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烟草在明末传到中国后,迅速传播,当时的明政府和占据东北的清政府都很快认识到种烟吸烟对百姓生产生活的危害,先后均加以查禁,为此清政府特别发布告示严禁旗人种烟吸烟。后清太宗皇太极根据形势,将烟草政策调整为允许民间自种、严禁走私进口。这些政策见诸于当时档案及典籍的记载,真实再现了皇太极统治时期的禁烟问题。
简介:
简介:本文从心态史、疾病史的角度解读萨满文化产生在东北亚(中国黑龙江省为样本)的心理层次原因。提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最初体现的是文化现象,也是一种临床心理学现象。借助精神病学、生理学和心理学方法分类解读该现象在东北亚寒带地区的成因。同时,分析萨满利用暗示、催眠“治愈”癔症患者和从生活史角度剖析女萨满多于男萨满的原因。最后,探讨“癔症性交替人格”出现带来的灾难相关社会心理危机,指出运用社会医学深入探讨萨满文化。
简介:驯鹿鄂温克包括鄂伦春的“乌力楞”,其性质及其所发挥社会功能,在我国学术界已经被充分讨论。然而,迄今为止的探索都局限于文化进化理论的框架之内。因而,有必要引进“生态”的观念,以此去考察“乌力楞”所发挥的功能。实际上,血缘及地缘只是“乌力楞”这一实体的两个侧面,而生态则是其又一个重要的侧面。
简介:三、20世纪中叶以来的环境巨变、文化断裂与生存困境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事传统狩猎生产的鄂伦春族的生存问题、文化变迁问题,是由定居、国家对当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当地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而引起的。
皇太极时期禁烟政策探析
论伪满洲国喇嘛教政策
语文政策与语言发展变化之间的关系
论明代辽东镇的建立与管理机制
论日本在伪满兴安省实行的经济统治政策
民国政府对内蒙古实行的《政教分治》政策
东北亚萨满文化产生的心理机制解析
清末“移民实边”政策对内蒙古经济变迁的影响
“乌力楞”及其环境对应功能
生产与社会环境变革及科尔沁民歌的内涵形成
呼伦贝尔自然环境条件及其不同文化起源与构造模式
适度放牧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和促进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现代社会环境中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内在竞争力建设问题研究
清以来大小兴安岭环境与狩猎文化的生态人类学观察——鄂伦春族个案(下)
蒙古族保护环境的传统理念对当前行政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