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抚育成本增加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对年轻一代的生活与养老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2011年和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调查数据(CHARLS),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探究老人的隔代抚育行为对子女的养老行为是否会产生影响。研究发现:隔代抚育行为使得子女养老行为增加仅约7%,与使用传统Logistic模型回归得到的平均处理效应42.9%有很大的差异,并且经过不同方法检验显示结果非常稳健;隔代抚育对子女养老的影响效应在已婚且夫妻共同生活的人群中显著,而在其它婚姻状态下不显著;隔代抚育对子女养老的影响效应在生活水平较低的人群中显著,而在其它生活水平条件下不显著。
简介:在构建相关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2004—2013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数据,通过农户家庭生产要素投入模型分析了劳动力老龄化、兼业化和女性化对家庭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研究表明,老龄化和兼业化对土地要素投入有显著负向影响,女性化则有显著正向影响;老龄化、兼业化和女性化对农业雇工投入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老龄化和女性化对农业机械要素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兼业化的负向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老龄化和兼业化对生产资料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女性化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目前来看,老龄化、兼业化和女性化对家庭生产要素投入并不一定造成实质性障碍,不必过于担忧。
简介:利用安徽省全部16个地市的实地调查数据,研究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老年人收入水平越高,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支付意愿越强;第二,老年人健康状况越差,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支付意愿越强;第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能够显著提升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支付意愿;第四,拥有基本养老保险能够增强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的支付倾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越高,老年人的支付意愿越强;第五,老年人健康状况越差,对居家医养融合养老模式的支付意愿越强,而对社区和机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支付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因此,为了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养老保障的发展,应该构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差异化网络格局,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并且提高养老金保障水平和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
简介:大数据时代,以第一课堂为主的统计学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统计学人才的多样性需求。积极拓展第二课堂阵地,构建立体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统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所必需的转变。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以“明德数据”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为试点,探索利用第二课堂构建统计学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形成“12345+X”的培养模式,通过“三个结合”的创新点实现“五种素质”的培养,并通过思想、组织和制度三方面保障第二课堂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
简介:当今民事登记系统覆盖评估领域主流方法是独立双系统估计量,其存在利用辅助信息量有限而难以提供精度高的净误差率的不足,因此,提出用三系统估计量替代独立双系统估计量的研究目标。为实现目标,采用文献解读、抽样推断和现场调研的研究方法。研究发现,中国迄今尚未开展户籍登记系统覆盖评估研究,而开展民事登记系统覆盖评估的西方国家在应用独立双系统估计量时也存在未对总体人口等概率分层等诸多缺陷。在西方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三个系统对总体抽样登记的、人口移动的三系统估计量,为户籍登记系统覆盖评估提供前沿理论工具。有助于中国国家统计局和其他部门从户籍登记系统中获得高精度的人口数据,也为中国以后实行成本低、效率高的行政记录式人口普查制度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