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超越保护主义"的媒介教育背景下,媒介素养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的理念。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的电影在今天承担着重要的电影媒介教育的作用。因为少年儿童的可塑性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成为了少年儿童媒介素养养成的一个重要渠道。通过观影对象年龄细分、观影内容选择甄别、观影场所联动配合等手段的综合实施,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让少年儿童具备正确的电影媒介价值观、基本的电影媒介知识、批判的电影媒介理解和分析能力,并进而促进其媒介素养养成。
简介:基于2232份青年的网络调查的数据分析,对青年政治信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第一,青年政治信任水平处于一般水平。对中央的信任度要高于基层信任的,这一结论符合"央强地弱"的政府信任结构。第二,部分时政亲和因素对青年的政治信任有积极作用,部分时政亲和变量对青年的政治信任有消极作用。第三,青年越多地使用官方媒介来获得时政信息,政治信任就越高,越多使用不正式渠道来获取时政信任,政治信任就越低。第四,时政亲和对青年对中央机构的信任和基层机构的信任的影响存在差异。警惕网络媒体中过多的不良信息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要充分发挥官方网络媒体的平台积极传播正能量,提高青年的政治信任,为青年的政治社会化提供更好的网络平台和社会环境。
简介:当前,碎片化信息已成为社会生活中新媒介环境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形式和属性等各个方面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不小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积极的部分,也有消极的成分。从积极的影响来看,新媒介环境下的碎片化信息为青少年提供了快速获取大量知识和信息的新途径;其传递的双向性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其多元性为青少年看待问题提供了多个角度和多种解决思路。而从消极的影响来看,其产生的亚文化与学校道德教育的伦理指向产生了断裂;其不当内容会对处于青少年叛逆期的价值取向推波助澜;其多元性会使青少年价值观在困惑中徘徊不定。通过新媒介环境下碎片化信息对青少年价值观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影响的探究,进而引申出: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引导应注重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融合统一;对消除碎片化信息的消极影响应标本兼治,即注重社会管理的同时更注重青少年新媒介素养能力的培养;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教育应开始注重以教育需求带动科技创新的理念等三个方面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