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创伤骨科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VAS疼痛程度评分量表将其分为术后轻度疼痛组与重度疼痛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引起术后重度疼痛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术后重度疼痛者出现重度疼痛者共45例,占总人数35.16%,调查发现受教育程度、心理状态、创伤程度、体位、外固定方法等均是导致创伤骨科术后重度疼痛的影响因素(P<0.05),将上述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得以证实。结论导致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临床需加以重视,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将疼痛程度降至最低。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对ST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方法。选择确诊为ST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0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即尼克地尔(钾通道开放剂)低剂量治疗组、尼可地尔高剂量治疗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3组患者均接受ST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标准治疗,其中尼可地尔治疗组在标准方案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研究主要终点为治疗后CK、CKMB、LDH的峰值活性和EF值,研究次要终点为住院期间泵衰竭的发生率、恶性心率时常的发生率以及各组缺血区室壁运动。结果2组尼可地尔治疗组分别与对照组两两比较均有较低的酶峰值活性,较高的EF值住院期间泵衰竭、恶性心率失常的发生概率均较低,而缺血区室壁运动障碍较小(均p<0.05)。而尼可地尔高低计量组各指标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尼可地尔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短期预后,而尼可地尔增加服用计量有益性并不增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尼可刹米治疗呼吸衰竭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次选取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均为我院内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n=25)与加用尼可刹米治疗(观察组,n=25)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疗前pH值、PaO2、PaCO2监测示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均有好转,其中PaCO2观察组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潮气量、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相较治疗前,呼吸频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分钟通气量、潮气量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呼吸衰竭采用尼可刹米治疗,可降低呼吸功耗,改善高碳酸血症,进而对患者预后的好转加以促进,具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和研究在对哮喘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时,加用持续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8月收治的60例小儿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组30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组患儿在雾化治疗同时,予以持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满意度和雾化前后肺功能峰值呼气流速(PEF)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护理组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效果,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过程中,通过护理干预,不仅能够优化治疗效果,还充分体现持续护理干预的优越性,安全性高,且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人员持续教育对知识更新的影响。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发现护理人员持续接受教育培训可以显著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促进知识的更新与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持续教育有助于护理人员跟上行业最新发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效果,对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护理人员持续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其专业水平和素养,是当前医疗卫生领域亟需关注的重要议题。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 将2020年2月1日——2021年1月31日定为研究时间,将此时间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12例作为参与者参与本次研究。常规组为:2020年2月1日——2021年1月31日实施手术疗法且应用常规护理质量把控的患者(56例),研究组为:2020年2月1日——2021年1月31日实施手术疗法且应用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展开质量管理的患者(56例)。统计并分析不同管理模式的最终效果。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评分更高。结论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评估是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护理质量的有效管理模式,应予以大范围推荐应用。
简介:摘要:精神科药物在治疗精神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重视。本文旨在评估精神科药物对患者睡眠结构、睡眠周期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并探讨临床管理策略。通过文献回顾和临床数据分析,发现某些精神科药物可能导致睡眠结构的改变,如减少深度睡眠、增加觉醒次数等。此外,患者对药物的个体反应差异也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本研究提出了个体化药物调整和非药物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研究结果对于优化精神科患者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影响131l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疗效的可定量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4年间行131l治疗具有完整资料的200例甲亢患者,对已确诊患者实施治疗前相关准备,根据甲状腺重量和24h摄碘率进行适当给药,视患者状况适时进行药量和疗程调整。及时记录分析患者1、3、6个月后的随访状况。结果200例患者,经治疗6个月,分别对其进行随访。其中相比较治疗1个月与3个月,治疗6个月后的甲亢患者的治愈率更高,总有效率达到了90.5%,而1个月和3个月分别为75%与80.5%。三组数据相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1l治疗甲状腺功能性亢进具有较强的治疗效果,临床上不仅操作简便,而且费用经济,对于影响其治疗效果的因素较多,应根据患者状况及时调整用药剂量时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