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研制肢体保暖固定带,使手术病人体位固定牢固,起到术中保暖作用,提高手术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可脱卸设计,内层选择软硬合适的海绵垫,外层采用防水面料,再缝制固定约束带,根据手腕至肘部的成人正常尺寸,按解剖特点,两头裁剪成弧形。结果 自制固定带不仅起到固定作用,而且质地柔软,缓解了受压部位皮肤的压力,减少摩擦力,可有效预防患者术后皮肤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肢体保暖固定带的使用有效降低了科室成本支出,增加了体位摆放的安全性,提升了手术室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验证其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接诊收治的42例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为探究主体,按照随机抽签法划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的诊疗方案为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治疗组患者应用的诊疗方式则为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开展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后患者各项体位偏差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具备明显差别,符合统计学标准(P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胸部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时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的摆位误差。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4例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纳入时间为2018年08月-2019年07月,所有患者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参照组32例和研究组32例。其中参照组给予真空垫体位固定技术,研究组给予翼形板联合真空垫体位固定技术,在治疗过程中应用CBCT对所有患者进行测量,测量次数为5次,比较两组的摆位误差。结果 两组患者在左右方向(X轴)和上下方向(Y轴)的摆位误差基本一致(P>0.05),研究组患者在头脚方向(Z轴)和三维方向(3D)的摆位误差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 结论 在胸部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时应用翼形板联合真空垫体位固定技术的摆位误差更小,摆位精准度更高,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头颈部肿瘤放疗体位固定中塑形垫联合头颈肩膜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择64例托颈部肿瘤患者研究,病例纳入时间2021年8月至2022年11月,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划分为2组,对照组于放疗体位固定中运用常规枕+头颈肩膜,观察组于放疗体位固定中运用塑形垫+头颈肩膜,对比运用效果。结果:①临床指标:基于舒适度、重复性及适形性方面,观察组表现出更高的水平,与对照组比(P<0.05);②摆位误差:在X、Y、Z轴线性/旋转方向摆位误差数值方面,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头颈部肿瘤放疗体位固定中塑形垫联合头颈肩膜有益于提高患者放疗舒适度,确保治疗效果,具一定的运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PFN)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l月~2016年12月5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加强手术室消毒、备好物品及器械准备;术中熟悉手术过程、密切配合手术医师,使手术顺利完成。结果5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12±0.63)h,术中平均出血(135.9±12.58)mL,无压疮发生,患者满意度为94.12%。结论加强手术护理,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素质,积极配合医生,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四肢骨折治疗中带锁髓内钉内固定与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疗法,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疗法,比较两组治疗结局、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治疗方案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张力带拉力螺钉固定改良技术的髌骨AO分型34-C型横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60例为对象,根据内固定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30例,用克氏针内固定术)和观察组(n=30例,用张力带拉力螺钉固定改良技术)。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张力带拉力螺钉固定改良技术可提高髌骨AO分型34-C型横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对身体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能有效降低手术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身麻醉下骨膝关节患者术后回病房6h内,两种不同体位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6—12月住院在全身麻醉下行骨膝关节关节镜清理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13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观察组采用术后回病房即头颈下垫平枕,并给予抬高床头10~20°,膝关节平枕垫高20~30°,腘窝处悬空,保持膝关节伸直功能位;对照组采用术后传统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两组均6h后翻身。监测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头痛头晕、颈肩腰背部疼痛、下肢肿胀麻木及酸软不适感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均平稳,对照组与观察组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肩疼痛发生率15.15%(10/66)、腰背部疼痛发生率24.24%(16/66)和下肢肿胀麻木及酸软不适感发生率27.27%(18/6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膝关节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在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回病房6h内采用头颈下垫平枕,并抬高床头10~20°,膝关节平枕垫高20~30°,腘窝处悬空,保持膝关节伸直功能位,可减轻颈肩、腰背肌的疼痛,减轻肢体的肿胀麻木及酸软不适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