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由于小儿在体格和器官功能各方面都处于不断发育的时期,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功能、肝肾功能和内分泌系统发育都未健全。其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与成人的差异更为显著,因此,小儿用药必须从小儿的解剖、生理等特点出发,把药理学、生理学、病理学特征,甚至幼儿心理学特点结合起来,严格掌握适应证,慎重选药,以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简介:目的了解小儿下呼吸道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经痰培养确诊为下呼吸道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107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62.62%的患儿发病年龄为6个月内,64.49%的患儿为秋冬季节发病。临床均有咳嗽,39例伴有发热,主要并发症为Ⅰ型呼吸衰竭、Ⅱ型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其中两个系统并发症者39例(36.45%),三个系统并发症者5例(4.67%),47例(43.93%)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43例(40.19%)有原发基础性疾病,主要是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和低体重儿、营养不良。亚胺培南耐药菌感染患儿较非耐药菌感染患儿更易发生肺外并发症。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9.35%)耐药率最低。临床痊愈和显效90例,有效11例,4例未愈自动出院,死亡2例。结论小儿下呼吸道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以年龄6个月内、合并有原发基础性疾病婴儿发病率高,且并发症多。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0—6岁小儿肺炎常见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的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在我院住院诊断为肺炎的0—6岁患儿痰培养结果,对其进行培养分离、药敏试验操作。纸片法检测超广谱B2内酞胺酶(ESBLs)。结果370份标本中共培养分析细菌240珠,以革兰阳性细菌为主,共129株;革兰阴性细菌共108株;真菌3株。前6位的主要致病菌依次为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球菌。结论目前我院0—6岁小儿细菌耐药情况较严重,需加强监测,合理选择抗生素。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较深入地分析了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并对该疾病的临床诊治进行引导。方法:收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 40例患儿列入研究组,不存在炎性反应感染或重要内脏器官器质性病变的 40例儿童列入对照组,对鼻咽部病灶、微量元素、免疫球蛋白、 T细胞亚群与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结果:在铁、钙、锌等微量元素方面,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P<0.05),在 T细胞亚群、 IgG、 IgA、 IgM等免疫球蛋白方面,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IgE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鼻咽部病灶患儿高于对照组( P<0.05),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P<0.05)。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鼻咽部慢性病灶、免疫因子、血微量元素具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在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应对患儿补充营养和微量元素使其体质不断提高,进而才能对鼻咽部慢性病灶的有效处理发挥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并且以此来指导治疗工作。方法选取某市医院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17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作为A组实验对象,并且选取同期的149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B组实验对象。研究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发病原因、不同年龄的发病特点、临床治疗效果等。结果两组患儿临床病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诱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咳嗽、流涕外,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各年龄阶段发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表现在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随着年龄增大逐渐降低(P>0.05);A组患儿门诊治愈率74.14%(129/174)明显低于B组的93.96%(140/1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门诊治愈率低,应该加强患儿营养,提高其免疫功能,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