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在我国广大农村,有数天一次集市贸易,人们把这一天上集买卖叫赶集,赶街、上圩等。而福建省则叫“赶墟”、“趁墟”。有人则满,无人则虚,“墟”是为“虚”之误矣。这种乡村市集起源很早,唐代柳宗元即已有“绿荷包饭趁墟人”之诗句。日本学者加藤繁,对此曾作过历史考察。(见吴杰译本《中国经济史考证》,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明清以来墟市已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组成部分。由于“聚落散处,乃各择适中之地,以为有无贸易之场,故有墟。耕贩兼营,乃共悬确定之期,以为贸迁往来之约,故有日。”但是,福建省墟期是如何编排?它有何特色?各地有何差别?它是否有某种规律性东西?这些问题,在农村集市贸易日益发展今天,颇值得我们作一探讨。

  • 标签: 墟市 诏安县 赶墟 城市志 农村集市贸易 大农村
  • 简介:短信作为当代社会通讯传媒日益发展一种产品存在形式,不仅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信息传递作用,而且对民俗传播起到越来越不可替代作用。短信作为与地方性世界紧密相连一种迅捷沟通方式,在承担对于传统民俗召唤与弘扬、民俗内涵拓展、民俗外延转化等功能方面,体现出其独特价值。

  • 标签: 短信 民俗价值 实体型民俗 语词-图像民俗
  • 简介:作为土和水合成泥,是生活中最常见之物了,不过,此物虽常见,但却实实在在有误解之嫌。翻开报刊和词典,常见将“烂醉如泥”一词解释成一个人由于饮酒过量而醉得瘫成一团泥样子——“烂醉如泥”中“泥”成了“烂泥、稀泥”。

  • 标签: “泥” “烂醉如泥” 汉语 词汇
  • 简介:云浮市博物馆是一所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1200多件。种类较多,这些馆藏文物是云浮历史见证,对研究云浮地区发展史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 标签: 云浮博物馆 动物化石 石器 古钱币
  • 简介:通过药物熏蒸,采用冷冻除氧封存,再用化学毒物涂刷,对竹雕杀虫处理具有较好效果。

  • 标签: 竹雕 杀虫 文物保护
  • 简介:近日,某大型国际超市大名成了各大网络搜索引擎中黑洞,纷纷显示查无此词,而社会上也掀起了一场“检验爱国标准大讨论”。而在70多年前,在民族危难来临之时,全中国也有过一场声势浩大“抵制日货”行动。

  • 标签: 中国 消费观念 国货运动 民族主义
  • 简介:据史料记载,钓鱼作为一种以获得食物为目的劳动方式,远在尧舜时代就已经产生。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提高,钓鱼逐渐淡化了最初目的,从生产活动中分离出来,而成为一种休闲娱乐活动。在中国古代文化系统中,钓鱼还具有丰富多彩文化意义。钓者们要钓不仅仅是鱼,甚至根本不是鱼,而是其他重要性远超过鱼东西。

  • 标签: 文化意义 钓鱼 休闲娱乐活动 生产力水平 史料记载 劳动方式
  • 简介:早在光绪年间,有不少人对辫子已经产生厌恶而鼓动剪辫。但当时广州社会流行粤讴(民歌)告诉我们,把长长辫子去掉并非易事。清朝统治二百多年,民众本来对剃发蓄辫已成习惯。但鸦片战争爆发,西风东渐,尽管有先进人士明知蓄辫之陋弊,称之为"满洲辫",但莫说国人,即便是海外侨民也少有剪辫者。据说,第一个剪辫的人是旅日华侨冯镜如(冯自由父),时间为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接着是孙中山、陈少白在日本剪除辫子。冯自由说:"乙未(1895年),余随父居横滨,时年十四。一日,见有久未剃头之长衫客二人来访余父,谓有密事相谈,良久始出。后乃知来客为孙总理、陈少白。

  • 标签: “辫子” 故事 《马关条约》 光绪年间 鸦片战争 旅日华侨
  • 简介:“老婆”与“老公”这两个称谓,向来秤不离砣,一个“老”字便泄露了两人之间“相濡以沫、恩爱长久”愿望。现代年轻人通常会认为这种称谓来自台湾偶像剧,殊不知在我国民间,这样称呼已存在至少一千多年了。不过最初“老婆”并不是指妻子,多是老年妇人自称,也用来称丫头或年老女仆。到唐代才有文人用此来称呼自己妻子。直到今天,“老婆”也不一定就指妻子,因为在陕西关中人口中“老婆”仍是曾祖母,相对应,曾祖父就是“老爷”。

  • 标签: 称呼 起源 “老公” 陕西关中 “老” 偶像剧
  • 简介:刚才翻看这套厚重《中国民俗史》,看了钟老序言很有感触。他语言很浅显,但道理讲得很精辟。比如讲田野调查重要性,我也多次向学生强调这一点,但是道理总是说不这么到位、这么警醒。

  • 标签: 社会 历史 田野调查 民俗史 研究生 道理
  • 简介:俗语又称俗话,有些俗话其实也掺杂了某些不实之词,甚至是瞎话,瞎话传久了竟演变成大实话。有些作为成语、歇后语流传至今,虽听之有讹,但用之无妨,也不失趣味。1春冷冻死牛这句口头语是说初春天气变化较大,有时会把牛冻死。其实,这句俗语中"牛"字是"拗"(niu)谐音讹传,"拗"泛指固执的人,春冷时本应增加衣服,而那种脾气"拗"的人,偏不听话,以至冻死。而牛在春天是冻不死

  • 标签: 俗语 趣味 不实之词 天气变化 歇后语 口头语
  • 简介:<正>每年旧历正月初八日,居住在云南鹤庆河东和丽江三区白族群众,要在漾江沿岸举办植春节。这植春节,是新婚夫妇盛会,寄寓着美满幸福、白头偕老心愿。太阳刚刚冒山,一双双、一对对身着民族盛装青年男女,唱着白族民歌,相伴着,陆陆续续汇聚到漾江河畔。他(她)们都是当年结婚新婚夫妇。按照传统习

  • 标签: 新婚夫妇 白族 春节 云南鹤庆 民族盛装 民歌
  • 简介:<正>金乡,地处鲁西南平原,除盛产小麦、大豆外还有种植棉花习惯。因而,解放前大多数农民自己纺花织布,缝衣做鞋。特别是在儿童衣着服饰上更为讲究,现简要介绍如下:一、童帽1、初生婴儿,要及时缝制帽垫。即帽顶留有园孔,用线束好,帽沿四圈压上花边,戴至七、八个月时,再换带耳朵棉帽。2、不满周岁儿童,大多数戴以各种动物形象小帽。大体上有兔儿帽、狗头帽、狼头帽、虎头帽、大狮子头帽等等。兔儿帽:顶端两旁开孔,各伸出兔子形状耳朵,一圈用红线或兔毛镶边。紧靠下边两只眼睛一般用明亮玻璃纽扣缀上,显得有光发

  • 标签: 儿童服饰 头帽 动物形象 衣着服饰 金乡 鲁西南
  • 简介:孟姜女传说和其他三大民间传说表现形式不一样,孟姜女传说似乎更注重哼唱,如山东乡间常见“送寒衣”、“哭长城”等等曲调。这些小调,在农村妇女中广为流传,并随着地域和方言不同而被不断地改造和创造着。这些小调其实就是乡间妇女借助孟姜女故事所掩饰个人悲情和郁闷音乐表现,

  • 标签: 悲情 女性 民间传说 农村妇女 孟姜女 音乐表现
  • 简介:<正>斗牛节是侗族最隆重节日之一。南部方言区是在农历二月和八月逢亥天举行,北部方言区除了这些日子外,吃新节、过年都要举行。至今东南天柱县石洞一带地区则是在九月初十日举行。为什么要订在这个时候举行呢?相传在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出征南蛮时,有一次战斗是九月初九日被孟获打败。战前,孟获与诸将商讨对策,决定采用火牛出阵战术。先在牛角上嵌上利刀,

  • 标签: 三国时期 方言区 侗族 斗牛场 诸葛亮 节日
  • 简介:经纪人,是现代社会一个重要行业。如今,在许多商业领域内,如证券业、保险业、房地产业和演艺业等,都可以看到经纪人活跃身影。其实中国古代也有“经纪人”,称为“牙子”,也叫“牙人”、“牙郎”、“牙侩”,他们所从事职业,就是在买卖双方之间撮合,帮人做成交易后收取佣金。

  • 标签: 古代 经纪人 现代社会 商业领域 房地产业 买卖双方
  • 简介:只要当了亡国奴,男人、女人都没有“人口子”过!女人命运更为悲惨。劫掠女性残酷游戏,在历代战争中如火如荼地上演着,其中稍有姿色女人,或能留条活命,多半成为性奴隶。

  • 标签: 下场 战俘 美女 人的命运 女人 战争
  • 简介: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是完全不同两个概念。传统文化是历史文化沿袭和积垒。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经过去伪存真,去芜存精、或有创造性转化结果。世界上没有一条不带泥沙河流,也没有一种不带负面的文化。东方文化如此、西方文化也如此。孔子及儒家文化既有杰出贡献,也有其负面的影响。他(它)负面既有孔子及其弟子自己在时代中局限,但更多是权利绑架结果。

  • 标签: 国学热 国学 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 孔子形象 历史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