于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效果好,对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