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骨传导助听器对中度、重度和部分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传导性聋和混合性聋者的助听效果。方法:以来自国内2家三级甲等医院的81例传导性或混合性聋患者及13例单侧聋(single-siddeafness,SSD)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以纯音测听(≥6岁患者)或听性脑干反应(ABR)(<6岁患者)评估裸耳听阈后予以头带或软带佩戴骨导助听器;并在声场下进行未助听、佩戴当日及佩戴2周后的助听听阈(0.5~4kHz)测试;≥6岁患者进行未助听、佩戴当日及佩戴2周助听下的言语识别阈(speechrecpgnitionthreshold,SRT)测试,并记录患者佩戴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传导性或混合性聋患者中≥6岁患者助听耳裸耳骨导及气导平均听阈均值分别为18.55±8.99、71.45±10.25 dB HL,<6岁组助听耳裸耳骨导及气导ABR阈值均值分别为18.33±8.36、70.80±8.24 dB HL;SSD患者助听耳裸耳听阈不能测出;佩戴2周后,三组助听后纯音听阈均值分别为32.21±10.00、37.33±14.15、34.38±10.76 dB HL,较未助听时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岁传导性或混合性聋组和SSD组患者佩戴2周后助听下各方向SRT较未助听时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均无与佩戴助听器相关的不良皮肤反应等。结论:使用软带、头带佩戴骨传导助听器,可有效改善传导性或混合性聋、SSD患者听阈和安静环境下言语识别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渗出性中耳炎电测听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65例(83耳)渗出性中耳炎电测听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给予患者抗生素、鼓膜穿刺、负压吸引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听力障碍程度显著轻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气骨导差(19.86±3.35)dBHL和气导听阀水平(39.31±6.49)dBH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气骨导差(33.94±6.48)dBHL和气导听阀水平(50.37±7.58)dBHL(P<0.05);患者显效占比69.88%,有效占比21.69%,无效占比8.43%,治疗总有效率91.57%。结论采用抗生素口服、鼓膜穿刺、负压吸引方案治疗渗出性中耳炎电测听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听力障碍等级,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