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如何上好大学英语写作课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难题。多年来,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观念和方法相对滞后,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英语写作依然是学生的薄弱之处。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总结了自己多年来在英语写作方面的教学经验,将外研社和朗文公司出版的《当代大学英语》作为试点,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独特视角,对目前普遍采用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任务的理论以及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迪,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情感因素的重要性。文章还指出,"过程教学法"除了其本身遵循了英语写作教学的特殊规律以外,还体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许多理念,所以日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文章最后提供了写作课的课时安排和教学步骤,简单、实际、有效。
简介:本论文引用近20年国际文献中有关PCK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以历史发展的脉络,分析PCK的产生是与三个不同时代的研究范例密切联系(teacherbehaviour;teacherthinkingandteacherknowledge);通过图表直观对比和分析若干构成要素和模式如Shulman(1986,1987),Grossman(1990,1995),Turner-Bisset(1999,2001),最后在讨论中提炼出一个新的PCK构成要素框架,并强调PCK的本质在于各种知识元素的有机结合,尤其是其中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法知识,学生的知识必须融为一体,这种专家教师所具备的独特和综合专业知识,应当成为外语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之一。
简介:本文尝试解决国内文学伦理学界存在的问题,从刘奇葆提出的“创新发展乡贤文化”出发,联系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乡绅文化”风尚与大众阅读流行的文学关系,继承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家伊莱恩·肖沃尔特的“女作家批评”传统,借鉴英国批评大家D.H.劳伦斯提出的知识分子要在具体的生活环境和文化传承中感受“地之灵”、“体验根系于一地的公共感情”,创新提出理论模型——融合幽灵批评与阅读伦理的“新文学伦理学”的理论视角与批评范式,以对美国经典女作家、女公共知识分子、女权主义运动者苏珊·桑塔格的“自我画像”《在土星的标志下》的阅读伦理学的研究为中心,研讨作家在阅读活动中与已故作家的“对话”与交流,以及该种幽灵阅读的行为会对我们自身的文学批评带来什么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