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老年用药安全》的课程教学,让老年保健管理专业的护理学生了解老年人疾病、常用药物以及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从而在临床工作中更好的护理老年人,保障老年人的用药安全。方法:以《临床药物治疗学(老年疾病)》为教材,通过10次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新模式进行授课,重点讲解常见疾病的经典药物、可能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以及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授课结束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考核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结果:所有学生的考试成绩均合格,少部分学生的成绩相对偏低。结论:老年用药安全课程教学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模式有助于在疫情期间保证学生正常学习,但是教学过程也发现一些有待提升的地方,相信未来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会越来越好。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医学本科生教育中《急诊与灾难医学》课程思政以及使用案例式立体教学(CTTM)模式过程中的理论依据、讲授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9级临床医学和2018级麻醉学的学生共计194人,第一次测验前课程采用传统理论授课,第二次测验前课程采用融入课程思政的CTTM模式授课,测验均先采取开放式主观案例分析题的形式。使用 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内比较使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 两个年级学生两次小测验成绩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学生的第二次测验结果优于第一次测验结果(P<0.05),分别对两次小测验中两个年级的学生进行分组比较,得出第二次小测验的2019级成绩优于2018级。结论 《急诊与灾难医学》课程的专业特点与课程思政有充足的结合点,能很好地将思政元素嵌入课程之中。CTTM模式在医学本科生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并调动学生能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真正实现长期育人的目的。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孕期妇女凝血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孕妇3604例,其中妊娠≤12周(早孕组)424例,妊娠13~27周173例(中孕组),妊娠≥28周2688例(晚孕组),妊娠高血压疾病319例(妊高组),另外入选体检正常的未孕妇女302例(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的凝血酶原时间(胛)、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结果早、中、晚孕组PT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随妊娠时间增加而缩短(P〈0.05)。中孕组TT、APTT与早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中、晚孕组Fbg、D—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妊娠时问增加而升高(P〈0.05)。妊高组各指标明显异常,与晚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T:(11.65±0.15)s比(12.30±0.07)s,Tr:(12.39±1.07)s比(12.87±0.63)s,Am:(29.39±2.03)stL(30.95±2.85)s,Fbg:(5.09±1.01)g/L比(4.29±1.25)g,L,D—D:(1.59±0.15)mg/L比(1.45±0.08)mg/L,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凝血功能增强,可能有助于产后快速有效止血,预防孕妇DIC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近五年来的剖宫产指征变化情况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010年至2014年这五年间,我院剖宫产率由2010年的33.5%逐步上升到了2014年的46.8%,增加了1.4倍,剖宫产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P<0.05)。此外,在2010年至2012年间,在剖宫产指征构成比重占据第一位的为难产,而在2013年至2014年间,占据第一位的为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所占剖宫产指征构成比重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P<0.05)。结论对剖宫产指征进行严格掌握为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所在,产科医师及护理人员应提高自身助产技术,宣传阴道分娩的优势,尽可能减少因社会因素而施行的剖宫产。
简介:摘要:课程思政主要探讨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如何有机结合,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协同进行。课程思政是当下和今后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在高职病理学教学中融入健康中国、时代精神、职业素养、辩证思维等思政元素,丰富病理学教学内容的同时,能满足立德树人的目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