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暴力犯罪是最能引起社会恐慌和公愤的犯罪,其影响和社会危害性极大。因此,其始终是预防犯罪对策的重点之一。暴力犯罪侵犯人的生命权、健康权和自由权等人身权利,其发生的原因多与人的情感、情绪相关。而情感、情绪都存在发生的生物性基础,生物性基础是物质性的基础,当其发生变化时,人的情感、情绪也随之改变。所以,改变它们是改变犯罪人犯罪心理的生物学途径。预防暴力犯罪所采取的生物学措施,主要是化解、阻遏、消除导致犯罪心理发生的这些物质基础。构成这些物质基础的因素有人体内的基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血清素、睾丸激素等神经传递素和其他激素,它们分泌的失衡,便会导致犯罪尤其是暴力犯罪的发生。此外,生理发育异常也可能引发性犯罪的发生。所以,阻止这些因素失衡可能引起暴力犯罪发生的方法和措施中的生物学方法和措施,主要有基因干预法、药物治疗法、营养干预法、手术治疗法等。
简介:方法论研究是各类学科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侦查学研究起步晚,起点低,人们更注重的是方法的研究,方法论研究较为匮乏,侦查学理论研究也显得相对滞后,但学科及其侦查实践非常迫切需要方法论的探讨,为侦查学研究提供科学观及科学发展观。如何在研究方法论过程中将方法与方法论加以区分论述,如何对方法论的时代特征做出多元化分析,并对侦查学方法论做出学科性讨论,这在侦查学研究中是不能回避的课题。方法论往往被认为属于哲学范畴,但对于侦查学方法论而言,结合行为学来研究方法论将更有实践价值。当然在讨论中也不能离开新方法论即系统论对侦查学方法论所进行的研究。这样才能为其讨论开辟新的视野,提供新的研究平台,为侦查学研究发展做些努力。
简介: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大了公共课教学的难度,对公共课教法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民族理论与政策》课作为民族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最具特色的共同课之一,其教法有着自身的特色与需求。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学生来自地域、民族身份、所学专业以及自身的先有经验来组织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使《民族理论与政策》课成为即有理论性又具实效性,即深受学生欢迎,并能为校园和谐、社会和谐服务的课程。
简介:有效评估生物多样性状态、变化是实现其保护的基础,而迄今仍缺乏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该文综述了国内外生物多样性的测度及评估方法,以及各方法在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源于基础生态学研究的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主要集中在物种、群落水平上,并以α、β、γ等多样性指数进行测度,强调的是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的计算等。当面向保护和管理需求时,一些基于单一研究目标如栖息地导向、GAP分析、热点地区划分、代理指标等评估方法得到应用,同时通过遥感、模型模拟等技术手段加以开展。这类评估强调的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侧面,难以全面反映生物多样性状态、变化、威胁及其政策决策系统的响应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目前,基于DSPIR概念框架的综合评估方法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而在中国正面临评价指标构建及其赋权的复杂性等困难,因此亟需一套适合国情的综合评估方法体系,同时对国外一些适用的快速评估方法应予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