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1 个结果
  • 简介:在湖南省宁远县水市路五巷十号,有一佛弟子名叫刘四玉,年七十六岁,1992年皈依佛门,于2003年6月19日授五戒。因空贫穷刚满九岁由父母作主嫁给黄家做童养媳,没有钱上学读书是一个文盲,其丈夫把她当成奴朴,经常打骂她,受尽种种的折磨,她在封建思想蒂固下,

  • 标签: 文盲 读书 上学 父母 宁远县 湖南
  • 简介:去德化,缘于家中供奉的药师佛来自德化。柔和的米白色,细腻的线条,没有上釉的温润,令观者皆生欢喜向往之心。加之早年间习茶,最普遍的茶具是德化白瓷。那白色虽然有些冷调,并且因为普遍而贬值,但也因与茶禅都相关,让人留意。

  • 标签: 德化 药师佛 茶具 普遍 供奉
  • 简介:独乐寺,得名难考。寺位于天津市蓟县城内,始建于唐,重建于辽统和二年(984年),是中国著名的三大辽构寺院之一(其余两处为辽宁易县奉国寺与山西大同华严寺),其内现存观音阁为国内最古木结构楼阁。历经多次地震岿然不倒。寺以“建筑、泥塑、壁画”三绝闻名于世。梁思成先生评价其为“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标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津市 木结构 观音阁 梁思成 国务院
  • 简介:1994年12月1日到20日,山东省安邱市基督教会举办了一次义工培训班,我被潍坊市两会安排到那里代课,和弟兄姊妹一同学习神的话语。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天,但在我信仰的经历上,仿佛登上了一座属灵的高山,觉得我不是去教课,而是又重新作了一次学生,觉得那儿

  • 标签: 培训班 礼拜堂 基督教会 姊妹 学员 睡懒觉的人
  • 简介:《华严经》为历代佛教徒阅读之佛典。作者通过阅读此经,认为有三个问题应当注意。一是观佛三身功德,此为修证之问题;二是现法界缘起,此为法义的问题;三是菩萨修行十地和普贤行愿,此为修行的问题。

  • 标签: 华严经 弥勒菩萨 普贤 功德 菩萨行 菩提
  • 简介:仅存于敦煌写卷中的《无量寿观经义》和《无量寿经义》,虽然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曾引起日本学者的注意,但至今尚无人对此二义记作深入的探讨。本文对它们的时代和撰者作了考证,修正了日本学者望月信亨先生认为它们皆为隋释灵裕所撰的观点;净土往生者的阶位判属问题是二义的主要的思想内容,阐明其特点对于全面而正确地认识弥陀净土教理的演进史是非常有价值的,故本文对它们的思想特点也作了论述。

  • 标签: 敦煌写本 观经义记 灵裕 阶位判属
  • 简介:汉地佛教颇重视“蒙山施食”,以此向饿鬼施食,并作超荐。而其起源地,则在蒙山。蒙山又称蒙顶山,位于四川雅安县。公元前53年,茶祖吴理真在蒙顶山开启了人工植茶的先河。佛教“蒙山施食”即发源于此山的永兴寺。永兴寺地处雅安市蒙山西麓,五峰龙脉流注于此,为蒙雅佛寺之中心。

  • 标签: 蒙山 发源地 汉地佛教 起源地 公元前 雅安市
  • 简介:早期丹法传授的程序主要有斋戒沐浴、立坛、告神、歃血为盟、处理信物等步骤。这些仪式本质上是一种约束传授双方行为的盟誓,一方面借鉴了先秦盟誓仪式的特点,同时又吸收了汉代的文化因素,最终形成独特的丹法传授。早期丹法传授所用金人、金鱼等信物反映的黄金崇拜现象是探索炼丹术思想起源的重要线索之一,其中某些因素可能与外来文化有关。

  • 标签: 丹法 传授仪 黄金崇拜 印度文化
  • 简介:今年暑假中,有的逛繁华都市,有的游热点名胜,而我独喜朝山,寻求禅宗的历史沉积。

  • 标签: 朝圣
  • 简介:五月二日,晴。昨日一场大雨,将山河洗涤得一尘不染。瀑声如雷,山泉竞流,满山的槐花开得正繁,鼻翼喉间都是山槐花甘甜的气味。

  • 标签: 终南山 捐赠 紫竹
  • 简介:尼隆兴,沪人,生于光绪丙午年,俗姓夏。秉性贞静,幼即茹素奉佛,于民国廿七年,偕其胞妹应道行足至杭州上泗乡中村幸福寺出家,民国廿八年又与其妹应道一起圆具足戒于南京宝华山。后因抗战屡经迁徙。1942年沪江湾观音阁尼开成亦来与作同

  • 标签: 隆兴尼师 生平 佛教 吉祥庵
  • 简介:苦难对于人生是残酷的,但它实存于这个世界之中,便成为一种奥秘,使人无法解释,不能明白,无可探究.又因它的普遍性,更使人无从避免,无法否认,不可逃脱.因此,如何面对苦难便成了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重大人生课题.

  • 标签: 约伯 基督教 苦难 教义精神 人性精神
  • 简介:天然和尚法名函罡,是清初岭南著名的高僧,他道行高邈、识鉴精博,所著经解语录有《楞伽心印》、《首楞严直指》、《般若心经论》、《天然函禅师语录》等皆人载嘉兴续藏本;天然和尚先后主法海云、华首台、光孝、芥庵、别传、棲贤诸刹,徒众数千,且多士绅文人,素质颇高,天然一脉的祖庭番禺海云寺曾选编《海云禅藻集》出版,影响深远,致有“海云诗派”、“海云书派”递延后世。可以说,清初佛教特别是曹洞宗在岭南复兴,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就是天然和尚。

  • 标签: 天然和尚 代表人物 曹洞宗 岭南 清初 语录
  • 简介:7月1日至2目,省民委主任郝桂华到瓮安县调研“6.28”事件后开展群众工作的情况。7月4日,刘晓凯副省长听取省民委主任郝桂华、常务副主任姚朝雄的工作汇报。

  • 标签: 民委工作 大事记 副主任 群众工作 瓮安县 副省长
  • 简介:早期道教(即张道陵、张衡、张鲁主教时期)在神祗崇拜及祭祀仪式方面,主要崇信“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行以“三元斋会”、“三官手书”之。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盛行,民间形形色色的道派林立,五花八门的法事醮纷呈,较著者称天师道斋法、上清斋法、灵宝斋法,经篆达数百卷。其著名修订、整理、增益者有葛玄、葛巢甫、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

  • 标签: 早期道教 教义 科仪 《易》 《周易》 主教
  • 简介:朱运峰(1862—1933),青海省西宁市人。清末贡生。于光绪丙午(1906年)参加礼部在京考试后供职晋省代州。辛亥年(1911年)农历四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游览五台,记录见闻感受甚详,是为“五台山”。该文写法以时间为经,各台寺观景物为纬,白描勾勒,错落有致;萦念五台山之情,流连山水之思,溢于言表;叙议嵌合,亦复自然生动。其中提到在“十方堂”遇到来自西宁的僧人,一边喝着家乡的牛奶茶,一边听操着西宁方言的同乡谈禅,非常惬意,认为是“夙缘”,可算一个有趣的插曲。可以想见,在那交通不便的年代,从遥远的青海西宁到山西五台,正如作者所说:“历经幽险,车殆马烦,不以为苦者,游五台偿宿愿也。”现在我们把镜头的流光,倒溯到八十年之前,借助一位青海文人的眼睛,让读者诸君神游彼时五台情景。

  • 标签: 五台山记 十方堂 青海省西宁市 青海西宁 殊像寺 显通寺